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4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與北約秘書長呂特會晤。 視覺中國供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15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昊天)在俄烏沖突遲遲無法按下“暫停鍵”的背景下,華盛頓將施壓的矛頭從基輔轉向莫斯科。當地時間7月14日,在白宮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如果俄烏雙方不能在50天內停火,美方將對俄羅斯及其貿易伙伴征收100%的關稅。特朗普還表示,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頂級武器”,這批軍援將由歐洲買單。
“我和他(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談話非常愉快,然后,導彈在晚上繼續爆炸。”特朗普說,“戰火就這樣一直持續下去。”外界認為,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之初試圖與烏克蘭保持距離,但他結束沖突的訴求沒能得到俄羅斯的積極回應,迫使美國政府改變策略。在14日的會晤期間,特朗普和呂特沒有透露新一波對烏軍援的具體內容,知情人士表示,其中包括烏克蘭急需的“愛國者”防空導彈。接下來,美國還準備向歐洲出售地對地導彈、火炮彈藥和機載武器,歐洲再將它們轉交給烏克蘭。
“幾乎所有武器都有進攻和防御兩重屬性。”美國駐北約代表馬修·惠特克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防空系統顯然是關鍵,與此同時,我們也沒有把其他選項從桌面上拿走。”
美媒評論說,以歐洲為“中介”向烏克蘭供應武器,一方面可以讓特朗普展示自己與前總統拜登的區別,另一方面可以讓美國獲得一筆“意外之財”——每套“愛國者”系統的售價約為10億美元。在一些美國官員看來,美國重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彈藥,也是在向俄羅斯發出更明確的信號:“我們想讓俄烏沖突盡早結束,你們該坐下來談判了。”
特朗普宣布援烏新政的同一天,美國俄烏問題特使基思·凱洛格訪問了基輔。此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表示,他對特朗普繼續支持烏克蘭的決定表示感謝,“我們已準備好通過富有成效的工作實現和平”。
相比軍事援助,特朗普對俄羅斯發出的關稅威脅不太被外界看好。美國《紐約時報》指出,俄烏沖突爆發3年后,俄美經貿往來已降至極低水平;2024年,美國從俄羅斯進口了價值約30億美元的商品,而俄羅斯從美國引進的商品價值不到5億美元。
至于美國對與俄羅斯有經貿往來的第三方征收“二級關稅”的做法,外界認為其可操作性存疑,后續影響難以預測。《紐約時報》稱,除了中國、印度等大國,歐洲各國和日本也與俄羅斯保持著大量經貿聯系。如果美方的舉動打擊了俄羅斯能源出口,全球油價可能顯著上漲,刺激通貨膨脹,推高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給市場帶來動蕩。
倡導在海外采取克制政策的美國智庫“國防優先”的高級研究員詹妮弗·卡瓦納分析說,考慮到歐美各國的武器庫存和軍工產能等因素,不應期待俄羅斯很快停止作戰。“俄羅斯擁有戰場優勢,美國或歐洲很難向俄方施壓。”她說,“給烏克蘭更多援助也不太可能顯著改變軍事平衡。普京已準備好承受更多制裁。”
值得注意的是,莫斯科證券交易所指數7月14日上漲,似乎表明特朗普最新發出的“威脅”沒有俄方此前預計的強烈。曾任俄總統助手的謝爾蓋·馬爾科夫對英國廣播公司表示,特朗普的“虛張聲勢”表明他“放棄了在烏克蘭實現和平的努力”。俄羅斯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副主席康斯坦丁·科薩切夫認為,50天的期限很長,在這段時間里,“無論是在戰場上,還是就美國和北約各國的情緒來說”,很多事情都有改變的余地。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