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還在對中國堆滿笑臉的特朗普,轉眼就被現實擊中。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剛和中國外長王毅開完會,兩人氣氛不錯,特朗普還大吹特吹自己和中國的關系有多好,說了兩遍“關系極佳”。
然而沒過多久,美國就接連遭遇了兩個大新聞,幾乎是同時砸向了特朗普。過去那些曾被美國關稅壓得喘不過氣的國家,突然間開始學會了如何用中國的方式反擊美國的關稅政策。
這時特朗普才意識到,中美關系可能真的需要修復,于是他開始不斷喊話,說著“我們和中國的關系其實很好”。可問題是關稅戰帶來的后果,最終還是得美國自己來承擔。
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兩封新的關稅信函,一封寄給了墨西哥總統辛鮑姆,另一封則是發給了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
美國完全不顧及和墨西哥的自由貿易協議以及與歐洲的伙伴關系,直接宣布對這兩個地方加征30%的高額關稅,等于是跟他們徹底翻臉。
同時特朗普在信中警告墨西哥和歐盟,不能報復,否則將面臨更重的關稅和反擊。歐盟顯然并沒有被嚇倒。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隨即宣布了一個足以震撼全球的消息:歐盟與印度尼西亞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
印度尼西亞作為金磚國家的成員,正逐漸成為全球新興市場的重要一員。這一舉措讓人不禁聯想到歐盟是否在戰略上已經開始“轉向亞洲”,以應對美國愈加強硬的貿易政策。
馮德萊恩在宣布這項協議時的興奮與自信,顯然并非巧合。歐盟尤其是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早已對特朗普政府的霸權主義產生了深刻的不滿。
歐盟認為單方面的關稅政策擾亂了全球貿易秩序,更使得世界經濟面臨新的不確定性。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歐盟開始尋求與全球其他重要經濟體的合作,尤其是在亞洲的“轉身”。
與印度尼西亞的自由貿易協定,無疑是一個信號,表明歐盟正在積極尋求與新興經濟體的深度合作,嘗試從美國的“經濟控制”中抽身。
更為讓特朗普意外的是,歐盟并沒有單打獨斗。與美國的關系日益緊張的日本和加拿大,也開始站在歐盟的一邊,形成了一個緊密的貿易聯盟。
歐盟的這些舉動,無疑加深了美歐之間的裂痕。而特朗普,顯然低估了歐盟在面臨美方關稅壓力下的決心與行動力。
面對美國加劇的貿易戰,歐盟已經不僅僅是采取反制,而是主動布局,試圖打造新的經濟合作圈。這一切,特朗普恐怕難以預料。
特朗普迎來了來自歐盟的反擊,另一條噩耗也讓他焦慮不已。中國外交部宣布,7月15日將在天津召開上海合作組織(SCO)外長理事會會議,而印度外長蘇杰生將會出席此次會議,并在會后進行正式訪問。
這一消息瞬間引發了全球媒體的關注。因為在過去的五年里,由于中印之間的邊境爭議,印度的外交部長蘇杰生從未訪問過中國。
這次訪問標志著兩國在歷史性僵局中的破冰,意味著印度的外交政策出現了顯著變化。
在此前的幾年中,印度長期處于美國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對抗中國的問題上,美國一度扮演了印度的戰略盟友角色。
隨著全球局勢的變化,印度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外交選擇。隨著特朗普政府不斷對外施壓,特別是在貿易領域,印度發現,單純依賴美國并不能為其帶來長期的戰略利益。
美國的關稅政策導致全球經濟不穩定,更促使印度認識到,在多極化世界格局中,印度需要尋找更多元化的合作伙伴,特別是中國、上合組織和金磚國家。
印度的外交政策變動,使得特朗普原本的戰略假設遭遇重創。印度與中國的關系一旦實現破冰,那么美國在印度洋區域的戰略優勢將受到挑戰。
這種變化,顯然超出了特朗普的預期。更令特朗普感到頭痛的是,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提前抵達北京,參與即將召開的上海合作組織外長理事會。
中俄印的聯合動向,無疑讓美國在全球范圍內的戰略空間迅速縮小。正當特朗普因歐盟的反擊與印度的立場變化而感到措手不及時,中方的反應又進一步加劇了美國的焦慮。
中國對于歐盟的一系列舉動,尤其是其與美國的貿易合作表示強烈反感,并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
中方加征了針對歐盟進口商品的反傾銷稅,并對法國等國實施了更加嚴厲的貿易制裁。這些行動,顯然是對歐盟試圖與美國達成妥協的反擊。
中國也并沒有忽視其他地區的戰略布局。東盟國家與中國的合作進一步加深,中國與日韓的自貿協定談判也在加速推進。
這一系列舉措表明,隨著美國在全球貿易中不斷加大壓力,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尋求與中國建立更加穩固的經濟聯系。
在這種國際博弈中,中歐的關系無疑是最為緊張的一條線。歐盟一方面要應對美國的關稅政策,另一方面又要在對華關系上維持平衡。
中國則通過加大對歐盟的反制措施,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在全球貿易中,美國并不是唯一的規則制定者。
中國與新興經濟體的合作正在加速發展,這使得美國的戰略優勢正在被全球多元化力量所逐漸削弱。
特朗普的“示好”未能如他所愿地修復中美關系,反而在全球經濟格局急劇變化的背景下,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在關稅戰的影響下,美國不僅與中國、歐盟等經濟體的關系進一步惡化,還無意中推動了全球經濟的多極化進程。
當特朗普才意識到這一切時,世界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中美歐之間的競爭和合作,正走向一個新的階段。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里,特朗普的“微笑攻勢”能否真正奏效,仍然是個未知數。
未來的全球經濟,或許將不再是美國主導的單一格局,而是由多個經濟體共同推動的多極化格局。
而這一切的背后,正是特朗普未曾預料到的全球變化。在這種劇烈的變動中,世界各國早已在悄悄布局,準備迎接一個更加復雜的未來。
參考資料:
俄媒: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已抵達中國,2025-07-13 16:31,環球網
印度外長時隔五年訪華:將赴天津出席上合會議,釋放中印關系緩和信號,2025-07-14 07:39,中國青年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