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果然沒有上當,面對特朗普的威脅,俄羅斯的回應讓全世界叫絕
據(jù)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等媒體報道,日前,俄羅斯總統(tǒng)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盡管美國決定恢復對烏克蘭的武器供給,但俄羅斯依舊希望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能繼續(xù)在外交層面調(diào)節(jié)俄烏沖突。
這番表態(tài),跟美國當局和媒體,對俄烏沖突,俄美關系的宣傳,完全背道而馳。
通俗一點說,美國似乎想要展現(xiàn)強硬姿態(tài),但過去在這個問題上比較強硬的俄羅斯,卻表達了克制的立場。
甚至某種程度上說,俄羅斯對美國當前行為的回應,堪稱“軟弱”。
那么,俄羅斯為何在眼下這個時候,向美國“示弱”,在美國威脅的同時,繼續(xù)請求美國斡旋調(diào)節(jié)俄烏沖突呢?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角度出發(fā)去理解。
首先從美國的角度,特朗普政府當前在俄烏沖突,乃至對俄羅斯政策問題上的前后不一,左右變化,本質(zhì)上是特朗普周邊的親信們,以不同的理念和利益,爭取特朗普支持的表現(xiàn)。
說穿了,特朗普本人是個政治素人,除了在搞錢這件事上,特朗普比較有主見之外,在其它美國內(nèi)政外交上,他主要依靠身邊的幕僚團隊治國。
幕僚團隊怎么說,特朗普就怎么做。
但特朗普的幕僚團隊,并不是完全統(tǒng)一的,其中非建制派和建制派,激進建制派和溫和建制派,彼此之間內(nèi)斗異常激烈。
這就導致,當特朗普身邊,堅持“相對孤立主義”,認為美國現(xiàn)在應該戰(zhàn)略收縮,蜷起身體舔舐傷口,不再干涉外部事務的幕僚,說服特朗普的時候,特朗普就會選擇放棄烏克蘭。
反之,如果是特朗普身邊軍工利益復合體的代表,勸特朗普不應該放棄烏克蘭,應該保護剛剛跟烏克蘭簽署的礦產(chǎn)協(xié)議下,美國可能獲得的利益,并且特朗普聽進去的時候,他就又要對烏克蘭恢復武器供應。
這種政策的善變,本身就是特朗普這個美國總統(tǒng)的“特色”,他不僅是對俄烏沖突這樣,對關稅,對中美關系,美國和盟友的關系,同樣如此。
基于此,俄羅斯對此事克制反應,其實才是正確的,否則一聽到特朗普要恢復對烏克蘭的武器援助,就跟特朗普對著來,那就是把特朗普推向美國“建制派”,即那些主張美國應該幫助烏克蘭跟俄羅斯抗衡到底的人。
而這顯然是不符合俄羅斯利益的。
其次,從俄美關系的角度來講,對于當前的俄羅斯來說,特朗普不給烏克蘭援助,那是最好;
就算特朗普恢復對烏克蘭的武器供應了,那也比拜登,或者是建制派的、對俄羅斯深惡痛絕、完全不跟俄羅斯溝通談判的其他人要好一點。
既然如此,盡可能地保持克制,引導特朗普向俄羅斯期待地方向變,就是合理地應對了。
西方媒體大肆地炒作特朗普恢復對烏克蘭地武器供應,原因之一是西方媒體的主流,掌握在美國建制派手中,也就是民主黨的控制之下。
民主黨本來就是支持烏克蘭,堅決要跟俄羅斯打到底的,現(xiàn)在特朗普態(tài)度改變,他們當然要大肆宣傳,一則聲援烏克蘭,二則也能在特朗普和普京之間制造裂痕,避免美國跟俄羅斯真的講和了,特朗普藉此獲得巨大的民間聲望。
綜上所述,現(xiàn)在俄羅斯保持克制,其實是不上西方媒體,以及這些媒體背后,美國民主黨詭當?shù)谋憩F(xiàn)。
俄羅斯說期待特朗普繼續(xù)為調(diào)節(jié)俄烏沖突發(fā)揮作,堪稱妙計,因為此舉不但堅持了自己的立場,畢竟接受美國調(diào)節(jié),不代表談判立場會妥協(xié);
同時還實現(xiàn)了跟美國建制派爭奪特朗普對外政策的“目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