端妃得以晉封皇貴妃,在名位上凌駕于甄嬛之上,全然得益于甄嬛的大力舉薦。倘若沒有甄嬛的這番助力,膝下僅有一個養女且未曾誕育子嗣的端妃,又怎能獲得高于甄嬛的位分呢?
這一點,每個人都心里清楚。
端妃比后宮中的任何人都清楚,甄嬛才是這后宮真正的掌權者。她不愿身居高位,不過是想保持低調罷了。
由于四阿哥與六阿哥皆為她的親生兒子,故而不管哪位繼承皇位,她都將榮膺太后之位。
當一個人對達成結果抱有堅定決心時,便不會過分在意過程里的瑣碎之事。
故而,她壓根兒不在乎,自己究竟是從貴妃之位榮升為太后,亦或是由皇貴妃進階。
甄嬛榮登太后之位后,召開首次團隊議事會。彼時,到場的僅有敬妃與欣貴人。端妃則遞上了告假的折子,稱身體抱恙,未能前來。
敬妃喟嘆道:“自皇上龍御歸天之后,端姐姐整日以淚洗面,如今已然纏綿病榻、臥床難起了。”
于是便有人暗自揣測:端妃對皇上是真心愛慕,這份情意,實在是太過深沉了。
倘若說華妃對皇上的愛是真心實意的,這毋庸置疑。然而端妃,決然不會懷有那般情愫。
為何要這么講?
端妃纏綿病榻十幾載,且永遠失去了做母親的資格,這一切皆因皇上而起。倘若不是皇上借端妃之手,將那落胎藥呈給華妃,華妃又怎會惱羞成怒,給端妃灌下紅花呢。
在皇上眼中,她無半分愛意可言,不過是手中的工具、棋盤上的棋子罷了。
端妃心思玲瓏,這般聰慧之人,早就洞悉一切了。
故而,她對皇上絕無愛意,能做到不心生怨恨,便已然是她的極限。
她曾言道:“咱們能盤算謀劃,皇上緣何就不能呢?”
此句展現出端妃對皇上的【體諒】,并非懷有男女之愛。即便存在情感,也絕非【愛戀之情】,而是【憐憫之情】。
體會到皇上身處九五之尊之位的無奈,對他于權謀算計中心力交瘁深感憐憫。
她懼怕甄嬛嗎?自然是不懼怕的。
早有鋪墊,她出身將門,娘家勢力雄厚,連華妃這般手段狠辣之人,都未能將她扳倒。甄嬛若想對她有所動作,著實并非易事。
況且她心里清楚,皇上駕崩一事,甄嬛脫不了干系。如今甄嬛欲對她出手,她也絕非坐以待斃之人,定會拼個魚死網破。
故而,甄嬛不會對她有所舉動,這一點端妃心里十分清楚。
既然是這樣,那她為何還要裝作生病呢?
首先,優雅退場。
端妃向來聰慧且豁達,深諳后宮的生存之道。她巧妙借甄嬛之手,成功將華妃扳倒,得償多年來的復仇心愿。
從前,在她與甄嬛的關系里,她居于上位。然而,待甄嬛自甘露寺回宮晉為熹妃后,二人的地位逐漸扭轉,甄嬛搖身成為了占據上風的那一方。
她堪稱甄嬛極為得力的幫手,曾于皇上面前巧妙進言,成功使槿汐與蘇培盛得以免于困境。
在驚心動魄的滴血驗親一幕里,她堅定地站在甄嬛身畔;而后甄嬛巧設妙局扳倒皇后之際,她亦暗中助力,不遺余力。
但這一切,皆是為報甄嬛【送女之恩】。
端妃此生最大的憾事,便是無法擁有自己的孩子。也正因如此,她對孩童有著格外的憐愛。不僅將自己的陪嫁項圈贈予溫宜,更是不顧病弱之軀,在雪地中眼疾手快地接住了險些滑倒的溫宜。
此后,曹琴默為皇上所除。幸得甄嬛從中助力,溫宜公主成為了端妃的養女。
因著這件事,她對甄嬛始終心懷感激。
因此,為她做了諸多力所能及之事。
甄嬛榮登太后之位,已然站在了后宮權力的最頂峰。至此,她無需再借他人之力,也可謂是功成名就,悄然退居幕后了。
其次,啟動低能耗模式。
端妃向來獨來獨往慣了,并不熱衷于與人多言。
讓她遷居至坤寧宮,開啟與眾人共同生活的日子,想來或多或少會有些不適應。
她向來極不喜歡與人過多交流。倘若住到一處,還不愿多開口,難免會給人不合群的印象。
于是,她索性繼續“裝病”,如此一來,這些麻煩便瞬間迎刃而解了。
我都病得癱在床上起不來了,你們怎么還好意思喊我參加集體活動呀?
必定是會感到難為情的。
故而,端妃此舉,恰似開啟了低能耗模式。
少言寡語,鮮與他人往來,只守在門內陪伴著溫宜,這般日子,愜意非常。
欣貴人與敬妃皆是健談之人,二人相伴閑談,亦是一番愜意之景。
眾人各享悠然,亦是一樁妙事。
故而,端妃的【稱病】之舉,并非出于深情,亦非畏懼甄嬛,實則是她自己的抉擇。
為了往后的生活更加愜意。
大家認為這有道理嗎?
嘿,朋友們!我是[你的名字或昵稱]。點點關注,精彩持續在線,咱絕不走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