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鹿小法說】寵物傷人事件頻發,如何避免悲劇重演?
近年來,
隨著養寵家庭的增多,寵物傷人事件也時有發生。
從狗狗咬傷路人到貓咪抓傷主人,
這些意外不僅給受害者帶來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
也讓寵物主人陷入糾紛與自責。
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跟隨鹿小法一起看看吧
01
寵物傷人的常見原因?
01
寵物情緒失控
動物在受到驚嚇、疼痛或感到威脅時,可能出于本能攻擊人類。例如,狗狗在護食、護崽時容易咬人,貓咪在受到驚嚇時會抓撓。
02
社會化不足
如果寵物從小缺乏與人、其他動物的接觸,可能會對陌生環境或陌生人產生恐懼,進而表現出攻擊性。
03
主人管理不當
遛狗不牽繩、放任寵物接近兒童或陌生人,都可能增加傷人風險。健康問題,寵物生病或處于發情期時,情緒波動較大,攻擊性可能增強。
02
如何預防寵物傷人?
對寵物主人:
做好社會化訓練:
從小讓寵物接觸不同的人和環境,降低它們的敏感性和攻擊性。
外出務必牽繩:
無論狗狗多么溫順,在公共場合都應佩戴牽引繩,避免意外發生。
注意寵物情緒:
如果寵物表現出煩躁、低吼、炸毛等行為,應及時安撫或隔離,避免刺激它們。
定期體檢與絕育:
健康的寵物更穩定,絕育也能減少因發情導致的攻擊行為。
對非養寵人士:
不要隨意逗弄陌生寵物:
即使是看起來很友好的寵物,也可能因陌生人的突然接觸而受驚傷人。
遇到流浪動物保持距離:
不要主動靠近或投喂,尤其是帶孩子的家長更需注意。
被咬傷后及時處理:
若不幸被咬傷或抓傷,應立即用肥皂水沖洗傷口,并盡快就醫,必要時接種狂犬疫苗。
經典案例:
案例:未拴繩遛狗致路人重傷,主人被判賠12萬
事件經過:
2023年,北京某小區內,王某遛狗時未拴繩,其飼養的大型犬突然撲向正在散步的李某,導致李某摔倒并骨折。事后,王某辯稱“狗平時很乖,是路人突然尖叫嚇到了它”,拒絕承擔全部責任。
法院判決:
監控顯示,李某正常行走,未做出任何挑釁行為。
王某未拴繩,違反《北京市養犬管理規定》,承擔全部責任。 最終賠償醫療費、誤工費、精神損失費等。共計12萬元。
法條鏈接:
根據《民法典》第1245條,飼養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需承擔無過錯責任。但若受害人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如主動挑釁動物),可減輕或免除飼養人責任。?? 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寵物傷人時,主人需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因未牽繩、未打疫苗等原因導致事故,主人還可能面臨罰款甚至更嚴重的法律后果。因此,文明養寵不僅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寵物是我們的伙伴,但它們依然保留著動物的天性。作為主人,我們要科學養寵,做好管理和訓練;作為社會一員,我們也要學會與動物和諧相處,避免不必要的沖突。
編輯|包鐵新媒體工作室 鈕怡
審核|王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