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菲在南海的關系堪稱“年度大戲”,劇情反轉比電視劇還精彩。
前陣子還劍拔弩張,菲律賓抱著美國的“大腿”硬闖仁愛礁;轉眼間,不僅宣布要撤走美國部署的中導系統,還轉頭向中國索要6000萬比索賠償。
而中國的回應,干脆利落不拖泥帶水,直接戳破了這場“小國博弈戲碼”的本質。
中菲談判桌前的態度軟化
7月2日,馬尼拉的會議室里氣氛微妙——中菲南海問題雙邊磋商機制第九次會議正在進行。
咱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陳曉東態度明確,意思是仁愛礁和南沙群島是中國固有領土,別再搞小動作了!菲律賓外交部副部長拉扎羅則放低了姿態,表示愿意和平溝通解決。
這場會議成了局勢降溫的“開關”。僅僅兩天后,7月4日,菲律賓軍方突然宣布:計劃9月前撤走部署在呂宋島的美國"堤豐"導彈系統。
這消息一出,不少人都愣住了——畢竟這導彈剛部署3個月,怎么說撤就撤?
美國“堤豐”導彈的來去匆匆
這“堤豐”中導系統可不是普通武器,射程超2000公里,能覆蓋整個南海,甚至威脅中國東南沿海。2024年4月美國借著聯合軍演把它塞進菲律賓時,明擺著是想把菲律賓當“槍口”,用導彈給中國施壓。
當時中國外交部就怒了,因為很明顯這是在地區埋‘定時炸彈’,破壞和平穩定。
可菲律賓為啥突然要扔了這“炸彈”?菲軍方發言人路易?德馬-阿拉上校的解釋耐人尋味,意思是,他們會用,但從來沒用過。
說白了,這導彈看著唬人,真用起來就是“引火燒身”。南海離中國近,中國海警船說到就到;美國遠在天邊,真出事了“支持”全靠嘴。
分析人士指出,菲律賓民眾普遍質疑在大國博弈中被充當戰略棋子。馬科斯政府權衡再三,只能把這燙手山芋還回去——既給中國遞了臺階,又平息了國內不滿,一舉兩得。
對美國來說,這可是“計劃翻車現場”。原本想靠“堤豐”加固“第一島鏈”圍堵中國,結果菲律賓直接拆了“磚”,讓美國的亞太布局缺了關鍵一環。
剛撤導彈就索要6000萬賠償
這邊剛宣布撤導彈,那邊菲律賓就換了副面孔。6月17日仁愛礁沖突中,菲律賓補給船非法闖礁被中國海警依法攔截,船撞壞了、人受了傷。結果菲軍總參謀長羅密歐?布勞納跳出來喊話說要讓中方賠付6000萬菲律賓比索的損失費用,同時歸還他們的槍支。
數據來源:網易新聞 2025-06-25 【菲律賓向華索要6000萬:中美導彈一撤出就勒索!中方回應讓人意外】
這要求簡直離譜。中國外交部嚴正指出,菲方非法闖入中國島礁的行為屬于蓄意挑釁,中方海警采取的執法行動完全合法正當。外交部強調,事件責任完全在菲方,中方絕不會接受任何形式的賠償要求。
數據來源:百科 【3·23菲律賓船只非法侵闖仁愛礁事件 - 百科】
就像小偷翻院墻摔斷腿,反倒要主人賠醫藥費,哪有這道理?
菲律賓心里其實門兒清——這錢根本要不回來。
菲律賓政府現在的處境挺為難的。
對內得安撫國內的強硬派,表示還在堅持爭取權益;對外又得向美國證明自己還在跟中國較勁,希望能繼續獲得支持。這種兩邊都要顧忌的做法,確實反映出小國在大國之間周旋的不容易。
緩和之下的主權博弈未停
雖然中菲達成臨時協議后,仁愛礁幾次補給沒再沖突,但問題根本沒解決。菲律賓嘴上說“對話”,主權主張卻沒松口;中國則繼續正常巡航和軍演,用行動表態:“主權問題寸步不讓。”
菲律賓現在處境挺尷尬。撤導彈緩和了對華關系,卻可能得罪美國——畢竟美國指望它當“馬前卒”。國內也吵翻了:有人覺得“撤導彈保平安,明智!”有人罵“軟弱,對美國不忠!”
馬科斯政府就像走鋼絲,一邊怕惹惱中國,一邊怕失去美國“援助”,只能在中間來回晃。
結語
2024年這場南海風波,讓各方都看清了現實:美國的“安全支票”不靠譜,菲律賓當“代理人”沒好下場,中國捍衛主權的決心不動搖。
中國的態度一直很明確:主權問題沒得談,執法維權不含糊,但也愿意對華協商。畢竟鄰居搬不走,長期對抗對誰都沒好處。但和平不是求來的,得靠雙方誠意——菲律賓要是總想著“碰瓷要賠償”“抱大腿挑事”,南海局勢就永遠好不了。
未來南海的牌局還會繼續,但中國手里的“底牌”很清楚:主權在我,和平協商可以,想搞事?沒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