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朝鮮的炮彈和特朗普的大棒同時指向烏克蘭戰場,這場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似乎正在全面升級。
7月13日,拉夫羅夫訪俄,朝鮮官方高調宣布“無條件支持俄軍”,這被外界解讀為:數萬“志愿兵”和堆積如山的軍火(據韓國情報稱已達1200萬發炮彈)正源源不斷輸往俄羅斯前線。普京的意圖再明顯不過:這個夏天,他要畢其功于一役,在烏克蘭戰場發起一場決定性的總攻。
前線戰報的輸贏,其實越來越像個幌子,真正的大戲,早就挪到了幕后,最近,德國媒體捅出消息,說俄軍一份“夏季總攻”計劃已經擺上了普京的案頭,目標很嚇人,要沿著上千公里的戰線搞一次“大封鎖”,徹底把烏克蘭的抵抗意志打垮,西方媒體甚至用上了“史詩級”的形容詞。
這不是空喊口號,澤連斯基自己都承認,過去一周,俄軍的上千枚導彈和幾千架無人機,幾乎把烏克蘭后方炸成了篩子,地面上,從庫皮揚斯克到南頓涅茨克,俄軍擺開的架勢,就是要一口氣吃掉整個第聶伯羅州。
但普京真的指望這一波就“徹底勝利”嗎,我看未必,這更像是一場賭上國運的“極限施壓”,戰爭打到這個份上,拼的就是誰先眨眼。俄軍火力全開,從天到地,無差別地消耗烏軍的有生力量和西方的援助耐心。
說白了,他不是在爭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在提高談判的籌碼,逼著對手以一個更難看的姿態回到桌前,這場豪賭背后,還有一個關鍵的“外援”——朝鮮。
韓國情報說,朝鮮已經悄悄送去了1200萬發炮彈,而且都用集裝箱偽裝著,神不知鬼不覺,俄外長拉夫羅夫更是親自跑去平壤,換回一句“無條件支持”的承諾,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軍火買賣了,這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你們西方的封鎖網,有人敢撕開一個口子。
就在普京加碼、戰局升溫的時候,美國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看不懂的操作,參議員格雷厄姆跳出來,公開對中印放狠話,說你們靠買俄羅斯石油過好日子的時代“結束了”,揚言要對所有買家征收最高500%的懲罰性關稅,特朗普也跟著敲邊鼓,說要公布對俄“重大制裁”,劍鋒直指中印。
這就奇怪了,按理說,你不是應該集中精力對付俄羅斯嗎,怎么突然把槍口對準了兩個“勸架的”,這記回馬槍,說穿了,就是一場“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表演。
美國人心里清楚,在烏克蘭戰場上,想靠純軍事援助壓垮俄羅斯,幾乎不可能。俄軍越打越瘋,梅德韋杰夫甚至公開嘲笑特朗普“反復無常”,說美國的援助“徹底破壞了和平基礎”,這說明美國想掌控戰爭節奏的算盤,已經落空了。
既然正面戰場上討不到便宜,那就得在棋盤的另一端想辦法敲山震虎,威脅中印,與其說是為了懲罰,不如說是在警告,它是在告訴全世界,尤其是那些在全球化浪潮中崛起的新興力量:別以為你們可以繞開我制定的規則,也別想著另起爐灶。
這場沖突,你們誰也別想置身事外,要么站我這邊,要么就等著挨棍子,這是在利用俄烏沖突,強行重塑全球的能源格局和經濟秩序,最終目的,還是為了維系那個搖搖欲墜的美元霸權。
這500%的關稅大棒,聽起來唬人,但真要揮下來,美國自己也得先掂量掂量,先說中國,它敢嗎,中國稍微收緊一下稀土出口,美國那邊立馬就慌了,他們的軍工巨頭和汽車巨頭,很多生產線直接面臨斷供。
稀土這東西,就是現代工業的“維生素”,沒了它,你的F-35隱形戰機、精確制導導彈、新能源汽車,都得趴窩,所以你看,到了今年7月初,美國商務部不得不悄悄地恢復對華EDA軟件和部分航空設備的出口許可,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說白了,就是拿高科技產品來換中國的稀土供應。
嘴上喊得再兇,身體卻很誠實,你要真敢對中國下死手,稀土這張牌一掀,美軍可能連無人機都造不出來,美國這狠話,更像是一種姿態,打之前,他得先想想自己手里還有沒有能跟的牌。
再說印度,印度現在是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家之一,每天買走超過200萬桶,占了它石油總進口的四成。關鍵是,這油是打折的,差不多是市場價的七折,你讓印度放棄這么大的便宜,轉頭去買貴了一倍的美國油,莫迪首先就得頭疼怎么跟國內那十幾億人交代。
能源價格飆升,通貨膨脹失控,引發的社會動蕩,是他絕對不想看到的,印度經濟現在勢頭正猛,他可不想因為能源問題,給自己的政績添堵。
更重要的是,美國還得顧忌自己的“印太戰略”,印度是這個戰略里不可或缺的一環,是用來制衡中國的關鍵棋子,你現在為了烏克蘭,把印度逼急了,萬一他干脆倒向中俄陣營,那美國可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所以,格雷厄姆那番話,與其說是最后通牒,不如說是一次試探,試探印度的底線,也試探自己盟友的反應。
這場仗打到現在,早就不是一場簡單的領土爭奪戰了。棋盤上的每一個玩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特朗普想拉著普京“體面”地結束戰爭,結果被普京用一場總攻打了臉,只好惱羞成怒地破口大罵。
歐洲被架在火上烤,一邊要跟著美國制裁,一邊又被戰爭拖得民生凋敝、怨聲載道,他們既怕俄羅斯贏,更怕戰爭無休止地拖下去,把自己的家底都耗光。
而中國和印度呢,中國外長王毅最近說得很明白:“要客觀、理性、務實地看待中國。”翻譯過來就是,別逼我選邊站,該做的生意照做,但誰也別想碰我的底線,美國既想打壓你,又離不開你的市場和供應鏈,這就是現實。
印度更是把“左右逢源”玩到了極致,一邊吃著俄羅斯的廉價能源紅利,一邊從西方拿技術和投資,兩頭的好處他都想要,所以,與其說中印的“好日子到頭了”,不如說,所有人過去那種輕松躺贏的“好日子”,都到頭了。
舊的秩序正在瓦解,新的規則還在混戰中建立,這中間的拉扯、試探和博弈,才是真正驚心動魄的大戲,真正的強者,不再是那個能號令天下的霸主,而是那個能在驚濤駭浪中,為自己找到一條生路的掌舵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