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邱延波
安全變作秀,鋼管護石球。
據大風新聞報道,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門口,有一排11個圓球石墩,每個石墩兩側又加裝了鋼管防護欄。7月11日和12日,網友的短視頻把這“校門口奇觀”推上了熱搜,網友調侃:這球我抱都抱不動,這是防盜還是防啥?
學校一本正經回應:為了安全,防止車輛撞擊。給石墩圓球裝護欄,像裝了個“鐵褲衩”,這真是“保護個球”。
花崗巖石墩天生就是防撞界的“硬漢”,硬給石墩加幾根鋼管,說文雅一點是畫蛇添足,說粗俗一點是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花崗巖石墩,硬核、耐撞、顏值在線,往校門口一擺,車輛想硬闖都得慫。它們圓潤無棱角,既能擋車又不傷人。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偏要給每個石墩加兩根鋼管護欄,號稱“防車輛撞擊”。這邏輯,簡直讓人滿頭問號:花崗巖的硬度秒殺鋼管,加個鐵欄桿能干啥?保護石球不被撞碎?還是怕學生拿去當保齡球玩?
再說顏值,石墩圓球原本簡潔大氣,可套上鋼管后,校門口秒變“工地現場”,活像臨時圍欄。網上查查,一個石墩單價不過幾百塊,11個撐死幾千元。可加上鋼管、人工、安裝,成本反而增加了不少。真為了安全,拿這錢修個減速帶、裝個監控,不比這“鐵褲衩”更實用?
學校解釋,護欄是“保衛部門提出,黨委會研究同意”,為了防車輛撞擊,保護上下學高峰期的學生。這個說法難以服眾。石墩本身就是防撞“神器”,加鋼管能提升多少防護效果?有實驗數據嗎?
一個占地430畝、在校生過萬的全國示范性技工院校,搞出這么個“硬核”防護措施,這到底是真為安全,還是有人借“安全”名義走形式主義?
這事之所以火,不只因為“石墩加鐵欄”有多搞笑,更因為它戳中了公共資源使用的老毛病。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錢得花在刀刃上,比如升級教學設備、改善食堂伙食、加強心理健康輔導。可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卻把錢砸在“保護個球”上,難免讓人產生疑慮。這錢花得是不是太草率了?問過師生意見嗎?
更深一層,這事還暴露了“安全焦慮”下的形式主義傾向。現在校園安全是個敏感詞,稍有閃失就可能被放大。于是,一些學校熱衷于“做表面文章”:裝監控、建圍墻、加護欄,恨不得把校園包成鐵桶。可安全不是靠“鐵褲衩”堆出來的,是靠責任心、管理能力和科學決策。石墩加護欄,看似“層層設防”,實際可能適得其反——護欄棱角分明,反而可能增加學生磕碰風險。真要防車輛撞擊,優化校門口交通、設減速帶、加強保安巡邏,哪樣不比這“鐵褲衩”更實際?
校門口的石墩“鐵褲衩”,看似是個小笑話,實則照出了公共資源使用和決策透明的短板。安全無小事,但安全不是靠給石墩加裝護欄實現的。學校與其花錢搞這些“面子工程”,不如把精力放在實處:優化交通管理、加強安全教育、提升應急能力,這些才是對學生負責的硬核措施。
網友還在等著學校給個明白賬:護欄花了多少錢?誰拍的板?有沒有評估報告?希望廣東省嶺南工商第一技師學院拿出真誠,回應公眾關切。
畢竟,公共資源的每一分錢,都經不起揮霍;校園安全的每一道防線,都經不起形式主義的折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