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深秋,河北平谷縣楊家會村,一個瘦小的身影在玉米地里快速穿行。
15歲的劉杰英背著一筐紅薯,眼睛卻警惕地掃視著四周。突然,遠處傳來日軍摩托車的轟鳴聲,她立即鉆入一處隱蔽的地窖——這里藏著游擊隊急需的藥品和食鹽。
這個看似普通的農家少女,即將在民族抗戰的烽火中,書寫一段驚心動魄的英雄傳奇。
1924年,劉杰英出生在平谷縣一個貧苦農家。父親劉福堂是村里有名的"鐵骨漢",常對孩子們說:"做人要像村口的老槐樹,風再大也不能彎腰。"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時,13歲的劉杰英正在縣城讀高小。她親眼目睹日軍飛機轟炸學校,班主任王老師為保護學生,用身體擋住彈片壯烈犧牲。
"那天我抱著王老師的尸體哭了整整一夜。"晚年的劉杰英在接受黨史辦采訪時回憶道,"她的血浸透了我的藍布衫,從此我就知道,眼淚救不了中國。"
回到家后,她主動要求加入哥哥劉文興組織的抗日兒童團,承擔起站崗放哨、傳遞情報的任務。
1938年冬天,日軍在平谷實行"三光政策"。劉杰英家的三間草房被燒成白地,母親為保護藏在炕洞里的游擊隊傷員,被日軍用刺刀挑死在院中棗樹下。
15歲的劉杰英躲在菜窖里,透過縫隙目睹了整個過程,指甲深深掐進掌心的血肉里。
1939年10月12日,這個日期永遠刻在劉杰英的記憶里。那天清晨,她正在給受傷的游擊隊員換藥,突然村口傳來急促的銅鑼聲——日軍又來掃蕩了。她迅速幫助傷員轉移,自己卻故意暴露行蹤引開追兵。
"我知道跑不過槍子兒,就想著死也要拉個墊背的。"劉杰英晚年回憶時,眼睛里仍閃著凌厲的光。她徑直沖向村東頭張屠戶家,那里正燒著一大鍋燙豬毛的開水。
兩名日軍端著刺刀追進院子時,這個身高不足一米五的少女突然轉身,用盡全身力氣將其中一人推進沸騰的大鍋。
河北省檔案館保存的日軍《華北治安戰》檔案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十月十二日,平谷縣討伐隊遭遇抵抗,一等兵佐藤慎一意外燙傷致死。"
那個被活活燙死的日軍,至死都不明白為何會栽在一個中國少女手里。
復仇的代價很快降臨。三天后,日軍包圍楊家會村,將全村老少趕到打谷場上。
戴著圓框眼鏡的漢奸翻譯尖聲叫道:"交出燙死皇軍的丫頭片子,否則統統死啦死啦的!"
劉杰英的哥哥劉文興——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挺胸站了出來:"人是我殺的!"日軍當眾將他綁在碾盤上,用軍刀一刀刀凌遲處死。
劉杰英被鄉親們死死按在人群里,嘴里塞著破布,眼睜睜看著哥哥流盡最后一滴血。
更大的噩耗接踵而至。當晚,劉杰英摸黑去收殮哥哥遺體時,發現父親被倒栽進水缸溺斃,8歲的小侄女被軍刀劈成兩半。
2005年修繕劉家老宅時,工人們還在墻縫里發現半截發黃的兒童棉鞋——那是小侄女唯一留下的遺物。
1940年1月,凜冬。因漢奸告密,17歲的劉杰英被捕。日軍將她押到村口的老槐樹下,逼問游擊隊下落。
見她不語,日軍中隊長獰笑著拔出軍刀:"聽說你們中國人講究入土為安,今天讓你提前嘗嘗滋味!"
刺刀穿透她的左肩,鮮血噴濺在凍土上。被推入土坑時,劉杰英突然暴起,用藏在袖口的碎瓦片劃傷了日軍軍官的眼睛。
暴怒的日軍連刺她七刀,然后開始填土。平谷縣志記載:"黃土埋至脖頸時,該女子仍高呼抗日口號。"
"我以為死定了。"劉杰英后來回憶,"突然想起父親說過,凍土會有縫隙。"她盡量仰頭,用最后的力量在臉前拱出一點空間。
不知過了多久,隱約聽見鄉親們挖土的聲音,接著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當夜,被草席裹尸的她突然手指微動,守靈的王大娘嚇得跌坐在地。
縣衛生院老醫生檢查后發現,雖然她身中多刀,但奇跡般地避開了要害。最危險的一處是肺部貫穿傷,再偏半寸就回天乏術。
傷愈后的劉杰英改名劉杰,意為"永不忘卻"。1940年7月,她徒步百余里找到冀東八路軍辦事處,撩起衣襟露出滿身傷疤:"我要當兵!要槍!要報仇!"
入伍第三天,她就主動請纓執行偵察任務。化裝成小媳婦的她,用藏在發髻里的手槍擊斃了兩名日軍哨兵。
到1942年,這個沒念過幾天軍校的姑娘,已經成長為令敵人聞風喪膽的武工隊長。日軍懸賞公告上寫著:"擒獲劉杰者,賞大洋五百。"
最驚險的一次是在1943年秋,劉杰英帶隊襲擊日軍運輸隊時陷入重圍。她命令隊員先撤,自己引爆炸藥與日軍同歸于盡。
當戰友們哭著找回她時,發現她被氣浪掀進河溝,竟又一次死里逃生。
1950年全國戰斗英雄代表大會上,毛澤東握著劉杰英的手說:"聽說日本鬼子活埋都沒能要你的命,你是鐵打的穆桂英啊!"這位曾經的農家女,此刻胸前掛滿了勛章。
轉業后,劉杰英主動要求回到平谷工作。她謝絕組織安排的樓房,堅持住在當年被燒毀的老宅原址上。
"我要守著這片埋過我的土地。"她對來訪的記者說。院中那棵從焦土里重新發芽的棗樹,被她稱為"見證樹"。
晚年的劉杰英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每年清明節,她都要帶著孩子們到烈士陵園,給那些沒能看到勝利的戰友們點上香煙、倒上白酒。
2007年冬天,83歲的劉杰英安詳離世,遵照遺愿,她的骨灰撒在了楊家會村的老槐樹下。
今天,在平谷抗戰紀念館,劉杰英的展柜前總是聚集著最多的參觀者。那把復制的鐵皮水壺(原物燙死日軍的鐵鍋已遺失)靜靜陳列著,旁邊是她晚年手寫的一段話:
"我不過是千千萬萬普通中國人中的一個。當豺狼闖進家門時,連最溫順的兔子也會咬人。"
在紀念館外的廣場上,一群系著紅領巾的孩子正在宣誓。他們清亮的聲音回蕩在藍天之下,仿佛在與八十年前那個用開水反抗暴政的少女隔空對話。
劉杰英的故事告訴我們:民族的尊嚴,從來都是用最普通人的不屈意志鑄就的;而英雄的氣節,往往在最黑暗的時刻才綻放出最耀眼的光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