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歌手注定不適合舞臺競技,你卻會默默把他的歌加入歌單。
我想說的就是《亞洲新聲》的寶寶椅樂隊。
當他們帶著溫暖的、滿足的笑容離開時,我內心里充滿不舍和遺憾,這個樂隊是舞臺上不可或缺的一抹別樣色彩。
寶寶椅樂隊以迷幻搖滾,唱出了獨屬于這個時代的失戀情歌——《dear》,在一種慵懶無力中,唱出了無盡的傷感。
一、
這是一首描寫失戀的歌。
歌詞簡明扼要,直抒胸臆,簡單直白,聽后才更加的潛心入肺。他想要表達的是愛情是短暫的,忘記卻是綿長的;雖然愛已消失,孤獨卻恒長。
道出了愛情的無奈。短暫卻熱烈,失去容易,忘卻很難。每個人都在這場愛的烈焰中不能全身而退。
這種傷感是無可救藥的,所以寶寶椅他們的表達,是坦然中帶著無盡的傷感,每個尾音似乎都帶著未愈的傷口。
成熟的人們,可以在愛情里瞇眼、假寐,只想享受愛情的美好,不想承受它注定的傷。每個人都試圖練習這一種幻術,卻最終只能獲得感官的狂歡,內心的空虛無助。
只有情竇初開的孩子們,用細膩的傷感、痛不欲聲的哭泣,在復原愛情里受傷的美好,和真情付出的幸福感。
看著主唱情不自禁流下的淚水,也禁不住地動容。感覺內心里的灰塵,在一束陽光的照耀下,開始飛揚,飛向窗外肆意張揚的深綠、懸而未決的蘋果梨。
二、
如歌詞的簡約,編曲同樣簡單。
電子合成器是氛圍組,架子鼓負責強化情緒,樂器的留白處,是壓抑感的釋放點。
克制地抒情,看不到大流行的情感大暴發、也沒有搖滾的聲嘶力竭,破碎,也可以是簡單的告白,也可以慵懶的敘述。
愛,本就是克制的。窒息感,在每個音符的聲波中。空曠感,更強化了渺小、壓抑氛圍。
而在演唱時,主唱氣聲與弱混結合,刻意淡化技術痕跡的演唱方式,就像看到那云淡風輕里的執著。而在尾音處卻暴露沙啞裂痕。刻意察覺到的傷痛,更加的令人動容。
我沉溺于他慵懶卻致郁的表達中不可自拔。在這里,沒有刻意的夸張表演,哪怕淚水都是緩緩地流,就像屋外那棵樹,舒筋展骨,沉溺于愛與傷之中,卻只專注于內心拔節的獨白。
三、
這首《dear》,像一把感性的手術刀,撕裂慵懶的表面偽裝,裸露出它破碎的情感內核。
新生代的迷幻搖滾,帶著理性的框架,又有著感性的表達,克制,柔和,像一把軟刀,殺人于無形。
寶寶椅離開了舞臺,但他們的作品拉進了我的歌單,永遠地留在了我的內心。
他們的音樂是直指內心的,慵懶只是外殼,舒適只是表象,打破界限,逃離傳統,做自己的王才是他們的音樂標準。
就像文字一直在試圖打破它的既定程式,音樂表達方式,同樣可以跟隨情緒和情感,在時間的內部自由穿梭。
一滴海水帶著晶瑩的鹽粒,可以包圍天空;寶寶椅的音樂,也是自由的、無法定義的存在。可以讓你無視規則、拋棄結構地去想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