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的飛書無限未來大會上,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先生,作為演講嘉賓分享了小鵬如何使用 AI,如何在飛書上構建自身能力。“AI 不是萬能的,但是我相信,AI 能讓一個企業更先進,讓一個更大、更強的企業在群體效率、群體復利上變得更強大”。
何小鵬先生強調,應理性擁抱 AI,有助力企業進階與社會進步。他提出科技、群體、復利是企業成功的三大核心因素,認為 AI 將在數字、物理、人體、企業四大世界發揮關鍵作用。何小鵬先生還講述了小鵬汽車通過飛書云文檔、智能會議紀要等,將 AI 融入企業管理與業務各環節中,大大提升組織效率。
以下是他的演講全文。
AI 會改變這個世界
大家好,我是小鵬。首先感謝飛書,感謝謝欣總讓我有機會在這里和大家分享小鵬與飛書的一些故事,以及我們在 AI 和群體效率方面的一些思考。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并不是來幫別人打廣告的,但我真的覺得飛書非常好,它幫助了我,也幫助了小鵬。所以我愿意來現身說法,講講小鵬如何使用 AI,如何在飛書上構建很多自身的能力。
首先說一下小鵬這家公司,我們可能和其他汽車公司有很大的差別。比如說大家都知道,一個公司的核心在于什么?在于基因;而基因來自哪里?來自它的核心管理層;核心管理層來自于什么?來自它的核心創始人;核心創始人為什么會創造這個基因?來自于它的核心愿景,以及在實踐中的推進過程。比如說我本人是計算機系畢業的,我是非常相信軟件、智能、AI 會改變世界的。
在過去的十年里,小鵬汽車整體的創業目標就是做智能電動汽車。可能大家今天不會強烈感受到“智能化”具體是什么樣的特點。過去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從 2014 年的千分之四滲透率, 到2024 年有 51% 滲透率,但智能化的滲透率還沒有達到新能源的滲透率這么高水平。換個角度說,在十一年前,基本上沒有人會認為智能化會發展到今天的 AI 化。
我們認為,下一個十年,小鵬要成為面向全球的 AI 汽車公司是大趨勢。我們堅信 AI 會改變這個世界。
科技、群體、復利是影響企業成功的核心因素
今天在座的有很多 CEO、CIO,我想講一講我對 AI 的一些看法。首先,我們得想一想:我們做一家企業,為什么這家企業和別的企業不一樣?為什么我們更可能成功?過去幾十年,中國有很多企業成功了,我認為那是因為有很多所謂的“不對稱紅利”:人口紅利、信息紅利、資源紅利……很多紅利。
但最近二十年,以及未來幾十年,中國企業要成功,面臨的是新變化。面向全球市場,客戶的痛點和難點都在發生改變。但更重要的是,我們為什么今天做企業更容易成功?我覺得有三個核心因素:第一,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二是群體;第三是復利。
什么叫群體?人是群體,錢是群體,機器是群體,AI 是群體。什么是復利?每天日拱一卒,進步一點點,最終就會越來越強大。我們炒股的人都知道時間的復利,包括馬太效應、網格效應、生態效應、品牌效應……這些最終解釋了為什么一家企業能更容易成功。
所以我們每一個企業家,每一位 CIO、高管,都要思考一件事:我們如何在科技、群體和復利中間做得更好?而這也正是 AI 在未來幾十年里將發揮巨大作用的根本原因。過去二三十年,雖然也有 AI,但那是軟件 AI,或者叫做是微模型 AI。而這幾年我們看到的,是大模型 AI 正在推動全行業發生質變,它將重構非常多的行業。
把“科技—群體—復利效應”做好,是小鵬汽車正在做的事情。我們選擇了一條很難但不同的路,聚焦于科技、AI 和出行的結合。在過去一百多年,人類發明了飛機、汽車等交通工具,大大拓展了生活半徑,提升了出行效率。但我認為,新能源出行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換個角度看,為什么汽車一定要自己開?下一個時代,汽車應該可以在城市里自動駕駛、無人駕駛;城市之間可以通過低空飛行出行,既安全又低成本;而在小區、家庭內部,也會有新的出行與服務工具,比如人形機器人。
在這個方向上,小鵬汽車在過去 11 年的創業中,一直圍繞“科技 + AI + 出行”去做探索和實踐。
我跟大家快速說一下,2025 年上半年,小鵬累計交付 19 萬臺,我們在上半年是超過了 2024 年全年的交付量。
我們公司有 10 個研發團隊,大約 30 多個中心。基本上每個部門都在使用 AI。
現在 AI 的應用,我認為有四個方向:第一個是大家熟悉的生成式語言大模型。這類模型是數字世界的大模型,像飛書、DeepSeek、千問、OpenAI 等,做了非常多的創新。
第二個非常重要的方向是物理世界的 AI 應用。我們過去幾十年做軟件、做互聯網、做移動互聯網,基本都在數字世界。但現實中的物理世界,比如汽車,為什么很難無人駕駛?因為現實場景的組合幾乎是無限的,你不可能靠人手去編寫規則,最多只能在極小區域內通過軟件規則搞定(類似 L4 小模型)。但如果你想真正理解物理世界,比如說,右前方有輛三輪車,可能會干擾你的車道,你就需要理解空間、時間、趨勢,然后進行判斷和補償。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物理世界的大模型”將會比“數字世界大模型”更早實現質的飛躍。
第三個方向是“人體世界”。我們雖然目前不做生物醫藥,但未來 10 到 20 年里,人體健康、醫藥治療會被 AI 巨大改變。
第四個方向是“企業世界”。AI 在企業里的應用,一定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公司小的時候(比如十個人),AI 帶來的放大效應可能不明顯。但當企業規模達到 50 人、500 人、3000 人、1 萬人甚至 10 萬人,AI 帶來的群體效率和復利效果會非常顯著。
所以我認為,企業要做大,AI 應該先在管理、協作等企業體系中應用,甚至比業務場景中的應用還要更早。為什么?因為如果你自己都不懂 AI,你的高管、你的員工都不懂,你怎么能把它應用到前線的業務中去?
AI 在物理世界有巨大潛力
小鵬汽車在物理世界上有我們自研的芯片——圖靈AI芯片,我們在這個月剛剛發布了 G7,將自己的自研芯片放了進去,達到了全球最高的汽車算力,我們認為是 L3 級的算力。每一個 TOPS 是每秒一萬億次,在過去的時間里面,中國最好的車大概是在 500 TOPS。最近有 700 TOPS 的算力,絕大部分大家市場上看到的車都是小于 100 TOPS 的算力。
但是我們做到 2250 TOPS有效 算力,為什么要用這么大的算力?就是因為 AI 的潛力在物理世界有巨大的機會。
比如說,我們在做一個叫做視覺-語言-行為(VLA)的大模型,這個模型里面它會用大量的數據去訓練這個車怎么開。大家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會看到小鵬在 L3 級的軟件基本上超過現在行業里面所有自動駕駛的 10 到 20 倍。
我們都知道做人形機器人根本做不到,以前的機器人是有人的形,但是一點都不智能。因為它是用遙控器做情緒價值的。真正的機器人一定是 AI 能力遠大過機器本體的能力,所以它怎么做好是一個物理世界的難度。小鵬汽車今年用接近 2 萬張卡去訓練,大概一年的 AI 投入在接近 50 個億的費用。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物理世界的 AI 將來會有巨大的向上空間,因為你需要更多的卡、更多的數據,才有可能創造更多絲滑的能力。
第二個是我們在做語言大模型上車,比如說我們在上海能夠同時用普通話 + 英語 + 上海話混合控車,然后告訴它他我想去公司,在中間的路上跟它他說,這一段路太堵了,你幫我走小路。它可以聽懂,不用聯網,、自動地改道并且自動地開道。
妙用飛書,智能提效
今天我最想講的是,小鵬如何在企業里面運用 AI。關于企業內部怎么用 AI,后面我還有一個章節著重來講。我們在哪些方面用 AI?實際上,我們在接近 200 個方面使用 AI。但我們很多能力是構建在飛書上的,所以飛書要給我們多一點 discount 才行。
我最開始用飛書的時候,小鵬汽車大概才 3000 人,不到 2000 多人。今年小鵬汽車已經到了 3 萬人,所有能最終活下去的汽車公司,最后一定是十萬人以上的公司。公司越大,就越會經歷從單體效率、單體效能,到小團隊效率、小團隊效能,再到大團隊效率、大團隊效能的轉變。
我最開始用飛書是看什么?一個是溝通,第二個是日歷,第三個是 OKR。這三個重不重要?很重要。但換個角度看,在越大的團隊情況下,這三個的價值會進一步放大,同時也會引出新的價值。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個我認為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云文檔。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很多都用飛書,用云文檔用得非常多的公司舉一下手。并不多,特別是前排基本沒有舉手,看來后排是代表先進生產力,跟我在讀大學的時候一樣。
說實話,在公司里面存在兩種極端,一種是完全不開會,越小的公司越可以這樣,越大的公司如果不開會就很難推進。但如果管理做得不好,就會開越來越多冗長的會議。會議前沒人準備,會議中沒人紀要,會議后很多真正該實施的內容沒人實施,這其實是絕大多數公司的常態。
記得三年前,我開始推動在公司內部盡量讓大家寫,不要寫 Word,不要做 PPT,全用云文檔來解決。因為我們越是做到高層,就越要意識到:絕大多數人的工作其實就是在準備文檔、開會、寫會議紀要、準備下一個文檔、準備下一個會議。
而用了云文檔之后,你就會發現這是一種全新的方式,它能把整個會議的邏輯全部組織起來。你也能很清楚地看到誰在努力工作,誰在努力決策,誰在高效決策,誰在參與群體討論。你去看云文檔,看看里面的批注、批注的討論,討論的問題有沒有被解決,有沒有變成項目任務,最后有沒有落到 OKR,或者進入飛書的項目系統里。
我們花了三年時間去推動這件事,前兩年大家都說“yes,我會用云文檔”,但其實都沒有真的用。后來我就強制全公司 review,有多少人生成了云文檔?有多少人閱讀了?有多少人批注了?最終我們在 2024 年看到的效果是,我們的線下會議減少了 30%,大量郵件、聊天和會議轉向通過云文檔進行協作辦公。這種協作辦公的方式也帶來了一個巨大的價值,就是積累了很多數據。
第二個,我想講的是我們在飛書里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用 AI 來生成會議紀要。這個會議紀要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是簡要紀要,因為很多時候一個會議紀要很長,但你其實只想看 100 字的概要,用 AI 自動生成一個 summary,非常強大。還有一種是精辟紀要,以及完整的全文紀要。有些會議中間可能發生過激烈爭論,這時候你就需要看看全文的細節。
在這樣的機制下,我們所有的會議基本都不需要專人去寫紀要了,只要把 summary 和精辟紀要體驗出來,直接對接到你的整個項目體系,非常舒服、快速。而且會議紀要結合云文檔使用,可以讓一個公司里的多語言員工之間實現非常快速的溝通協作。我們公司里面有 3 萬人,在海外大概有 1000 到 2000 的員工規模,他們來自于 40 多個國家。說實話好多語言你是根本聽不懂,你怎么去跟他溝通辦公所以非常重要。
今年我們做了很多事情,用小鵬的機器人 IRON 把整個飛書項目系統應用在敏捷管理中。同時我們把飛書的文檔內容讀進來,將內部的 40 多個服務臺全部集成,而且正在做更多的集成,用于各種各樣的業務場景。
整個員工體系中,不管是新入職的,還是做業務的,還是要做報銷的,現在都可以通過一個一站式的入口來完成。這個系統我們在今年推出,上半年的滲透率已經達到了 70%。這和我三年前推云文檔不一樣,我當時是逼著高管帶頭做的。我當時說,開會時(除了對外會議)不允許做 PPT,也不允許寫那種具體的、精美的文檔,要把所有效率提升起來。但那一次我推了兩年才推成功,而這次,當一個企業真正認同群體效率、群體復利之后,它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同時,在小鵬的所有門店里,我們也把 AI、云文檔和知識庫的內容訓練后,推給了銷售和整體的服務人員。我們的工單比例看起來降低到了 8%,但實際上是提升了接近一倍的效能。因為原本只有 15%,現在工單減少但處理量增加,說明整體效率是提升的。我們的實時決策準確率也提升到了 93%。比如說在內部,一個銷售人員被客戶問到問題時,系統會自動反饋出答案,并能主動提醒他該怎么回應。
所以整個 AI 已經融入到了小鵬的各個環節。比如我們的編程現在有 25% 來自于 AI,代碼有 100% 會被 AI 參與 review。我們正在做的是一個,從汽車測試、質檢到 PDI 的全流程系統,全部結合 AI 和硬件來推進。所以換個角度看,我認為 AI 不管對于軟件行業還是硬件行業,不管是中國企業還是全球企業,其實更適合一個中型或大型企業,尤其是更大的企業,。AI 一定要盡早進入企業的各個環節。
借飛書的一句廣告語,先進團隊先用飛書,我非常認同。但是追求先進的客戶也應該選擇小鵬,為什么呢?我相信當你用到小鵬汽車,你會看到有更多科技、更多群體的效率,單體的效率在我們的汽車上做到。并且要想把一個車做到有不一樣的科技之后,你會發現,原來物理世界還可以這樣玩,原來對話還可以這樣做。實際上對自己、對小鵬都是一個科技的再次推動。
最后我想說的一點是:大家千萬不要迷信 AI。AI 不是萬能的,AI 也不可能在 5 年、10 年內把你所在的行業徹底顛覆,我基本上都不信這些。就像 300 年前、200 年前,蒸汽機工業革命剛開始時的狀態一樣。最終我相信,AI 能讓一個企業更先進,讓一個更大、更強的企業在群體效率、群體復利上變得更強大。
而在這之后,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騰出時間去做更多自己喜歡、有創造力的事情,讓生活更快樂、更美好。所以我特別想強調這一點:我相信,如果我們不擁抱 AI,在接下來的 10 年、20 年里,很多行業都會被別人顛覆和改變。但如果我們愿意擁抱 AI,愿意更多使用飛書、更多考慮小鵬,我們一定會看到更多的科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