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商務部甩出一張全球矚目的“罰單”!
對歐盟27國、英國、韓國、印尼等30個國家的不銹鋼產品加征反傾銷稅,稅率從20.2%到103.1%不等。
這張稅單不是臨時起意,而是五年長效打擊,意味著相關企業五年內在中國市場基本出局。
一場看似“意外”的反擊
6月30日,中國商務部宣布,將從7月1日起,對歐盟、英國、韓國、印尼等國的不銹鋼鋼坯和熱軋板/卷繼續實施為期五年的反傾銷稅。
這條公告一出,簡直就像是“通電全球”,掀起了各國的熱議。
中方的反擊雖然有些出其不意,但仔細想想又不難理解,這是長久以來的一次強硬反擊。
所宣布的稅率分布是,歐盟和英國的鋼鐵企業,一視同仁地被加收43%的關稅;
韓國的大型企業POSCO可以享受23.1%的優惠稅率,但其他鋼鐵企業則要承擔高達103.1%的天價罰單;至于印尼則是相對“溫和”的20.2%。
而中方之所以對這些國家進行不同的反傾銷稅,其實也是有自己的考量。
西方國家的惡性傾銷與中方的忍耐
追溯到2019年,中方第一次對歐盟、韓國、印尼等國家的不銹鋼產品進行了反傾銷調查。
當時西方國家的鋼鐵企業在中國市場上肆意傾銷,低價賣貨,甚至把價格壓得遠低于自己國內的成本。
以德國的蒂森克虜伯公司為例,熱軋不銹鋼板在中國的售價竟比國內便宜35%。
這不僅讓中國鋼鐵企業的利潤遭受重創,還導致了行業內的惡性價格戰。
曾經中國的鋼鐵企業為了維持市場份額,只能不停降價。
但這種做法,不僅無法為企業帶來穩定的利潤,反而壓縮了企業的研發投入,造成了技術更新的滯后。
而且隨著價格戰的不斷升級,中國鋼鐵行業也開始陷入“低價—低質—無創新”的惡性循環。
這一切使得中國的鋼鐵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逐漸失去了競爭力,也嚴重影響了國內經濟的穩定。
不過中方并未馬上采取反擊措施,而是選擇了沉默,以“忍耐”為主,等待時機。
畢竟中國的鋼鐵產業對國內經濟和就業的支撐作用不可小覷,任何一次政策調整,都需要經過深思熟慮。
直到2019年,情況開始發生改變。
中國多家鋼鐵企業的損失變得越來越嚴重,太鋼不銹每噸產品的利潤一度縮水500元,而技術創新也陷入停滯。
這時我們決定出手,開始針對西方國家的惡性傾銷行為發起反制。
中方的“反擊之箭”射向誰?
從今年開始,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西方國家的態度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在經濟談判中與美國站隊,這些國家表面上高呼自由貿易,實則背地里通過傾銷和惡性競爭來破壞中國的市場。
以歐盟為例,2019年,歐盟對中國的馬口鐵產品加征62%的關稅。
此舉不僅加劇了中歐之間的緊張關系,還讓歐盟鋼鐵企業進一步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傾銷力度。
隨著歐盟在全球經濟中的日益強勢,它與美國的關系也越來越密切,甚至在G7峰會上曾多次宣揚“中國威脅論”。
在這種背景下,中方意識到,如果繼續沉默,可能會在未來的貿易博弈中失去更多的話語權。
再看英國,去年11月,英國政府出臺政策,對中國鋼纜加征60.4%的關稅。
英國與美國簽署了一份不平等的貿易協議,逼迫英國企業切斷與中國的供應鏈合作。
韓國更是公開配合美國限制中國半導體出口,明確在全球競標中排擠中國企業。
而印尼作為近年來崛起的經濟體,也曾向美方遞出“合作信號”,企圖通過稀土資源打破中國的資源優勢。
這一切終于讓中方意識到,必須采取反擊,保護自己的經濟利益和產業安全。
中國的稀土“底牌”
說到這里,必須提到一個重要因素:稀土。
作為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中國掌握著全球稀土市場的重要話語權。
過去,西方國家,尤其是歐盟,一直把稀土問題當做與中國博弈的籌碼。
甚至有國家曾多次試圖在全球范圍內炒作“中國稀土威脅”,借此阻礙中國的發展。
歐盟曾多次在貿易談判中提到稀土問題,并要求中國放寬出口限制。
尤其是在加征鋼鐵關稅后,歐盟駐華大使托萊多曾多次呼吁,希望中方能就稀土問題與歐盟展開更多對話與合作。
不過中國并未因此妥協,而是堅決表示,稀土資源關乎國家安全,不容任何國家威脅中國的資源控制權。
隨著中國商務部宣布加征反傾銷稅,歐盟的“求饒信號”徹底破滅,托萊多的稀土請求也變得毫無意義。
中國不僅沒有答應任何妥協,反而加大了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制裁力度。
全球市場的震蕩與中國的警告
隨著反傾銷稅的實施,全球鋼鐵市場的震蕩波及各國。
意大利的阿塞洛米塔爾鋼鐵公司宣布,每年因中國加稅將損失約15億歐元。
寶馬的供應鏈總監在得知這一消息后,不得不重新評估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韓國的半導體產業也深感壓力,三大企業宣布將生產線轉移至越南等地,以避免高額的關稅。
印尼的礦業股更是遭遇了集體跌停,之前依靠“資源換美國門票”的夢想徹底破碎。曾經盼望通過與美國聯合投資稀土和鎳礦項目,打破中國在稀土領域的優勢地位的計劃,徹底破產。
這一次的反制,標志著中國的經濟底線已經明確:不容許任何國家在全球貿易中破壞規則,踐踏公平與正義。
中國以實際行動證明,任何試圖通過出賣中國利益換取短期利益的國家,都將為此付出代價。
全球經濟中的“新規則”
全球經濟秩序必須基于公平與正義,不能任由強國操控規則。
每一個國家,無論大小,都應尊重國際貿易的基本原則。
中方的這場反制,不僅僅是一張加稅單,更是宣告,在新的全球經濟秩序下,不容許任何國家踐踏弱者的利益。
對于那些曾經認為可以通過犧牲他國利益換取短期交易利益的國家,中國的行動是一記警鐘。
全球經濟的未來,將取決于各國是否真正尊重規則,尊重每個國家的核心利益。
只有如此才能在未來的全球經濟大潮中穩立潮頭,共享發展機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