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休息期的規定,成了國際足聯和全球球員工會撕破臉的導火索。一邊是 FIFA 高調宣布 “保障球員72小時休息”,另一邊是Fifpro怒斥 “程序造假”,這場爭端背后,藏著足球界最尖銳的矛盾——賽事擴軍與球員健康的博弈。
FIFA 近期在紐約召開會議后宣布:支持球員強制休息政策,包括每兩場比賽至少間隔72小時、賽季結束后至少21天假期,還提到需考慮長途旅行和氣候對比賽的影響。但這一 “利好” 卻被Fifpro潑了冷水——他們根本沒被邀請參會,參會的所謂 “球員工會代表”,多是被Fifpro開除的組織成員,或是已離職的前領導人。
“這是場精心設計的獨角戲。” 知情人士透露,Fifpro對這種 “繞過正牌工會的協商” 極為不滿。要知道,雙方矛盾早有根源:去年FIFA推動俱樂部世界杯擴軍至32隊,因未與球員代表協商,Fifpro聯合英格蘭職業球員工會向歐盟提起訴訟,指控其濫用主導地位、壓榨球員。
如今的休息政策爭議,更像是這場博弈的延續。Fifpro早就提出過更細致的球員福利要求:賽季后4周強制假期、賽季中休息、限制18歲以下球員工作量,甚至在本屆俱樂部世界杯高溫天氣下,建議將半場休息延長至20分鐘。但這些訴求,似乎沒被FIFA真正放在心上。
FIFA在聲明中強調 “平衡俱樂部與國家隊賽事”,卻避談核心問題:擴軍后的俱樂部世界杯已讓賽程更擁擠,球員傷病風險陡增。比如本屆賽事在高溫中進行,球員體能消耗遠超往常,而FIFA的 “休息新政”,更像在為新增賽事 “擦屁股”。
更諷刺的是,FIFA主席詹尼?因凡蒂諾在會議照片中與 “工會代表” 談笑風生,可這些人根本代表不了主流球員聲音。Fifpro和PFA拒絕置評,但沉默背后,是對 “偽協商” 的強烈不滿——畢竟,球員的健康,不該成為賽事商業化的犧牲品。
從俱樂部世界杯擴軍到休息政策 “作秀”,FIFA與Fifpro的爭端,本質是足球商業利益與球員權益的角力。而這場沒有正牌工會參與的 “協商”,注定只會讓矛盾越積越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