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通訊員 李偉 陳發志
6月30日晚至7月1日上午,恩施州咸豐縣遭受極端強降雨天氣,導致該縣3.6萬人受災,緊急避險1.4萬人,轉移安置4200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200人。
暴雨來襲,作為恩施州咸豐縣應急管理局減災備災中心主任,33歲的何艷芳和同事們奔波忙碌,應急叫應、轉移安置、接受物資、救災救助……哪里有需要,哪里都有“應急人”的身影。
作為一名“90后”災害信息員,何艷芳已在防災減災救災崗位工作了近9年,被同事們和群眾稱為“救災女將”。近日,這名“女漢子”新添榮譽——第四屆“荊楚最美應急管理工作者”。
“救災就是與時間賽跑,我要盡我最大的努力,盡可能地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當好受災群眾的貼心人?!?月13日,接受極目新聞記者的采訪,何艷芳樸實地說。
“救災女將”何艷芳
遇災情像“陀螺”一樣
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
地處武陵山東部、鄂西南邊陲的湖北省咸豐縣,境內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形地貌復雜,經常在局部區域形成災害性氣候,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多發易發。
從畢業參加工作開始,她就成為一名災害信息員。多年來,在災情面前,她跋山涉水、走村進戶,克服了種種困難,始終把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和著力解決受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放在心間、跑在路上、落在實處。
6月30日晚至7月1日上午,咸豐縣城1小時降水量82毫米、6小時降水量239.5毫米、12小時降水量357.5毫米,均為1981年以來最大值,忠建河咸豐水位站超該站2012年建站以來最高水位2.11米。
災情就是命令。何艷芳與同事們第一時間趕赴工作崗位,咸豐縣應急管理局也迅速形成了指揮調度、前線救援、后勤保障綜合一體的全方位應急響應體系。風雨中,她和眾多應急人一樣,總是沖鋒在前。
連日來,何艷芳全力參與現場救援、指導鄉鎮轉移安置受災群眾、緊急調配方便面和飲用水等基本生活物資、核查匯總統計災情,和同事們像個“陀螺”一直忙個不停,每天工作時長至少16-18個小時。
7月1日,湖北省應急管理廳緊急調撥折疊床、毛巾被、應急包等1萬件省級救災物資,并積極爭取應急管理部調撥中央救災物資1萬件,支持咸豐縣救災救助工作。
何艷芳發放應急救災物資
當晚,物資陸續到達。何艷芳和同事們連軸轉,聯系受災鄉鎮,根據受災群眾需求,將物資陸續發放到受災群眾手中。當受災群眾領到物資時,臉上滿是欣慰和感激。
“我記得有個老大爺,接過我們遞過去的食品和被子,眼眶都濕潤了,連聲說著‘謝謝,你們真是太好了’?!焙纹G芳說,“那畫面讓我感覺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心里暖暖的。”
像這樣的情況,對何艷芳來說已是“家常便飯”。2023年7月25日,咸豐縣大部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從接到雨情預警開始,何艷芳便堅守在辦公室,時刻關注雨情,認真收集、統計災情信息。
當日11時40分,接到曲江鎮春溝村因滑坡兩棟房屋被掩埋的報告后,何艷芳立即跟隨該局有關負責人前往現場,并第一時間聯系消防救援大隊、藍天救援隊前往現場進行救援,救援隊伍于12時4分抵達現場展開救援工作。
因現場情況復雜,報送信息緊急,何艷芳在處理好現場相關事宜后,隨即掉頭回到辦公室組織信息報送,并報告該縣減災委及時啟動自然災害救助Ⅳ(四)級應急響應。
忙完回家已是第二天凌晨2時。事后,有人對她說:“你一個女同志,何必要這樣辛苦呢,讓別人去就行了?!彼f:“我做了這項工作,就要全力以赴?!?/p>
應急人愿意陪受災群眾
一起跨過那道坎
居安思危方能防患未然。
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是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它不僅僅是災時的應急救援,更涵蓋災前的預防、監測預警以及災后的恢復重建等各個環節。做好防災減災救災工作能夠最大程度降低災害損失,讓群眾的生活盡快回歸正軌。
何艷芳從接手這項工作開始,就把宣傳培訓、防范災害風險抓在手上,每年組織災害預警防范、災害信息員培訓,在全縣范圍內筑起了預防災害發生的安全防護網。
她時常強調要及時“叫應”,應轉盡轉,確保避險轉移不留死角,要求全縣災害信息員毫不松懈做好風險防范工作,落實預警“叫應”工作機制,充分發揮災害風險隱患信息報送隊伍作用。
2023年9月20日,咸豐縣唐崖鎮發生暴雨山洪,何艷芳及時開展“叫應”,果斷指揮組織受山洪威脅地區101名外來工人緊急轉移,避免了人員傷亡;2024年7月11日,她又因判斷準確、“叫應”到位、處置果斷,及時協調組織群眾避險轉移,挽救了10名群眾的生命。
這兩起案例被應急管理部風險監測和綜合減災司予以肯定并通報表揚。這幾年,在她和同事們的努力下,咸豐縣成功創建了2個國家級和12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完成了全縣應急避難場所和防災減災教育基地建設。
何艷芳現場核查災情
遇有災害風險,她總是第一時間傳遞預警信息,趕赴受災地區,組織報送災情。近3年來,何艷芳累計組織報送災害隱患信息400余條,協調緊急轉移安置受災群眾2000余人次,積極爭取、組織發放救災資金4000余萬元,組織因災倒損住房恢復重建940余戶,參與救助受災群眾13.45萬人次。
那些在受淹房屋前握過的手、在接收救災物資時的笑臉,最終都化作一種信念,催促著她向前,不停歇,守護好人民群眾的幸福家園:“災難或許無法避免,但應急人愿意伸出手,陪著他們一起跨過那道坎?!?/p>
對于手下的這名“女將”,咸豐縣應急管理局局長楊萬明高度評價:“干事踏實認真、拼勁十足,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交給她,大家都很放心。無論是核查災情、組織群眾轉移安置,還是協調物資調配,都處理得有條不紊,真正做到了把群眾的冷暖疾苦放在心上,是基層應急工作者的優秀代表?!?/p>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