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融媒鄉村行?夾河鎮】玉米密植+智能灌溉實現節水增糧雙突破
小暑時節,驕陽綠正濃,在民勤縣夾河鎮中坪村八社的300畝玉米示范田里,綠浪翻滾的密植玉米挺拔茁壯,田間不見種植戶手動灌溉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土壤墑情監測儀自動采集數據,水肥一體機通過滴灌帶精準輸送養分。
玉米單產提升及智能化節水灌溉示范點 董莉梅 攝
“今年,我們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在中坪村八社打造300畝玉米單產提升及智能化節水灌溉示范點,配備智能化水肥一體機、土壤墑情監測儀、病蟲測報儀、氣象檢測儀等先進設備,實現了水肥灌溉自動化控制,極大節約了勞動力。”夾河鎮中坪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潘芳介紹說。
在品種選擇上,示范點引進了株型緊湊、穗位適中、抗逆性強、耐密性好、增產潛力大、熟期適宜且適合機械收獲的登海618等中晚熟密植品種。通過技術改進,種植密度從原畝均4500~5500株提升至現畝均6000~7000株,預計畝產可提升200斤左右。
玉米單產提升及智能化節水灌溉示范點 董莉梅 攝
智能化節水灌溉是該示范點的一大亮點。這不僅大大節約了勞動力,還提高了水資源和肥料的利用效率,真正做到了節本增效,推動了糧食產量和質量的協同提升。
“采用機械化種植技術,膜下滴灌節水技術,智能化水肥管控技術,病蟲害無人機飛防技術,實現節水40%、肥料利用率提升40%、省工50%,預計畝均增產200公斤以上,增收超過400元。”夾河鎮中坪村村委會副主任馬玉民說。
玉米單產提升及智能化節水灌溉示范點 董莉梅 攝
下一步,夾河鎮將協同農技中心深入挖掘玉米單產提升核心增產技術潛力,按照高產、穩產、節本、節水的目標要求,加大推廣普及力度,為發展現代節水農業和保障糧食安全開辟新途徑,注入新活力。(記者:盧武林 許潔 董莉梅)
編輯:李玉紅 審校:李筱 責任編輯:閆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