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芝罘區毓璜頂街道南洪社區,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用音符書寫著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用旋律傳遞著對社區的熱愛。他,就是今年85歲的袁照緒,一位擁有60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歌曲創作者。
從軍旅到社區,從《軍隊向前進》到《居委會之歌》,他的作品不僅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脈搏,更展現出一位老黨員不忘初心、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今天,讓我們走近這位以歌傳情的老人,聆聽他的音樂故事。
軍旅歲月:用音樂鼓舞士氣
袁照緒的音樂生涯始于軍營。1961年,他應征入伍后進入宣傳隊,憑借著對音樂的敏感和深厚的愛國情懷,創作了大量鼓舞士氣的軍旅歌曲。其中,《軍隊向前進》被收錄于濟南軍區政治文化部宣傳冊,《江河湖海練兵忙》被收錄于連隊文娛資料。這些作品不僅展示了他卓越的音樂才華,更體現了他對時代脈搏的精準把握和對祖國人民的深情厚誼。
袁照緒的音樂創作并非閉門造車,而是深入部隊生活,傾聽戰士心聲。他常說:“音樂是戰士們的精神食糧,我要用歌聲讓他們感受到力量。”正是這種貼近實際、貼近生活的創作態度,讓他的作品廣為流傳。
時代旋律:記錄社會變遷
退役后,袁照緒并未停止創作,而是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社會舞臺。
他將國家的一些重大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社區居民和諧的文化生活作為創作題材,把自己對祖國、對社區的熱愛化作深情的音符和文字,創作出一首首動人的歌曲。時而高亢激昂,時而低沉婉轉,時而歡快跳躍,讓人聽得如癡如醉。《我愛煙臺山和水》就是他在毓璜頂公園登高望遠時所獲得的靈感。“這山這水,就是最美的歌詞。”袁照緒介紹說,這首歌曲中所流淌的,正是一位老煙臺人對故土最深沉的愛戀。
“音樂不僅是藝術,更是一種責任。”他希望通過歌曲,讓更多人感受到美好。
社區情懷:譜寫《居委會之歌》
退休后的袁照緒,將更多精力投入社區文化建設。他注意到,居委會工作人員常年默默奉獻,為居民排憂解難,卻鮮有人為他們歌唱。于是,他決定創作一首《居委會之歌》,以表達對社區工作者的敬意。
創作過程中,袁照緒始終秉持著認真嚴謹的態度。他多次走訪居委會,了解工作人員的工作日常,甚至邀請鄰居試唱,反復修改歌詞和曲調。有時,為了一句歌詞的韻律,他要推敲十幾次;為了一段旋律的流暢,他會熬夜到很晚。最終,《居委會之歌》以真摯的情感和優美的旋律最終定稿。“我希望能有社區里的專業文藝團隊,把這首歌唱出來,唱給每一個社區的工作人員聽。”
雖然袁照緒已年過八旬,但他對音樂的熱愛卻絲毫未減。不能登臺演出,他就經常在家輕聲哼唱著自己喜歡的歌曲。他的家里珍藏著一摞摞厚厚的樂譜手稿,每一頁都記錄著他的心血。他說:“只要還能拿得起筆,我就會繼續寫下去,因為音樂能給人們帶來歡樂,我就是要用音樂傳遞出正能量。”
從軍旅到社區,從青春到白發,袁照緒用音樂書寫了一生對黨和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他的歌曲,不僅是時代的回響,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正如他所說:“音樂是我的語言,我要用它歌頌祖國、贊美生活。”
YMG全媒體記者 王鴻云 通訊員 趙一墨 張靖 攝影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