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老人有手炒核桃的怪習慣,冬天總坐在灶臺邊炒核桃仁,鍋里噼里啪啦響得厲害。每次炸糊了鍋他就罵幾句,但炒得香的時候會樂呵半天。他從不解釋原因,直到去年體檢醫生說我腎虛指標有點高,這才翻出泛黃的《本草綱目》給我看。原來這土方法真有講究。
老人用的是粗鹽,得小火慢慢烘到鹽粒發燙才把核桃倒進去。炒到外殼發黑得像烤紅薯皮就停火,放涼后核桃殼一捏就碎,生著吃硬得硌牙,炒過后嚼著油潤香。我試了半個月,半夜起夜次數確實少了。但要注意別空腹吃,不然胃像被扎了刺似的疼。
醫院里做過化驗說核桃仁含不飽和脂肪酸多,對腎臟有啥好處記不太清。但老輩人說的道理其實挺直白:鹽走腎經,核桃補腎,兩者一起吃就像給身體加了層棉襖。我姐懷孕時天天偷吃,說腰桿子比往常硬氣。
做這東西其實麻煩,要盯著火候。電餅鐺也能操作,只是鐵鍋炒出來香味格外足。上周試過用烤箱,150度三十分鐘勉強成型,就是沒灶臺炒的酥脆。老人說炒老一點更好,但掌握不好容易糊,焦味沖鼻子特別難聞。
現在超市賣的鹽焗堅果全是機器做的,口味淡得沒意思。我姐夫買了幾次回來,他爸嘗一口就搖頭。手工炒的咸度剛好,核桃仁帶著點微苦,嚼完滿嘴留香那種苦。以前覺得老人講究,現在自己做了才知道細節多。
前兩天同學聚會,有人抱怨冬天腿涼。我就教他們做鹽炒核桃,結果第二天就被拉進維權群投訴。原來她把鹽當糖放太多,差點齁死。后來群里討論出個比例:半斤核桃配三勺鹽,翻炒時候拿筷子不停戳核桃仁,這樣受熱均勻。
最近發現外賣平臺有現成的賣,包裝上印著“補腎核桃”,價格貴能賣。但打開嘗一口跟家里做的差老大截。可能人家用速效鹽或者添加劑,總之沒老灶臺那股煙火氣。現在逢人推薦我都教他們自己做,關鍵在火候,小火才能讓鹽粒慢慢傳熱。
上個月陪爺爺復查,醫生還特意問是不是改了作息。老人得意地指著他炒的核桃殼堆成小山。其實養生這事沒那么玄乎,關鍵堅持。我每天臨睡前吃一小把,連黑眼圈都淡了些。現在周末常約著幾個朋友聚在廚房,邊閑聊邊看核桃在鍋里蹦跳,倒也算個暖和的冬日活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