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法國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在美國被捕,公司核心業務最終被美國企業收購,2018年,中國華為高管孟晚舟在加拿大被無理拘押,1028天里被強制佩戴定位器,這些事件背后都有美國的身影。
如今,類似的事情再次發生,在2025年7月3日,33歲中國工程師徐澤偉在意大利下飛機后被當場逮捕,美國指控他參與“中方支持的黑客活動”,被戴上了手銬。
這一次,美國又將目標對準了中國技術人才,但不同的是,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再是當年沉默的旁觀者。
中國工程師又中招了
原本只是新婚旅行,結果卻變成了抓人行動,33歲的中國IT工程師徐澤偉剛和新婚妻子落地意大利米蘭機場,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當地警察當場銬走。
更令人不解的是,他并不是違法分子,而是被美國早就盯上,然后通過一份事先準備好的“國際通緝令”,精確地在意大利把人給扣了。
這事聽起來就像是個設好的圈套,從他落地的那一刻起,警方就在等著他進網,而且更夸張的是,徐澤偉并不是那種高層領導、企業大老板,也沒接觸什么特別機密的技術,他只是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
在“積塔半導體”工作,徐澤偉負責的只是工廠后臺的IT維護,簡單來說,就是保證芯片生產設備能正常運行的那種“幕后技術員”。
可問題就在這,美國現在已經不滿足于盯著高層了,連這些在崗位上默默工作的技術員也開始打壓了,以前盯的是孟晚舟那種核心人物,現在連基層工程師也不放過。
而這其中背后的意思很明確:不管你是不是大人物,只要你沾上了“技術”這兩個字,就可能被視為威脅,只要出國,就有可能中招被抓。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法律案件,而是一場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科技獵人行動”,從選在意大利下手,到精準算準時間點,再到相關司法手續一氣呵成,幾乎每一步都像是事先安排好了似的。
但真正感到恐慌的,并不是被抓的工程師本人,而是整個中國科技圈里的普通技術人,這種“殺一儆百”的方式,就是為了嚇住更多人,讓大家心里先慫了,把技術發展自我束縛住,形成心理恐懼。
意大利當了幫兇
看上去這是一次跨國執法,可背后其實更像是一次政治交易,美方給出的理由是:徐澤偉涉嫌加入了一個名叫“鉿”的中國黑客組織,攻擊了美國疾控中心和微軟等單位。
這個說法乍一聽挺嚇人,但細看就覺得太扯了,要知道,如果他真是一個核心黑客,怎么可能還會用自己真實的姓名申請簽證,還帶著老婆度蜜月。
更搞笑的是,美方所謂的“網絡證據”,其實根本站不住腳,據徐澤偉家人透露,他幾年前手機就被盜過,而現在美國拿出來的所謂“黑客證據”,就是跟一個郵箱相關的網絡記錄。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偽造一個IP地址、郵箱記錄根本輕而易舉,可是要想自證清白,還是有點難度的。
而且美國偏偏選在意大利下手,也不是隨便選的,因為意大利正好是一個既對中國人沒太大警覺、又愿意配合美方“演戲”的國家。
在這樣一個地方動手,不但能降低被反擊的風險,還能制造出一種“你中國人出門在哪都不安全”的氛圍,進一步施壓中國科技圈。
至于意大利為啥愿意幫美國出這份力,說白了就是利益,梅洛尼政府正好在和美國談鋼鐵、紅酒等貿易利益,配合這次行動就等于“投個名”,既能表現忠心,又能換來實際好處,對他們來說這可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但從更大的格局來看,意大利這次的操作,正好暴露了整個歐洲在中美博弈中的尷尬局面,嘴上說要戰略自主,說不選邊站,但一遇到事,還是跟著美國跑。
從退出“一帶一路”,到加入美國牽頭的“芯片聯盟”,再到這次抓中國工程師,所謂“中立”只存在于口頭,行動上早就偏了。
中國出手不再忍讓
面對這次“設局抓人”的行動,中國這回沒再低調處理,而是當場就給了強硬回應,徐澤偉剛被逮捕,中國馬上宣布制裁一家叫“卡隆”的美國情報公司,把這家公司高層也一并列入制裁名單。
要知道,這家公司就是專門為美方提供涉華情報的幕后操盤手之一,中國這招的意思很直接:你動我們一個人,我們就要動你一整套系統,這不是簡單的外交抗議,而是一種對等報復。
同時中國的法律團隊也開始動起來,用歐洲自己的法律來反制,歐盟有個很嚴厲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任何獲取歐洲境內個人數據的行為都必須合法合規。
這也導致美方想用“證據”起訴徐澤偉,那就得證明這些數據是合法獲取的,如果數據來源有問題,那這案子可能根本就沒法成立,這次中國是用對方的法律打回去,不打嘴仗,打規則戰。
而且中國也準備好打出經濟牌,畢竟意大利每年向中國出口大量高端消費品,比如紅酒、家具、時尚產品等等。
可以說,這次中國完全不用搞大動作,只要走“正常流程”,啟動反傾銷調查、多抽檢幾批產品、重新審查認證標準,就足夠讓意大利出口企業吃不消。
要知道,這些措施一旦采取,那么選民肯定會受影響,畢竟出口受阻,經濟受影響,政客的票倉就會出問題,這也是他們最怕的。
但從更長遠看,中國要想真正擺脫這種隨時被抓、被卡脖子的尷尬,就必須建立自己的國際規則系統,美國之所以能“橫著走”,是因為掌控著司法、金融、互聯網等全球核心體系。
所以現在中國正在努力打破這個格局,推動金磚國家之間用本幣交易,不再依賴美元,管控戰略稀土資源的出口,還包括建立自己的跨國司法互助機制,這些舉動的目標只有一個:拿回主動權,不再被人說抓就抓。
等到將來,美國的通緝令在更多國家“不再靈”,那些像徐澤偉一樣的普通工程師,就不再那么容易被設局套牢。
從皮耶魯齊到孟晚舟,再到今天的徐澤偉,這些事件雖然令人痛心,但也讓中國看清一個現實:只有你在國際體系中地位夠硬,自己的人才不會成為被人拿來當作談判籌碼的犧牲品。
參考信源
應美國要求:意大利逮捕中國IT工程師 RT今日俄羅斯 2025年7月1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