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裁中企還不夠,烏克蘭又扣押中國公民,指控“涉嫌間諜活動”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7月9號,烏克蘭安全局發布聲明,稱在基輔拘留了兩個中國人,理由是這兩名中國人試圖非法向中國出口烏克蘭海王星導彈系統的機密文件。
截至目前為止,我國官方并沒有對此做出回應。
但根據常理來看,所謂“中方指派人員從烏克蘭獲取海王星導彈系統的機密文件,傳輸給國內的可能性”基本沒有。
一方面,烏克蘭海王星導彈系統本身就沒有什么太高的技術性,在中國的導彈技術堪稱全球第一的背景之下,中國從烏克蘭竊取海王星導彈技術,圖什么呢?
另一方面,據彭博社等外媒的報道,在烏克蘭當局抓捕的這兩名中國人中,主要從事“竊取”海王星導彈技術的,是一名24歲的技術學院學生,另一名相關人員是他的父親,烏克蘭方面說,這名父親前往烏克蘭,是為了“協調兒子的間諜活動”。
這就更滑稽了,不要說中國,全球任何一個稍微有點情報能力的國家,都不會選擇讓一對父子,去某一個國家同時執行一項機密任務。
因為情報工作是非常危險的,尤其是這種滲透進別國內部的,第一要務就是確保一旦其中一個被發現,不能牽扯到整條情報線,派一對父子執行同一個任務,那不是等著讓別人一鍋端嗎?
所有這些信息,都指向烏克蘭方面指控相關中國人從事所謂間諜活動的消息,肯定是不靠譜的。
很有可能,只是一名中國學生出于好奇了解了一下相關方面的信息,然后就被正試圖找茬的烏克蘭當局,以所謂的“間諜”罪名給逮捕了。
因為烏克蘭媒體的報道有個細節,說這名中國學生是技術學院的學生,既然技術學院的,跟同學或者老師討論一下相關技術,就很正常。
但如果烏克蘭當局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家,那自然就容易出問題。
這已經不是最近這段時間,烏克蘭第一次針對中國了,此前烏克蘭當局就以所謂“國家安全”為名,宣布對5家中國企業實施制裁和出口管控。
眼下又以間諜為名逮捕中國公民,明顯有找茬的意味。
問題是烏克蘭為什么要跟中國過不去呢?
其實,稍微對比一下最近烏克蘭針對中國的兩個借口,答案就顯而易見了。
之前針對中國精密儀器制造、半導體芯片設計制造等5家企業,實施制裁和出口管制,這5家企業或多或少的,都能跟此前烏克蘭指控中國向俄羅斯提供“軍民兩用物項”,“支持俄羅斯”跟烏克蘭交戰扯上關系。
現在指控中國公民從事訴我誒“間諜”活動,竊取烏克蘭海王星導彈系統的技術,已知這種導彈技術對于中國來說就是垃圾,中方生產的火箭炮都比烏克蘭海王星導彈射的更遠更準,那中國獲取相關導彈有啥意義呢?
只有正跟烏克蘭交戰的俄羅斯,才有獲取這種導彈的需求。
簡言之,烏克蘭的現在針對中國的行為,雖然看上去東一榔頭西一棒頭,實際上背后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那就是妄圖進一步抹黑中國軍援俄羅斯。
而這正是烏克蘭,或者說烏克蘭背后的北約,一直想要做到的。
某種程度上,現在烏克蘭當局針對中國企業和公民的種種行為,就是為美西方施壓中國找借口。
從中國的角度,莫說這都是欲加之罪,中方肯定能自證清白,就算他們污蔑成功了,又如何呢?美西方敢因為這個就擴大對中國的制裁,把中國徹底推向俄羅斯一邊嗎?
因此,烏克蘭當局現在的所作所為,就是“量烏克蘭之人力無力,結美西方之歡心”,最后只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