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超級英雄電影領域最著名也最經典的IP,這版新《超人》自立項籌拍階段就備受期待。
看完電影后,終于可以放心說一句:
我對詹姆斯·古恩執導的這部《超人》非常滿意。
不論是演員選角、情節塑造,還是視效場面和故事主題,本片都帶來了相當多大膽新穎的創新,讓“超人”這位老牌超英IP重新煥發出新的精神魅力。
說是當之無愧的暑期檔最佳,絕不是過譽。
導演詹姆斯·古恩可以說是當下最會拍超英題材的導演,他以另類風格完成了對超人神話的解構與重生,讓這位已經“87歲”的超級英雄始祖重新煥發魅力與光彩,塑造了一位個性鮮明、更年輕化的超人形象。
換句話說,這部電影從一開始就不走尋常路,它更像是一部面向新世代觀眾的超人電影。
電影的顛覆從第一幕就打破了觀眾的預期,編導跳出了傳統超英電影對角色前史的漫長鋪墊,而是直接從超人的一場潰敗與危機切入敘事。
當渾身傷痕累累的超人倒在雪白無垠的極地冰原,這個兼具史詩感與漫畫詩意的場景,瞬間凸顯出影片鮮明的風格與氣質,帶出劇情懸念的同時,也向觀眾昭示,這將是一位不同于以往的超人形象。
眾所周知,在DC漫畫中,超人因其強大的個人能力被譽為超英天花板。但也正因為超人本身自帶的“超越凡人”的屬性,在影視化創作時造成了天然的門檻——傳統超人敘事常陷入二元困境:要么過度神化使其疏離于觀眾,要么強行擬人削弱其史詩感。
而滾導的這部《超人》最出色的地方便在于將超人的“身份認同”轉化為敘事引擎,編導以雙線敘事織就史詩:明線是超人與盧瑟的對決,暗線則是超人克拉克的迷茫與覺醒。整個故事的核心更加聚焦于超人的內心世界,即“超人何以成為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
電影開篇就設定在“超人已經在這個世界活躍了三年”之后。
此時克拉克·肯特與露易絲·萊恩已然相識,萊克斯·盧瑟的憎恨早已發酵,而影片中的超人則更接近于一位“青年時代的超級英雄”,這種“跳過起源”的敘事選擇,使電影得以直擊超人作為“外星移民”的核心焦慮,氪星遺孤的身份困境,與地球養子的人性選擇,成為貫穿全片的哲學命題。
作為氪星之子降臨地球的克拉克,雖然已經擁有超凡的異能天賦和超級英雄的光環,但骨子里卻是個有些理想主義的年輕人。他執拗地貫徹著氪星父母給他灌輸的期望,渴望擔負起拯救世界保護人類的責任,但又深知能力越大破壞越大,總是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因此在作戰時會束手束腳。
每個男人心里都有一個“超人夢”。因為超人這一形象自誕生之初,就不僅僅是漫畫中的虛構英雄人物,而更像是流行文化中“完美男性”的終極投射。
導演古恩顯然深諳此道,在新版《超人》中,他刻意強化了克拉克·肯特作為“普通人”的笨拙與掙扎,片中的超人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無敵的存在,甚至于編導有意凸顯了超人作為凡人的一面。
他也有自己的煩惱和自我懷疑的時刻,會因網絡輿論對他的非議而感到困擾,也會為他與露易絲的戀情受挫而消沉,尤其是當發現氪星父母給他的期望并非是拯救人類后,作為超人的克拉克也會陷入自我懷疑當中。
這些脆弱的時刻揭開了英雄披風下的存在主義困境——
即使是看似無堅不摧的超人,也會面臨困境,但超人之所以成為“超人”,正是因為在這樣的時刻展現出人性的堅韌與不屈,而這才是超人的強大力量的本源。
同時,這種接地氣的處理也讓這版超人形象變得更加親民,他的內心成長也更加惹人共鳴。
電影中的克拉克更像是一個初入社會、有些青澀稚嫩的年輕人,他善良強大,但有時也會因為沖動而犯錯。這種返璞歸真的角色塑造,恰恰是影片最特立獨行的地方,超人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強大神明,而是帶有人性光輝的精神象征。
說到這里必須稱贊演員的表演,大衛·科倫斯韋的表演成為平衡超人這一角色神性與人性的關鍵砝碼。193cm的身高與健碩雄偉的身材使其宛如漫畫中走出一樣,而英俊的臉龐與干凈清澈的笑容又凸顯出角色本身親和力。
如導演古恩所說,“超人代表著人性中美好的一面,善良、仁慈、愛與同情心”。
在大衛的演繹下,這版超人更接地氣也更符合觀眾對于超人的想象,既能在拯救普通人的場景中展現神性的恢弘,又通過細微的肢體語言傳遞凡人的脆弱。他將超人的陽光、脆弱與成長中的掙扎都展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
與超人相對的是電影中的反派萊克斯·盧瑟,作為超人的宿敵,編導對這個角色同樣做了相當大膽的改編。他并非一個單純的壞蛋,而是有著一套自我堅信的理念與價值觀、總是自詡為“人類救世主”的科學狂人。尼古拉斯·霍爾特將盧瑟的自負狂妄演繹得入木三分,他與超人的對抗并非簡單的正邪博弈,而是兩種價值觀的碰撞。
除此之外,片中的其他角色也都塑造得各有特色,比如堅強獨立的女主角露易絲,瑞秋·布羅斯納安飾演的記者不再是等待被拯救的“花瓶”,而是一個手持錄音筆追問真相的“鐵娘子”。種“強強聯合”的設定,讓超人從“被崇拜者”轉變為“被挑戰者”,為傳統的英雄敘事注入了新鮮血液。
而作為一名超級英雄電影的忠實粉絲,片中不僅刻畫了主角超人,更引入了“正義幫”的群像戲:綠燈俠的嘴炮、鷹女的冷幽默、卓越先生的技術宅屬性、造型另類但內心柔軟的元素人,共同構建了一個“反完美英雄聯盟”,這些新英雄角色的加入給故事注入了更多的新鮮感,觀眾看到的不僅是詼諧幽默的人設,更是一種對“完美英雄”的祛魅。
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有超狗小氪的引入,絕對算是影片的一大亮點。這只太空犬既是幽默催化劑,更是情感紐帶。它的存在與陪伴,使超人從孤獨救世主蛻變為有家人、有軟肋的鮮活生命。
這些溫情元素的加入,讓影片不再局限于一部純粹的科幻動作片,而變成了適合全年齡段的合家歡電影。
當然,超級英雄電影說到底還是娛樂的藝術。
各種天馬行空的視覺奇觀和震撼刺激的大場面,才是這版《超人》最大的看點。
整部電影130分鐘全無尿點,敘事節奏飛快毫不拖泥帶水,各種大場面一浪接一浪,導演將漫畫的夸張色彩與現實質感完美融合,超人對抗反派時的力量感與速度感被極致展現,而反派的超能力表現也很有想象力,納米機器人、遠程遙控的超霸、基因改造的變異怪獸讓人目不暇接。
電影在視聽層面同樣很出色,導演古恩非常善于表現這種復古與科技感雜糅的暴力美學風格,比如電影中超人在空中飛行的鏡頭,使用了無人機航拍技術來捕捉超人初試音速飛行時氣流掠過皮膚的震顫感,高速飛行的破空聲與慢鏡頭下的肌肉線條交織,帶給觀眾非常強的視聽沉浸感。
還有超人與反派超霸對決時,動作戲設計充滿粗糲的真實感,尤其是在IMAX鏡頭的加持下,每一幀爆炸、每一塊碎玻璃的飛濺都直沖屏幕,將超人的“力量美學”推向高潮,帶給觀眾一場拳拳到肉的視聽盛宴。
最震撼的是口袋宇宙中反質子河的場景和結尾時空裂縫吞噬大都會的末日災難奇觀,仿佛一場視覺版的《三體》降維打擊,將漫畫式的奇幻場景完美地還原在大銀幕上,無論是奇觀性還是場景的想象力都堪稱頂級。
除此之外,在表面的熱血燃爽之下,《超人》藏著一顆鋒利的批判之心。
編導沒有將反派萊克斯·盧瑟塑造成簡單的狂妄野心家,而是一個精通輿論操控與科技霸權的“精致利己主義者”。他通過制造邊境沖突嫁禍超人、雇傭水軍抹黑英雄的行為,背后是對科技霸權的影射與批判。
影片中盧瑟操控的“猴子水軍”堪稱神來之筆。反派通過基因改造的靈長類動物在網絡上散布謠言、煽動對立,精準復刻了現實中的流量經濟,簡直諷刺意味拉滿。
這些充滿現實隱喻的細節,讓影片超越了一般的超英電影,為故事增加了一層投射現實的深度。
而影片的核心魅力正在于此,它同時滿足了兩種看似矛盾的需求——既是對童年英雄夢的溫柔撫慰,也是對現實困境的犀利解構。
站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這版《超人》交出了一份相當完美的答卷。
導演詹姆斯·古恩用這部電影證明:
超級英雄敘事未死,它只是需要一次真誠的重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