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7月12日至13日),一場以“閑來宋事”為主題的沉浸式藝術墟市在歷史悠久的丹灶羅行開墟。依托羅行始建于南宋的深厚底蘊,主辦方精心策劃了二十余項涵蓋雅、俗、趣的文化體驗活動,旨在讓市民游客在兩日內深度感受宋代精致生活的風骨與煙火,重構“風雅入骨、煙火入世”的閑適日常。
舌尖穿越千年
宋宴復原極致生活美學
活動從清晨延續至夜晚,為參與者提供了一場全方位、沉浸式的“宋朝生活穿越之旅”。在文會雅集·宋式宴席文化交流會現場,一場帶領味蕾穿越千年的旅程,搭建起一個探討藝術如何激活傳統產業、賦能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獨特思想平臺。
文會雅集?宋式宴席文化交流會。
本次宋宴由“無塵齋”胡次英領銜,匯聚了“陶醉館”謝敬業、“無境溪”周雙雙、“方緣紅木”林劍鋒、“莨紗綢”黃坤、“粵味存真”陳莉等嶺南文化名家匠心打造。其精心設計的流程,堪稱一部立體演繹的宋代文化生活史詩。高潮所在的品宴環節,食單嚴格考據復原,令人嘆為觀止:從開席的“糟豬蹄爪”到展現宋代刀工極致的“生魚脛”,從匠心巧思的“蓮房包魚”(以蓮蓬盛魚)、“蟹釀橙”(蟹肉藏于橙),再到溫潤收尾的“七寶素粥”與特調“紫蘇飲茶”,賓客在味蕾間真切觸摸到宋人“生活藝術化”的精致與風雅。
正如胡次英在席間所言:“我們吃的不光是菜,還有文化。大家呈現的是一種對精神層面的追求。”這場宴席,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的立體交響,是對宋人精致生活美學的沉浸式復刻與深度體驗。
墟火引燃靈感
藝術磁場催化產業基因進化
羅行藝術墟的“閑來宋事”主題活動,遠非簡單的文化懷舊市集。為期兩天的活動安排,圍繞“風雅入骨”(點茶、聽琴、賞畫)、“煙火入世”(竹編、制藥、炊餅)、“慢中有趣”(游園、插花、游戲)三大板塊,設置了數十項體驗活動。從晨光中的八段錦習練,到月色下的音樂會,構筑了一個全景沉浸的宋代生活美學場域。
晨習八段錦。
“羅行藝術墟的呈現,核心目的是以文化產業豐富區域內涵,提升區域品位,更重要的是,它要成為一個引擎,引導和幫助企業走出低端、缺乏創意的困境,向文化、向創新方向轉型發展。”羅行社區黨支部書記杜瑞泉書記道出了活動的戰略意義。
沉浸式的“宋朝生活穿越之旅”。
據悉,藝術墟強大的文化磁場正吸引著前所未有的多元人群深度交融:藝術家、青年才俊、學者、科學家、企業家等匯聚于此,進行著跨界的深度交流與合作。這種碰撞正悄然改變著當地企業的思維方式。
五金老匠的藝術頓悟:
從“工具”到“文化載體”
在眾多被藝術墟吸引的企業家中,佛山市南海區金沙珠江五金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健全的經歷尤為典型。這位從生產隊推銷員起步,靠手工繪圖研發第一款密碼鎖起家的“老五金”,其企業產品早已遠銷海外巨頭,擁有五十多項專利。沉浸于宋宴的匠心與風雅后,陳健全對藝術賦能產業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沉浸式的“宋朝生活穿越之旅”。
陳健全坦言,過去的五金行業,更多聚焦于功能性、耐用性和成本控制。但羅行藝術墟帶來的啟發是顛覆性的,他認識到鎖具、五金件不應只是冷冰冰的工業品,并開始思考融入更多美學設計和文化元素的可能性。他認為,藝術與設計的注入,是傳統五金突破同質化競爭、邁向高附加值的關鍵。
丹灶創業大賽×佛山掌門人茶話會。
丹灶羅行藝術墟以其獨特的“煙火入世”與“風雅入骨”,生動實踐著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交融共生的嶄新路徑。這場融合了千年宋韻與當代產業思考的文化交流,不僅讓賓客體驗宋代美學文化,更在企業家心中深深播下了藝術賦能、文化創新的種子。
歡迎繼續關注 南海文旅 公眾號
了解更多文旅活動和優惠信息
跟著演出、賽事、龍舟、美食游南海
探南海·嘆嶺南
來源:南海融媒、南海丹灶
編輯 | 南海融媒·vc
聲明:1、如需轉載本微信公眾 號發 布的原創圖文,請在后臺聯系小編處理。2、除標注原創的圖文外,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因來源不詳,而無法標記來源和署名的,版權仍歸原作者。3、凡本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圖文侵害到相關著作權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轉載,請在后臺聯系小編,我們將予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