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人民城市,上海十記

0
分享至

晨曦微露,陽光撥開黃浦江面的層層薄霧,輕拂已歷百年的楊樹浦發電廠,照亮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前的兩行醒目的大字——“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2007年,習近平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間明確提出,要積極探索符合上海特大型城市特點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考察上海,并對城市工作提出明確要求;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在楊浦濱江提出人民城市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問題,以及建設什么樣的城市、怎樣建設城市的重大命題。


5月14日拍攝的楊浦濱江漁人碼頭段(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上海以黨的領導為根本指引、以黨建“紅線”貫穿始終,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實到城市發展全過程、各方面,以建設人民城市的生動實踐,不斷拓寬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向世界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近期,記者走訪調研上海的方方面面,從十個維度觀察人民城市建設和治理的“上海樣本”。

不忘來時路,“一根紅線”貫穿城市發展始終

紅色,是上海這座城市最鮮明的底色。

上海興業路,新天地街區流光溢彩、人流如織。幾步之遙,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興業路76號,石庫門小樓立于鬧市,朱紅窗欞模樣依舊,烏漆大門上的銅環熠熠生輝。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

舊址里、展陳中、文創間,紅色起點的精神力量穿越百年,吸引人們從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專程來到這里。僅2024年,中共一大紀念館參觀量就超300萬人次,是上海獨具魅力的文化地標。


7月1日,人們在中共一大會址前留影。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上海持續高質量推進“黨的誕生地”紅色文化傳承弘揚工程,讓紅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脈、根植市民心中,凝聚起新時代建設人民城市不竭的精神力量。

黨員群眾在哪里,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基層黨建是“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指出,要把握超大城市特點,創新基層黨建工作思路和模式,完善黨的基層組織體系。落實總書記指示要求,上海市委出臺增強超大城市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的意見,在全國率先開展新興領域黨的組織體系全覆蓋攻堅試點。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膘o安區泰興路蘇河灣街區雜貨店店主魏勝是一名共產黨員,現在擔任街區黨支部書記。因扎根此地多年,又有相似創業經歷,他更能“共情”商戶們的痛點、堵點。每兩周,他都會帶領支部黨員,對轄區內百余家商鋪進行一次全覆蓋走訪。聚焦共性問題,請來城管、環衛、市場所等部門現場聯合辦公,多方商討出治理方案。街區黨支部的工作,凝聚起推動街區善治的更大合力。


2月12日,社區居民在黃浦區老西門街道“廂遇85”社區長者食堂包湯圓,迎接元宵節。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如今,經過一年多實踐,上海探索出“以街區黨組織兜底為主,結合實際靈活建立各類實體性黨組織”的新模式,實現了黨的組織體系對沿街商鋪、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及各類新就業群體的有效覆蓋。

從“支部建在樓上”到“支部建到街區”,從社區到樓宇,從園區到互聯網企業,基層黨建工作的不斷創新,成為上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推進人民城市建設的重要縮影。

從“一江一河”到世博公園,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無論是塞納河還是泰晤士河,我相信,在世界范圍內幾乎找不到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城市能有上海這樣的魄力和雄心,將黃浦江兩岸的濱水空間百分百地開放為公共空間?!蓖瑵髮W教授、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伍江說,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接力推進還岸于民,這是上海踐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典型案例。

近年來,上海千方百計、攻克萬難,實現了黃浦江、蘇州河中心城區岸線的歷史性全線貫通,全長近百公里。如今,“一江一河”水岸已進入濱水空間品質持續提升的新階段,“望江驛”“楊樹浦”“蘇河軒”等百余處各具特色的品牌“驛站”點綴其間,昔日“工業銹帶”變身可游可賞的“生活秀帶”。同時,在垂江垂河的縱向輻射區域里,新經濟、新空間、新產業蓬勃生長,科創、文化、時尚等元素加速集聚。

世博文化公園,地處世博浦東片區核心地塊。相關部門測算,如果將這片2平方公里土地用于商業開發,純土地收入就可超過千億元。社交平臺上有一個話題頗有熱度——“上海花大力氣在市區建園造山值得嗎”,評論里有人答道:“千億元的土地,讓千萬普通市民共同受益,很值!”


上海世博文化公園。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將珍貴的土地資源打造為人人可達的公共服務空間,上海算的不是快速變現的“眼前賬”,而是著眼未來的“長遠賬”“民心賬”。

夜幕低垂,站在雙子山頂賞景納涼的洪女士感慨:“一邊是活力流動的城市,一邊是草木縈繞的山水,靜靜在這里發個呆,也備感幸福與治愈。”

守護“一老一小”,以最優的服務供給人民

“我家里走過來5分鐘都不要,老方便了,這里的餛飩、糍飯糕我最愛吃。”家住五里橋街道的胡幼玲阿姨是老字號餐廳大富貴酒樓魯班路店的???,這里也是一家長者食堂,拿上一張黃浦區“五邊十色”助老服務卡,60歲以上老年人即可在家門口享受優惠餐。

幫助老年人解決吃飯這件“關鍵小事”,是上海推進高質量養老服務的一項重點。以黃浦區為例,聯合轄區豐富的老字號餐飲品牌,并鼓勵誠信經營、管理規范、連鎖品牌運營的優質社會餐飲企業參與提供服務,長者食堂的效能被發揮到最大。

到2024年底,上海已建成社區長者食堂405家,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標,今年還將進一步織密網絡,方便老人在距家15分鐘步行范圍內都能找到長者食堂。而隨著更多社區餐飲企業加入,老年助餐價格也將更加優惠。

“家門口”的守護,也包括“最柔軟的人群”。下樓就能“寄娃”——專為0到3歲孩子提供托育服務的“寶寶屋”,為許多雙職工家庭提供了“喘息時間”,緩解了帶娃難題。

走進位于靜安區江寧路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四樓的“寶寶屋”,空間寬敞、色彩亮麗,猶如置身幼兒園。孩子活動區域鋪設了軟墊,五彩繽紛的區域對應著不同的功能?!皩殞殏円蚕矚g來,能跟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玩兒。”江寧居民康阿姨說,有老師照看,自己也能抽時間回家拖地、買菜等,“小朋友開心,我也放心?!?/p>


小朋友們在江寧路街道社區的“寶寶屋”內玩耍。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自2022年啟動社區寶寶屋試點建設,上海已在全市200余個街鎮設置342個“寶寶屋”,街鎮覆蓋率超過90%、中心城區達到100%。今年,上海市教委將對首批260家“寶寶屋”進行擴優提質,把“寶寶屋”放在家長們最需要的地方。

破解“天下第一難”,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老舊小區改造,是群眾呼聲最高的民生工程之一,也是上海久久為功著力破解的一大難題。

今年6月,歷經20年持續推進,彭浦新村街道彭一小區作為上海建筑體量最大、居民戶數最多、情況最復雜、改造難度最高的非成套舊住房“原拆原建”項目,開始迎來2110戶居民的陸續回搬。

手里拿著象征回搬新居的“金鑰匙”,彭一小區居民周紅順老先生激動不已:“我在這里長大,房子和人一樣總會老的,是改造項目讓我的‘老房子’變成了‘好房子’!”


完成改造的彭一小區樓群。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建于20世紀50年代的彭浦新村曾是不少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的居住地,但經過60多年的風雨,當年令人羨慕的新房已是“硬傷”累累。如今再走進彭一小區,41座擁擠破舊的老樓變成了17棟嶄新亮堂的高層電梯住宅樓;精心設計的綠化景觀帶層次分明;小區內老人多,便配套建設了一幢6層172個床位的社區養老院……


6月29日,首批領取新房鑰匙的居民們走進彭一小區。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在舊房成套改造過程中,方案設計是重中之重。專業設計團隊與社區工作者充分聽取居民意見,歷時一年,前后修改20余稿,最終將小區原有的282種房型調整歸并為居民認可的94種戶型,為后期順利施工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上海的城市更新思路由“拆改留”轉換為“留改拆”,讓飽含人民情感的舊街區、老建筑重新回歸市民生活。這種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不僅改善了居住條件,更在活化利用中推動歷史文脈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從而塑造出上海城市軟實力的神韻魅力。

修葺一新的巷弄老樓、前衛新潮的藝術空間、接地氣的海派集市……在虹口區,包括8條里弄、60余幢石庫門和優秀歷史建筑的“今潮8弄”煥新后成為海派新地標。曾在這里居住的吳先生感慨:“經過修舊如舊的改造,這里再沒有‘72家房客’的局促、臟亂,散發出一種‘有尊嚴的煙火氣’?!?/p>

惠民生、護文脈——上海努力答好這道“雙選題”,實現居民生活改善、歷史文脈傳承的協同共進,繪出一幅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的生動圖景。

從“兩張網”到“量子城”,技術賦能細化治理顆粒度

“交通狀況好多了?!弊≡谄謻|惠南地鐵站附近的居民近日發現,地鐵站周邊多了2塊實時顯示周邊停車場信息的交通誘導屏,通過地鐵換乘的私家車主可以就近有序停車,不用再像過去那樣因停靠路邊查找停車場而導致交通堵塞。

通過建設信息核心樞紐、構建城市感官系統、打造智能治理大腦等舉措,智慧停車系統打通了數據共享與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成為上海以數智賦能城市精細化治理的一個側面。

作為超大城市,在治理的復雜綜合題中作答,始終是上海的“正在進行時”。技術賦能數字化治理,上海主動求變、積極推進。

一場暴風雨過后,一棵大樹突然倒伏,設置在此處的高清攝像頭抓拍到這個鏡頭后,系統通過圖像識別判斷出險情,自動報警,一通電話打到負責該片區的網格員手機上,15至20分鐘后,險情被處理。

實時感知變化,快速有效處置,背后依托的是上海在全國首創推出的“兩張網”之一——“一網統管”。通過持續建設,上海市城市運行管理中心實現“一網管全城”,打通了45個市級部門,平均日調用量達110萬次,成為助力城市安全運行的智慧“繡花針”。

在奉賢區城運中心,一塊需仰望才能看清全貌的超級大屏,如同一張大腦橫剖圖,讓“一網統管”有了更具象的體現。除了“眼觀六路”,電信部門還為地方政府打造了一個“觸摸八方”的物聯網平臺,在街鎮社區、工地、地下空間等試點場所,傳感器的“數據心跳”通過電信網絡上傳后,城市管理者可實時掌握這些區域的風速、吊重、燃氣、路燈、消防栓、水質等情況,使發生在城市“生命體”中的每一個“梗阻”及時被看到、被疏通,更能像醫生一樣,對城市運行風險作出預警。

2024年底,黃浦江上唯一的封閉式內陸島——楊浦復興島,迎來新一批的建設者。他們帶著“量子城市時空創新”的愿景,要將這里變為一座“數字島”“設計島”“人民島”。

“量子城市”還是一個抽象概念,本質是借助量子理論的“量子化”和“量子糾纏”概念,打造時空聯動、虛實相生的數字體系,基于人工智能的仿真推演和實時反饋,讓大模型做到可計算、可交互,讓數字城市學習現實城市的規律,最終反饋到現實城市,進行提升改造。

“概念”成為“現實”或許并不遙遠。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局長張玉鑫說:“此舉將全面提升城市時空智能治理能力,支撐千行百業各類應用需求,通過‘人工智能+城市治理’,構建數字化賦能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

基層立法點,民主大氣象

今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營經濟促進法》正式施行。而在該法出臺的4個多月前,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的基層立法點里,這場關于民營經濟促進法的立法意見征詢會,現場氣氛十分熱烈。來自不同領域的民營企業負責人,圍坐在一張長桌前,熱議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降低企業投融資成本等焦點話題。這些來自基層最真實的聲音,都被原汁原味地反饋至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澳茉凇议T口’為國家立法提意見,我感到被傾聽、被尊重?!鄙虾3鸹び邢薰径麻L許紅磊說。


在長寧區虹橋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召開的立法征詢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虹橋街道作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設立的首批基層立法聯系點之一,這樣的立法意見征詢會已經開了近十年。

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古北市民中心考察時強調,你們這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建立的基層立法聯系點,你們立足社區實際,認真扎實開展工作,做了很多接地氣、聚民智的有益探索。截至今年7月,虹橋街道基層立法聯系點已累計聽取105部法律草案意見,上報建議4525條,其中361條被采納。

如今,上海已建成36個人大基層立法聯系點、5700個人大代表“家站點”、1280多個政協委員“站室點”,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于立法全過程。

群眾“金點子”,結出治理“金果子”

“請把您的想法告訴我們,上海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您的參與?!边@是上海人民建議征集官方網站首頁的一條標語。

今年2月,上海推出一項便民舉措:每日23時至次日5時,復興東路隧道上層專門開放供電動自行車通行,這是上海首條可通行電動自行車的越江隧道。


在上海第一條深夜可通行電動自行車的越江隧道——復興東路隧道上層,人們正在騎行。新華社記者 蘭天鳴 攝

此前,市民韓曙通過人民建議征集渠道,建議積極破解非機動車深夜過江難題,增加城市公共交通的便利與溫度。他的建議很快得到有關部門重視,電動自行車深夜越江通行得以實現?!斑@下順暢了,再也不用想怎么繞一大圈過江,擰把油門就行了!”代駕員小周說。

2020年7月,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在市信訪辦掛牌成立,確定了人民建議“征集—研究—轉化”的閉環管理和運作機制。上海市信訪辦主任蓋博華表示,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1100個人民建議征集點,共收到建議超35萬件。人民建議數量的“升”,帶來信訪投訴顯著的“降”,促進矛盾問題化解于萌芽狀態。

市民的海量訴求,亦是城市治理的“金礦”。近年來,上海通過12345市民服務熱線精探社情民意,賦能基層、聯動條塊,打造便捷、高效、規范、智慧的政務服務“總客服”,為大城善治提供智力支撐。

今年2月,強冷空氣抵滬,普陀區長征鎮根據歷年寒潮天12345熱線高頻訴求共性問題,建立防寒潮事項清單,有針對性地對裸露水管進行防凍處理,確保供水供電等關鍵設施正常運轉,有效降低了寒潮損害以及因寒潮引發的有責投訴。

“作為人民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抓手,12345市民服務熱線以辦好市民‘身邊事’為出發點,以實際行動助力市域社會治理能力提升?!鄙w博華說。

塑造發展新動能,為年輕人開辟更廣闊舞臺

“人工智能是年輕的事業,也是年輕人的事業?!苯衲?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模速空間”考察時對大家說。

作為全國首個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成立不到兩年,已集聚超過100家大模型企業入駐,帶動周邊落地200多家AI企業、100余家投資機構。其所在的徐匯濱江成為上海又一創新樂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科創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才,共赴一場“科創沖浪”。


位于徐匯區的大模型創新生態社區“模速空間”外景。新華社記者 方喆 攝

上海無問芯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模速空間”首批入駐企業之一,通過核心算力基礎設施技術,服務全國20多個省份,快速躋身準獨角獸企業。在“模速空間”,很多企業創始人的年齡不到35歲,他們中既有海歸精英,也有本土技術新銳,共同特點是“高學歷、高視野、高行動力”。

“一個始終擁抱新技術的城市,就能為年輕人不斷開辟出實現人生價值的新舞臺。”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夏立雪說。

在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方式轉變的當下,超大城市更應該成為近悅遠來、人盡其才、活力迸發的“熱土”,激發城市發展潛能、為質量提升賦能。

近年來,上海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低空經濟、大飛機、海洋裝備、空間信息、機器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車、高端裝備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先進材料、時尚消費品2個5000億級產業集群。同時,加快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深化人才全周期服務改革,大力匯聚全球戰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為“五個中心”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保障。

不拒眾流,方成江海。2024年數據顯示,上海人才資源總量超過675萬人,來滬工作和創業的留學回國人員排名全國第一。蓬勃涌現的人才新政,支持青年安居、就業、創新的包容環境,讓上海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未來之城”“夢想之城”。

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讓新市民安身更安心

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從事保安工作的張頌蔚回到了自己的小家——位于閔行區的“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他住的是一個四人間,室內廚房、衛浴設施齊全,還配有儲物柜和書桌,足足的空調冷氣瞬間緩解了夏日的酷熱?!懊吭?00元,性價比很高!”張頌蔚對這個“家”很滿意。

“在大上海有個家”,是不少建設者和管理者的心愿。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所屬的華潤有巢公寓社區馬橋AI店,總建筑面積11.7萬平方米,包含8棟15層住宅樓、1棟3層公共服務配套樓,共有2475套房源,可以實現3000多名來滬人員的“住有宜居”。


在閔行區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民樂隊現場演奏,與居民們共慶元宵。新華社記者 王翔 攝

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考察時說,外來務工人員來上海作貢獻,同樣是城市的主人。要踐行人民城市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住房的多樣化、多元化需求,確保外來人口進得來、留得下、住得安、能成業。

記者了解到,這個社區還成立了“有巢YI家”議事會平臺,定期就近期社區內熱點問題開展商議。在議事會推動下,從增設電動車充電樁,到提供社區直播、視頻剪輯等“微創業”技能培訓課程,再到設立社區衛生服務站,一系列貼心的舉措,滿足了住戶需求,也讓社區更加凝聚。

“我現在是小區的青年主理人之一,想把藝術療愈項目引入小區,豐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居民余玓瓅說,“因為感謝社區,所以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回饋社區。”

隨著“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多層次租賃住房供應體系日臻完善,曾經的“滬漂”不再有“漂”的感覺。到“十四五”末,上海將實現保障新租賃住房達60萬套(間)、籌措供應“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萬張以上的目標。

從“中國游”到“中國購”,在上海感受開放之美

在上海南京東路的李寧專賣店,土耳其游客費里敦·科奇正在試穿新款潮流拖鞋。“我從來沒見過這種形狀的拖鞋,穿上很舒服?!辟M里敦·科奇說,“在不少商店,都有‘即買即退’的退稅點,這讓我們感到像商品直接打折。我們全程消費都是用現金和信用卡,非常便利。”

7月3日,上海市商務委等6個部門印發《上海市優化離境退稅消費環境行動方案(2025-2027年)》,發揮中國入境旅游第一站作用,將上海打造成為離境退稅網點布局合理,商品種類豐富,客戶服務周到,“買、驗、退”綜合體驗滿意的離境退稅標桿城市。


南京西路商圈的景德鎮藝術瓷器商店內的離境退稅標志牌。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到2027年,上海市離境退稅商店將超3000家、網點超10000個,“即買即退”商店占比超80%;在入境人員消費相對集中的中心城區,實現離境退稅商店全覆蓋。

從五顏六色的潮玩店,到十六鋪接地氣的旗袍西裝定制市場,再到歷史悠久的老字號商鋪,處處可見海外游客的身影……上海因豐富的產品品類、高性價比的價格和多樣化的新型消費,成為海外游客新的“購物天堂”。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上海邊檢機關累計查驗入境外籍旅客數量近260萬人次,同比增長44.8%。同時,上半年,上海離境退稅銷售額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5%,“即買即退”銷售額同比增長28倍,共計為167個國家(地區)超6.3萬名旅客辦理離境退稅。

打卡武康路街區、購買泡泡瑪特文創、到十六鋪定制西裝……近些年,外國游客正在不斷“解鎖”上海文旅寶藏?!吧虾J且粋€富有魅力的城市,這里環境優美、購物方便、人民友善,讓人來了還想來!”費里敦·科奇說。

(原標題為《人民城市,上海十記》)

來源: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澎湃新聞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聞
專注時政與思想的新聞平臺。
829602文章數 507617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專題推薦

洞天福地 花海畢節 山水饋贈里的“詩與遠方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双桥区| 灵川县| 广元市| 西平县| 浏阳市| 迁西县| 水富县| 通河县| 江北区| 红河县| 津南区| 苍山县| 南投市| 沛县| 惠州市| 达日县| 临西县| 建阳市| 遂平县| 垦利县| 临湘市| 凤山市| 河北区| 北辰区| 城固县| 若羌县| 吐鲁番市| 边坝县| 剑川县| 韩城市| 怀柔区| 黑山县| 巴林左旗| 彭山县| 仁寿县| 郧西县| 安义县| 繁昌县| 清丰县| 铜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