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驕陽似火,卻擋不住廣西鹿寨縣煙草專賣局(以下簡稱鹿寨煙草)普法人員的腳步。他們帶著精心準備的宣傳資料,穿梭在村寨之間,將法治的“清涼”送到鄉親們身邊。近年來,鹿寨煙草立足行業職能,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全局,用一系列接地氣的普法舉措,為法治鄉村建設注入“煙草動能”。
普法人員到鄉村入店普法。覃仕隆攝
板凳課堂里的暖心對話
“老伯,您看這個案例,就是說有人冒充客服打電話說您買的東西有問題,要給您退款,這時候可千萬別信啊!”在寨沙鎮九敢村的大榕樹下,煙草普法人員譚浩正拿著宣傳冊給圍坐的老人們講解電信詐騙防范知識。?
70多歲的李大爺半瞇著眼睛仔細看著宣傳冊說道:“我上個月就接到過這種電話,說我孫子在學校受傷了要打錢,嚇得當時我差點就轉了。”?
“您沒轉就對了!”譚浩趕緊接過話頭:“遇到這種情況,先給家里人打個電話核實,千萬不能急著轉錢。”?
旁邊的韋叔叔笑著說道:“還是要靠你們來講我們才搞得懂,以前那些法律條文,看半天也看不明白。這種方式好啊,坐在樹下吹著風就把法給學了。”?
這樣的“板凳課堂”,如今已成為鹿寨縣鄉村里一道常見的風景線。針對老年群眾的認知特點,鹿寨煙草積極開展普法下鄉村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身邊案例,講解與老年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讓法治的陽光溫暖“夕陽紅”。?
雙語普法中的民族情
“鄉親們,今天借著‘五·廿八’廟會,我們過來給大家普普法,講講民法典里關于分家析產的規定。”在中渡鎮大兆村的壯族歌圩上,煙草普法人員覃忠良用流利的壯語向鄉親們說道。?
人群中,壯族大叔韋金明舉起手:“小覃啊,我家有兩塊地,想分給兩個兒子,需要辦什么手續嗎?”?
“韋大叔,按照民法典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流轉,但要備案……”覃忠良一邊用壯語解釋,一邊拿出準備好的流程圖,“您看這個步驟,先寫申請,再由村里公示,最后到鎮里登記,這樣既合法又不會產生糾紛。”
韋金明聽完笑著說:“用壯話講法就是好懂!以前聽普通話的講座,好多地方都不明白,現在你這么一說,我心里就清楚了。”?
鹿寨煙草組建的“雙語”普法團隊,精通壯語、客家話等方言,他們利用少數民族節慶活動的契機,將法律知識融入民族文化活動中。截至目前,已開展“雙語”普法活動10余場,覆蓋少數民族群眾1000余人次。?
零售店里的經營指南?
“陳老板,最近生意怎么樣?上次跟您說的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變更的事,清楚了嗎?”在四排鎮的一家雜貨店,煙草市管員何作權正在走訪卷煙零售戶。?
店主陳大姐笑著說:“清楚了,多虧你上次提醒我,最近我兒子準備接手經營商店,我們明天就去辦理變更手續。以前總覺得只要有證就行,沒想到還有這么多講究。”?
“你看這個案例,就是因為許可證沒有及時變更,被處罰了……”何作權拿出近期的案例匯編說道。
“以后有啥不明白的,還得麻煩你多指導。現在我也知道了,合法經營才能做得長久。”陳大姐接過案例匯編邊看邊說。
鹿寨煙草將普法宣傳融入日常走訪工作,針對農村零售戶的法律困惑,采取“案例剖析+法規解讀”的方式開展普法。今年以來,已收集解決零售戶法律問題100余個,組織零售戶培訓會76場次,有效提升農村零售戶的規范經營意識。
從村屯到集市、到店鋪,鹿寨煙草的普法人員用腳步丈量著鄉村的每一寸土地,他們用鄉音傳遞法音,用真情溫暖民心,讓法治精神在潛移默化中融入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為鄉村振興筑起堅實的法治屏障。(覃仕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