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4日,2025女排世界聯賽阿靈頓站,中國隊迎戰最后一個對手美國。結果,中國女排在大比分0-2落后的情況下,連扳三局上演大逆轉。在肯定球隊韌勁、拼勁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問題,3位副攻全部呈啞火狀態,這已經不是配合的問題了,趙勇需要轉變思路。下面與大家共同探討分析:
三位副攻進攻數據慘淡,傳球高度成致命短板。
之所以與美國隊的比賽打得如此艱難,甚至是前兩局被壓制,主要是我們的副攻沒能打出來。從賽后技術統計來看,王媛媛4分、萬梓玥1分、陳厚羽1分,算上失誤我們的副攻扣球都是負效率。只有王奧芊11扣5中0失誤被攔,2攔,勉強還能說得過去。那么為什么我們的副攻扣球效率會如此之差呢?這里邊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傳球弧度問題!王媛媛、萬梓玥、陳厚羽都是身高超過1米90的高大副攻,她們在扣球高度上有優勢的。
然而,我們可以在訓練和比賽畫面中看到,中國隊給副攻的扣球,弧線都是剛剛高出網口,這種低平弧線的球唯一的利好就是下手快,可以打出速度;不過,弊端也很明顯:第一,低平弧線幾乎沒有太大的線路選擇。你除了下手快、下手堅決以外,不像遠網短平那樣有較大的變線空間。第二,容易被對手掐住節奏脆攔。由于沒有扣球高度,沒有線路選擇,一旦被對手抓住起跳節奏,我們副攻的快球很容易被脆攔。
阿靈頓站,中國隊打德國、美國對方對于我們的副攻下手節奏判斷非常準確,王媛媛、陳厚羽在與德國隊的比賽中,都被攔到替補席。趙勇不得不換上萬梓玥、王奧芊來搭檔副攻,可是這兩人上場后,張籽萱給副攻的扣球弧線仍然偏低。王奧芊數據還不錯,是她跟張籽萱配合時間最長,勉強進攻還能下球。浪費扣球高度,一味求快打低平球,讓我們的3位副攻全部啞火了。
趙勇是副攻出身,中國女排要想打出整體排球,必須解決傳球弧線問題。
從分站賽的表現來看,新女排確實有非常大的潛力,趙勇的臨場換人和應變也不錯。可是我們的副攻越打效率越低,恰恰副攻組是由趙勇來帶的,當年趙勇也是打副攻出身。此前,郎平執教中國女排戰術策略是:高快結合!我們的網口的高度優勢沒有浪費,而同時我們打出了比日本隊還要快的拉開速度。
可是從巴黎周期蔡斌,再到新周期趙勇,球隊主導思想是在提速,提速的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壓低傳球弧線!高舉高打的話,我們的主攻、接應強攻實力不足,只有用速度來掩護來下手得分,這才是最好的辦法。可是過于壓低傳球弧線,身高1米95的王媛媛、1米96的萬梓玥都打不出她們的網口高度。除了日本隊不能脆攔我們的副攻,德國、美國、多米尼加都能直接封死我們的副攻扣球。
傳球高度與速度確實是一對矛盾體,傳球又高又慢,無法打出速度;傳球弧度低平,速度提上去了,可是也容易被攔,趙勇在弧度與速度的結合上,恐怕還得向郎平學習。既不要浪費我們球員的高度,還要打出副攻的速度,這是接下來中國女排副攻能夠發揮威力的關鍵所在。實際上,現在中國女排的副攻扣球,幾乎跟日本隊一樣,傳球剛剛高出網口,日本隊沒有身高優勢,我們的副攻適合打這樣低平弧線的球嗎?
大家如何看待中國女排副攻,對陣美國隊時扣球效率問題?除了與二傳的配合仍需要增加默契,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呢?你贊同以上分析嗎?歡迎各位留言、探討,感謝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