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美國獨立日第二天,曾被稱為特朗普“第一朋友”的埃隆·馬斯克,突然在社交平臺擲下一枚政治炸彈——宣布成立第三政黨“美國黨”。很多人擔心馬斯克這是要自尋死路。然而深層分析會就發現,組建“美國黨”表面看是意氣之爭,實則暗藏美國政治生態的深層裂變。
特朗普的共和黨議員團經過激烈爭斗,終于強行通過了“大美麗法案”。特朗普簽署法案生效后,電動汽車稅收抵免政策當場消失。這對特斯拉是一次致命打擊,像把精準的手術刀,直接切掉了特斯拉的價格競爭力,每年12億美元的補貼人間蒸發,相當于每輛車漲價近5000美元
更嚴酷的是法案新增“政府合同審查條款”,總統隨時能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取消太空探索技術公司與NASA、與國防部的合同。馬斯克在法案通過當晚徹夜未眠,凌晨三點在X平臺怒吼:“國會正在讓美國破產!”
曾幾何時,馬斯克還是特朗普最親密的金主。2024年大選他豪擲2.77億美元助選,被白宮奉為座上賓。他主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一度號稱要裁撤75%公務員,兩人親密到被媒體戲稱“共用大腦”。而當特朗普在簽署大美麗法案時調侃“沒有補貼的特斯拉該回南非了”,馬斯克終于看清:在傳統政治棋局里,科技巨頭不過是隨時可棄的棋子。
這位憤怒的企業家選擇了最激進的反擊。馬斯克的美國黨提出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發力,目標是攻占2-3個參議院席位和8-10個眾議院關鍵選區。當前兩黨在參議院席位50:50僵持,只要撬動3席,就能讓任何爭議法案胎死腹中。就像他自己說的:“當立法天平只差幾克時,我們就是決定性的砝碼。”選擇2026中期選舉發難更是看準了民眾對“大美麗法案”的不滿發酵之后的窗口期。最新民調顯示,65%選民認為該法案會推高通脹,這正是馬斯克需要的風口。
但這也是一場豪賭,馬斯克打算實現杠桿效應,用相對少量席位撬動遠超比例的政治話語權。就像當年佩羅雖然沒贏總統,但逼得克林頓不得不調整經濟政策一樣。
特朗普的公開反應堪稱政治表演教科書。在新澤西州莫里斯敦的停機坪上,他面對記者聳肩笑道:“成立第三黨?荒謬但有趣。”可轉眼就在“真實社交”平臺連發三帖,痛斥馬斯克“過去五周完全脫軌失控”。這種反差暴露特朗普真實的焦慮,馬斯克如果真的分走了共和黨3%的選票,2028大選就可能失控了。更讓特朗普惱火的是,馬斯克居然提前拉攏了他的金主。詹姆斯·菲什巴克等大捐助人已收到美國黨邀請函,這正是特朗普威脅“非常嚴重后果”的主因
財長貝森特的攻擊則更赤裸。這位曾與馬斯克在白宮扭打的老對手冷笑說:“特斯拉董事會肯定在罵娘。”只要財政部啟動對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合同的審計,或證券交易委員會調查特斯拉財報,就夠馬斯克喝一壺。事實上,共和黨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已開始運作,專門阻擊馬斯克支持的候選人。
美國政治體制對第三黨有一套精密絞殺機制。馬斯克剛宣布建黨,選舉法專家卡佩爾就潑冷水:“連收集簽名都能讓你破產。”在加州需要110萬有效簽名才能讓候選人印上選票,德州要求簽名數量等同1%的上屆州長選舉票數,且必須按郡細分收集。至于公開花錢買票更是做不到。聯邦政治獻金法規定:個人每年向政黨注資上限只有4.43萬美元。如果組建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這又要面對《聯邦選舉競選法》的層層限制。
馬斯克當然清楚風險。特斯拉股價在建黨消息后暴跌7%。更兇險的是政治清算——特朗普放風要重審SpaceX發射許可,國會共和黨人則揚言調查NASA合同。但X平臺的每月活躍用戶超5億,馬斯克隨便發出一條帖子,就能獲得成千上萬回帖。他僅僅說了一句“美國黨需要對抗民主共和兩黨聯盟”,一天之內獲得15000回帖,59000點贊,一萬轉發。雖然不是每個回帖都支持他,但足以展示馬斯克的輿論影響力。18-29歲選民投票率在2024年突破歷史峰值,其中63%對兩黨失望。馬斯克在TikTok上解釋“債務奴隸制”的視頻兩天播放破億。馬斯克只要拿下緬因州獨立選民為主的選區,就能扼住兩黨咽喉。該州共和黨主席私下承認:“他在這里撒錢我們真擋不住。”
馬斯克賭上的是金錢與聲譽,而特朗普賭的則是美利堅二百年的政治基因。當被記者追問是否擔心遭肉體消滅時,馬斯克在X平臺引用《沙丘》臺詞:“恐懼是思維殺手”,這條三小時獲贊千萬的帖子,或許正是新時代政治較量的最佳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