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初,隨著高考成績的出爐,一則新聞悄悄地爬上了熱搜。
湖南長郡中學一名考了575分的尖子生小凱,因沉迷玩手機,引發一系列家庭矛盾,最終導致高考發揮失常。
雖然小凱的分數超過了湖南一本線約六十分,但和他平時六百多分的成績相比,稱得上是大退步。在學霸遍地走的長郡,這個分數也并不高,甚至可以說是墊底。
小凱的父母對兒子失望至極,痛心疾首地將他掃地出門。
別的高考生考完試后要么出門打暑假工,要么去國內外旅游,要么待在家里享受最后一個無憂無慮的暑假。只有小凱,被父母拒之門外,沒有生活費,也沒有落腳的地方。
這個新聞一出,有人說父母做得好,也有人認為這個懲罰太嚴厲了。但不管吃瓜群眾反應如何,這件事從客觀角度看,絕對不止小凱一個人的問題……
長郡中學是湖南四大名校之一,學校里高手如云,全是學霸尖子生,小凱就是長郡中學物理類的天之驕子。他腦子靈光,學習也很勤奮,初中時就獲得過省級物理競賽獎項。
據小凱的父親羅茂清說,小凱從小就自主性強,不用家長催都會自覺努力學習,一直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也是老師眼里的“清北預備役”。他和妻子一度為這樣優秀的兒子感到驕傲,自然也對孩子寄予厚望。
為了讓小凱安心讀書生活,羅茂清和妻子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陪讀。他們一家不是長沙本地人,羅茂清夫婦通常在工作日回老家工作,周末才有時間去長沙陪孩子。
這種奔波兩地,既費錢又費時間的行為,他們堅持了五年,陪著小凱從初中讀到高中。
高一時,小凱突然要求羅茂清給他買手機,遭到拒絕。
羅茂清和妻子都覺得,兒子這個年紀需要全心全意地讀書,買了手機雖然方便,但也有玩物喪志的風險。畢竟,成年人都抵抗不了手機的誘惑,更何況未成年人呢?要是因為玩手機耽誤了學習怎么辦?
父母的拒絕并未讓小凱死心。他表示,手機只是輔助工具,不會影響學習。有了手機后,他一定會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還煞有介事地寫了保證書。小凱的父母信了兒子的話,又被磨得受不了,只好給兒子買了一部手機。
他們自信地認為,兒子從小就管得住自己,買了手機,問題應該不大。
一開始,小凱確實如父母想的那樣,能抑制住自己玩手機的欲望。但到了后來,他玩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越來越短。
他每天晚上都刷短視頻、玩游戲,玩到半夜一點多。長期的睡眠不足,讓他上課無精打采,思維變得遲鈍,成績迅速下滑。
羅茂清和妻子自然發現了兒子對手機的依賴。然而,他們沒有對小凱加以管控,而是認為小凱能管住自己,寄希望于一個孩子的自控力。
這當然是不行的。沒有父母的約束,小凱越來越肆無忌憚。
他每天晚上都熬夜玩游戲,早自習也不好好學習,以上廁所為由偷偷玩手機。有時候,學校的晚自習他也不去。
早晚自習敷衍了事,上課也不好好聽課,更別說認真完成作業了。于是,等高二結束時,小凱的成績已經從高一期末時的年級一百多名,掉到了年級六百多名,把老師驚得目瞪口呆。
羅茂清和妻子得知兒子的成績,也被打了一個悶棍,氣到頭腦發暈。
他們是如此信任孩子能管住自己,結果孩子卻交了這么一份破爛的答卷。如果再相信孩子的自控力,那書也別讀了,直接退學好了,反正沉迷玩手機,最終也只是個名落孫山的結局。
一氣之下,羅茂清直接沒收了小凱的手機,把手機狠狠地砸到地上。
小凱還不知道手機被砸了,問父親要手機在哪里。
羅茂清告訴兒子,以后都沒有手機了。小凱聽了后直接原地發瘋,把暑假作業全燒了,還把家里的東西砸了個稀巴爛。就連冰箱里的菜和雞蛋也沒有幸免,被毫不憐惜地丟到了地上,地板上全是蛋液。
這還沒完。
小凱又剪了全屋的空調線,只留了他自己房間的。書桌、電腦、電風扇也被他砸爛了,屋里一片狼藉。隨后,小凱奪門而出,跑到了外婆家。
老人家還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外孫來還是很高興的。但沒過幾天,小凱的外公居然發現他在寫遺書。兩位老人嚇得夠嗆,趕緊把小凱送回家。
此時的小凱,還是一副死不認錯的態度,想往外跑,被父母摁在地上揍了一頓。可惜,這頓打并未讓小凱迷途知返。
進入高三,小凱和父母的矛盾也沒有消失。他認為父母專制強橫,而羅茂清和妻子則對兒子出爾反爾的行為感到極度失望。小凱依然喜歡抱著手機玩,羅茂清收了手機都不管用,總能被小凱找出來。
失望之下,羅茂清和妻子離開了長沙,再也不陪讀了。親子之間的矛盾,只差一個導火索就能徹底點燃。
六月底,高考成績出爐,往常能考六百多分的小凱,高考成績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分。看著575這個數字,羅茂清感覺自己和妻子多年來的心血和付出都付諸東流。
羅茂清決定給兒子一個徹徹底底的教訓。
他換了大門的密碼,不再給兒子提供生活費,想以幾乎“斷親”的方式,讓兒子戒掉手機成癮癥。當然,羅茂清也沒有做絕,在“斷親”前還給了小凱三個選擇。
第一,待在家里,守家里的規矩,上交手機,十一點睡覺,七點起床。第二,在當地找一個正規的,包吃包住的工作,賺一點生活費。第三,如果嫌縣城工資低,可以去長沙找工作,他和妻子會給小凱提供車費和現金資助。
羅茂清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小凱放假在家玩手機肯定是不行的,這幾個方案只要選一個,羅茂清都不會走到“斷親”那一步。
然而,小凱沒有把父親的話放在心里。他沒有做選擇,依然躺在家里玩手機,熬夜刷視頻玩游戲,晚上不肯睡,早上起不來,擺明了哪個都不想選,就想玩手機。于是,就出現了“名校尖子生因沉迷手機被家長掃地出門”的社會新聞。
現在的情況是,小凱求助媒體找父母溝通,但無論是羅茂清還是妻子,態度都很堅決。除非小凱上交手機,改掉玩手機的習慣,否則他們永遠沒得談。
而小凱呢,他自己也知道父母對他的意見很大,也知道頻繁玩手機不好,但他就是不肯上交手機,也不愿選父親給他的三個方案。
他認為,雖然自己沉迷玩手機導致高考發揮失常,但575分也能上一本了,父母應該原諒他。沒他考得好的同學都能四處旅游放松,考了五百多分的他怎么就要提前謀生呢?
接受采訪的小凱說到這里很委屈。他說,父母傳統封建,只要沒有按照他們說的來,就觸犯了他們作為父母的所謂威嚴,要用斷絕生活來源這種極端方式逼他就范。
據小凱說,他小時候父母就經常打他,從小打到大,他是被打過來的。
小凱認為打人是不對的,他也很反感父母的教育方式。可是,現在的小凱還沒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即便不認同父母的做事風格,也不得不低頭妥協。
在心理專家的調解下,小凱最終軟化了態度,表明愿意按照父親說的那樣按時睡覺上交手機,找個地方打暑假工,只要父母肯接納他。
根據最新消息,小凱已經回到家中。
整件事情看似已經結束了,但矛盾并沒有消失。縱觀事件始末,小凱沉迷玩手機的行為固然很可惡,但他父母也有做錯的地方。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溝通與理解,而不是用充滿壓迫感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表面上看起來,小凱是癡迷手機,不惜和父母翻臉,但實際上,這何嘗不是觸底反彈,對父母“霸權主義”的反抗呢?
小凱說過,他很羨慕別的家庭能夠平和溝通,而他的父母,永遠只會用粗暴極端的方式強迫他妥協。玩手機是不對的,但小凱父母的高壓棍棒教育,以及學習生活的壓力,或許才是把小凱推向手機的元兇。
如今,時代變了,養孩子不是喂口飯吃,餓不死就行了。孩子成長過程中,如何在關愛和教育中找到平衡點,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建立起有效的家庭溝通機制,是每個父母都要思考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