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主簿君
體制內的朋友們,最近是不是也動了副業的心思?
別急著否認,我知道你們的小心思。工資漲幅跑不贏物價,房貸車貸壓在肩上,孩子補習班一年幾萬塊,誰不想找點副業,掙點外快?
但是,你真以為副業是想做就能做的嗎?
就比如,跑滴滴、送外賣。
我就聽網友說過這樣一件事,他們單位一個年輕同事,才成家,經濟壓力大,晚上偷偷跑滴滴,結果被自己的處長認出來了。第二天,整個單位都知道了。
當然,大家基本都體諒,畢竟體制內工資就那么多,每個人的負擔不一樣。
但是,一旦被人知道以后,其實是有壓力的。一旦你工作狀態不好,領導就會敲打你:晚上開滴滴別開太晚,影響第二天工作!
你怎么辦?
送外賣就更別提了。風里來雨里去,一單幾塊錢,碰到差評還要倒貼。萬一送餐時摔了、傷了,醫藥費都不夠。
最關鍵的是,這些活兒誰都能干。市場早就飽和了,你一個坐辦公室的,拼得過專業司機和外賣小哥?
那做剪輯、設計呢?
門檻是有點高。
PS、PR、AE。。。光學會這些軟件就得幾個月。好不容易學會了,接個單子改來改去,甲方爸爸一句“不太滿意”,幾天白干。
更別說現在AI都能做設計了,你辛辛苦苦學的技能,分分鐘被機器替代。
其他副業?
開網店、做微商、搞投資。。。
紀律紅線在哪兒?邊界模糊得很。前段時間隔壁局有個科長,做點小生意,結果被人舉報“違規經商”,處分通報全市。
你說冤不冤?
只有自媒體,才是體制內最合適的副業。
為什么?
因為你有腦力優勢啊!
寫材料、做報告、搞調研。。。這些不都是你的日常?把這些能力用在自媒體上,簡直是降維打擊。
但是——
抖音、小紅書這些平臺,太危險了。
大數據推送,通訊錄匹配,你剛發個視頻,同事朋友全看到了。“哎,這不是小張嗎?怎么在網上跳舞?”
社死現場,分分鐘上演。
寫小說?
別逗了。起點、晉江上的大神,哪個不是日更萬字?你白天上班,晚上碼字,一天能寫兩千字就不錯了。更別說還要構思劇情、塑造人物。。。
沒個三五年,根本出不了頭。
公眾號不一樣。
首先,隱私性強。
可以不用自己身份證,不用露臉,不會被通訊錄抓取。你就是個ID,誰也不知道背后是誰。單位領導就算看到你的文章,也認不出是你寫的。
其次,門檻友好。
不需要剪輯技術,不需要出鏡表演,就是碼字。體制內最不缺的就是文字功底,寫個千把字的文章,閉著眼睛都能寫。
最重要的是,收益可觀。
公眾號有推薦機制,文章質量高,就能進入推薦池。一篇爆文,閱讀量幾萬、幾十萬,廣告費、贊賞、付費閱讀。。。
一個月賺幾千幾萬,真不是吹牛。
我認識一個縣城的科員,專門寫職場文章。去年一篇《體制內35歲現象》,閱讀量破50萬,光流量主費就賺了1萬多。
現在他每個月穩定收入過萬,比工資還高。
關鍵是,完全合規。
寫文章屬于個人創作,不涉及經商,不占用工作時間,誰也挑不出毛病。
當然,別寫敏感內容,別透露內部信息,別發牢騷抱怨。老老實實寫點生活感悟、職場經驗、讀書心得,既安全又賺錢。
體制內的優勢就是穩定。
你有大把時間琢磨選題,有充足精力打磨文章。不像創業的,今天不開張明天就餓肚子。
慢慢積累,細水長流。等粉絲多了,收入自然就上來了。
別再猶豫了。
與其羨慕別人副業賺錢,不如自己動手試試。公眾號這條路,最適合體制內的你。
低調、安全、收益高。
還等什么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