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舉幾個例子就明白了。2019年成都七中食堂用發霉食材,成都市馬上提級調查,最后校長被撤職,還出臺了八項整改措施。2021年山東棲霞金礦爆炸,企業瞞報事故,省里直接介入調查,市委書記、市長都被立案偵查。這些案例都說明,提級調查就是要動真格的。
最近幾天,甘肅天水幼兒血鉛異常事件牽動人心。事件發生后,國家衛健委、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立即派專門力量指導處置工作,甘肅省也組建工作專班開展工作。
天水市聯合調查組 7 月 8 日發布通報,初步查明涉事幼兒園園長、投資人同意后廚人員購買含鉛彩繪顏料制作食品,公安機關已將相關責任人刑事拘留。
不過,隨著調查的深入,一些新的問題和疑點逐漸浮現。
7 月 12 日晚,甘肅省委省政府決定成立省委省政府調查組,提級調查天水幼兒血鉛異常問題。調查組由由書記、省長親自掛帥,還邀請國家部委專家參與。
這個決定一出,很多人都在問:這是不是說明之前的調查有問題?
首先要說的是,提級調查在我們國家并不少見。就像2021年“7?20 鄭州特大暴雨災害調查”,由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牽頭。這份報告非常經典,回應了許多網絡關注的疑問,比如城市規劃建設、應急管理體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也就是說,提級調查是上級機關認為有必要時,將下級機關負責調查的事件提升到自己這一級來進行調查。
其實這是一套很成熟的制度。從2007年開始,國家就陸續出臺了很多規定。比如2015年國辦發的文件就明確說,提級調查不僅要查清楚事故本身,更要通過這個案例來減少類似事故的發生。說白了,就是要“吃一塹長一智”。
那么問題來了:這次天水的提級調查,到底要查什么?是不是否定之前“違規使用含鉛顏料”的結論?
其實不是的。
7月8日的通報就是在國家、省級監督下作出的,只是以市級調查組名義發布。省級提級調查、協調成立調查組,也需要時間。而且此前調查,雖然直接污染源的證據鏈非常完整,也對 8 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拘措施,事實證據確鑿,提級調查并不會推翻這一核心結論。
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疑點。
疑點一、動機合理性問題。從染色效率來看,專業的食用色素染色效率更高,同樣重量的食物,使用食用色素染色成本更低,為何舍廉取貴,偏偏使用成本更高且禁止使用的工業顏料?而且,包裝上已經寫著 “不能食用”,為何該幼兒園操作人員仍然肆無忌憚地使用?
疑點二、此前處理過程存在疑點。包括異地復檢差異懸殊、本地檢驗流程存在人為干預嫌疑等。
疑點三、是否存在其他污染源。雖然目前已經鎖定該案最直接的污染源就是非法添加不可食用顏料,但網絡上也有其他質疑,比如附近 2 公里外的鉛鋅礦轉運站、本地龍頭企業、土壤污染等。
雖然通報已經提到提取了包括周邊土壤在內 223 份樣本,但并未詳細說明是否存在其他鉛污染源,而且當地在 2006 年已經發生血鉛超標事件,是否還存在異常環境鉛污染,需要省級進行更權威的檢測,這也是要安民心。
疑點四、為何幼兒園日常食品監管沒有見效。涉案幼兒園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也開展了日常檢查,該案食堂人員也非常坦然地將含鉛食物留樣,顯然是長期行為,為何日常檢查沒有發現問題,而且實控人名下其他三家幼兒園,雖然當前沒查出問題,但之前是否存在?
疑點五、為何不可食用的工業顏料,能夠如此輕松地被用于食品加工,是否存在平臺監管問題?
所以說,提級調查絕不是簡單的“翻舊賬”,而是要借這個機會把整個鏈條都捋清楚。我總結了一下,至少要查五個方面:
第一、有毒工業顏料采購鏈條調查。這就涉及電商平臺監管問題,而電商平臺一般在大城市注冊,需要進行跨省協調,市級顯然不具備對等能力。只有省級提級,并且國家督辦,才方便對電商平臺銷售監管漏洞進行追查,更要調查工業顏料流向食品生產可能存在的灰色渠道。
這個方向,最終一定要落實到要求電商平臺等堵住漏洞,這顯然是全國專項行動。
第二、核實檢測數據的真實性。血鉛濃度精確檢測需要更高端的設備和技術,普通三甲醫院并不具備精確檢測的能力,只能大概定性,一般數值偏差 20% 屬于正常范圍。
但是根據媒體報道和網絡信息,兩地檢測差異過大,需要調查核實,差異大的原因是設備、技術等客觀原因,還是存在人為干預篡改,這就關系到后續追責和監管改革。
第三、民辦幼兒園監督管理體系。幼兒園監督管理,至少涉及教育、衛生健康、市場監管三方,是什么導致了部門協同機制失效?要查出問題根源,如果存在空白,那就要堵上;如果存在交叉導致 “九龍治水”,那就進行整合,明確主責部門。
還有非常具體的監管提升,一定要形成制度,要通過制度最大限度解決蠢人、壞人的問題,而非僅僅通過專項行動。調查結果必然會影響本就進行的民辦教育機構監管和公立化改革的進程,重新評估教育領域民辦、市場化的利弊得失。
根據教育部《2024 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 2024 年底,全國民辦幼兒園還有 13.55 萬所,占全國幼兒園總數的 53.48%,在園幼兒 1508 萬人,占全國學前在園幼兒的 42.08%,該何去何從?
而義務教育階段民辦 9 千余所、高中 4 千余所、中專 2 千余所、高校 800 余所,涉及近 3000 萬在校生,該怎么辦?公立雖然監管相對更完善,但也要因此加強監管,這些事情非常繁瑣。
第四、受損兒童的長期健康管理。這次受直接影響的兩百多名患兒,在完成驅鉛治療后,多數身體損傷可修復,但仍然有部分高濃度患兒面臨無可彌補的身體和智商損傷,如何做出補償?是否存在尚未發現的患兒?是否要成立專門的賠償基金?資金從哪里來?需要充分考慮,顯然不是市級能解決的。
第五、全民健康和去鉛化改革。這次 “血鉛事件”,已經引起全民普遍關注和焦慮。我看到有的專業體檢機構,已經推出了血鉛濃度檢測,而且跟微量元素五項捆綁,作為體檢套餐的贈品。雖然經過三十多年治理,兒童平均血鉛濃度已經下降到每升 30 微克左右,但是達到 “高血鉛癥” 的絕對數仍然龐大。
這一輪普遍血鉛檢測,必然發現更多血鉛濃度高的兒童和成年人,如何應對?需要系統考慮,這已經不是一省、一市而已,而是全國范圍的重大問題,省級提級、國家介入,也是要提前做好準備。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要問:我們普通人能做點什么?其實機會就在眼前。
今年6月,《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剛剛提請審議,現在正在公開征求意見,截止到7月26日。雖然這次修改沒直接涉及血鉛問題,但大家可以就食品安全監管提建議。想想看,上次征求意見只收到79條建議,這么重要的事情,參與的人實在太少了。
我們總是在出事時抱怨,但真正有機會發聲時卻沉默不語?,F在國家給了提建議的渠道,大家不妨把對食品安全的想法說出來。比如能不能要求幼兒園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要不要對電商平臺銷售工業顏料加強管理?這些建議都可能成為未來立法的參考。
最后想說,“天水事件”不只是甘肅一個地方的事,它關系到我們每個人的食品安全,更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提級調查就像給整個社會做體檢,既要治好眼前的病,更要找出病根,防止再犯。
作為普通人,我們既要關注事件進展,也要用實際行動參與社會治理,比如認真對待每一次法律征求意見,這或許就是最實在的“援軍”行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