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聯合國人口基金發布《2025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2025),年度主題是“真正的生育危機:在變化的世界中尋求生育自主”(The Real Fertility Crisis: The pursuit of reproductive agency in achanging world)。
那么,這份報告與聯合國在2024年7月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24版》(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24 Revision)有什么區別呢?
首先是發布的機構不同:
《世界人口展望》由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UN DESA)發布,通常每兩年發布一個版本,最新版本是2024版。
《世界人口狀況報告》由聯合國人口基金(UNFPA)發布,聚焦全球人口發展核心議題。
其次是發布的內容不同:
《世界人口展望》是聯合國官方的人口統計和預測報告,提供全球、地區和國家層面的人口數據,包括總人口、出生人口、生育率、死亡率、人口增長率、年齡結構、生命表等的歷史數據和預測數據(通常預測至2100年),有幾百個excel文件可供下載。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人口展望》的歷史人口數據比較可信,但對未來人口的預測常常有高估的傾向。不過,與2022版相比,2024版調低了對中國人口的預測數據。例如,2022版預測中國總人口到2030年仍然有14.16億人(明顯高估),2050年下降到13.13億人,2070年下降到10.85億人,2100年下降到7.67億人。而2024版預測中國總人口到2030年下降到13.98億人,2050年下降到12.6億人,2070年下降到9.99億人(跌破10億人),2100年下降到6.33億人。
《世界人口狀況報告》更側重于人口與發展、性別平等、生殖健康、青少年生育率等政策導向的分析,通常結合年度主題。2025年的報告聚焦生育自主權與社會政策分析,揭示經濟壓力、性別不平等如何阻礙人們實現理想家庭規模。
近年來,絕大多數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不斷下降。但《2025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顯示,大多數人其實想要生孩子,而且許多人想要生育超越自身能力范圍的更多孩子。聯合國人口基金在14個國家(約占全球總人口的37%)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有相當高比例的成年人(包括男性和女性),由于種種制約因素而無法實現其生育意愿。主要制約因素包括:高昂的育兒成本、職業不穩定、住房壓力、對世界現狀的憂慮,以及缺乏合適伴侶。報告稱,在接受調查的所有國家中,經濟因素是生育的主要障礙:39%的受訪者表示,經濟拮據已經導致或者會導致生育孩子數量少于預期。
人口基金呼吁各國政府通過投資保障性住房、體面工作、帶薪育兒假、全面的生殖健康服務和可靠信息,賦予人們自主生育決策權。《2025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認為,真正的生育危機,既不是人口太多,也不是人口太少,而是人們由于種種原因而不能實現其生育意愿。該報告還認為,應避免采取簡單化或強制性的手段來提高生育率。
總的來說,《世界人口展望2024版》是“人口統計數據的百科全書”,《2025年世界人口狀況報告》則主要關注生育權和生育政策,兩者互相補充:前者揭示人口數據,后者追問“人們為何無法按意愿生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