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河南頻道
目前,農業生產已經進入了夏季管理階段。當前正值夏管關鍵時期,在河南郟縣,當地農業部門組織了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及時開展農作物“一噴多促”工作和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實現秋糧提產量、保質量的目標。
“這都算十葉一芯了,植株長開了,一般是只要達到八到十個葉就控旺了。”郟縣植物保護檢疫中心主任黃俊偉說道。
7月13日,在郟縣薛店鎮獅子口村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示范點的農田里,玉米出苗整齊、大豆植株點綴其間,兩種農作物高低相間,長勢喜人。農技人員帶領種植戶在種植田里為保秋糧穩產“把脈問診”,同時指導農戶進行無人機飛防。據當地農技人員介紹,當前進行“一噴多促”作業,通過噴灑藥劑能夠促進秋作物植株穩長以及防治病蟲害。
“現在用無人機飛防,在手機上一鍵操作,這一塊地噴灑多少藥,噴灑幾升水,都是在手機上操作的。”郟縣潤田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利峰說道。
除了及時開展“一噴多促”工作,郟縣相關農技人員還指導農戶推廣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動滴灌、微噴等節水灌溉方式落地,實現精準灌溉施肥,提升水肥利用效率。數據顯示,每畝節水量可達80立方米,節本增效明顯。
“以前像咱追肥的時候,都用人工追肥,現在咱運用這水肥一體化,用施肥神器,在地頭上不用人工,又省時省工,追肥的效果還好,澆水的時候,把化肥也稀釋進去,一起追上了。”郟縣潤田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利峰說。
“我這合作社里總共有1100畝高標準農田種植,其中200畝采用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間作種植,咱選用的種子也是經過專家篩選的優質品種,從開始種植到結束都經常有專家和技術人員來我這里進行技術指導,目前秋糧整體長勢良好,今年糧食穩產增產大有希望。”郟縣潤田小麥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王利峰說。
當前,郟縣已建成高標準農田近53萬畝,并在此基礎上提升了農田附加值,賦能農業增產增收。2025年,郟縣當地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面積近1萬畝,實現土地利用最大化,優化了農業產業結構,提高了土地綜合效益。
近年來,當地積極響應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號召,科學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出臺優惠政策,加大獎補力度,探索推廣間作套種的新模式,促進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當地除了做細做實補貼政策、技術培訓、品種篩選等工作,還派遣農技人員經常深入田間地頭下沉一線,針對帶狀復合種植模式進行現場指導。
“郟縣為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在植保無人機應用、機械化灌溉以及水肥一體化生產等農機農技融合發展方面持續發力,綜合提高糧食產能。目前正值高溫高濕天氣,是秋作物病蟲害高發期,我們正組織農民開展無人機噴防及水肥一體化補水追肥,確保秋作物良好長勢,為秋糧豐產打好基礎。”郟縣植物保護檢疫中心主任黃俊偉說。(來源:郟縣縣委宣傳部 作者:魯振宇 李嘉樂 李軍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