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鄉村振興戰略號召,積極響應團省委“百千萬校地通”行動部署,漳溪鄉團委主動作為,依托“百千萬校地通”平臺發布墻繪美化、產業研學開發、動畫視頻宣傳等社會實踐需求清單。經雙向對接洽談,成功與韶關學院“畬香友伴”—粵北畬族文化鄉村振興實踐隊達成結對合作,于2025年7月2日至7月9日在漳溪鄉日光村開展系列社會實踐項目,以青春力量賦能鄉村振興。
一、深耕文化沃土,墻繪煥活畬族風情
實踐隊墻繪小組,充分發揮專業特長,以鄉村振興、畬族文化為主題,深挖畬族文化底蘊,以象征吉祥豐收的“雙鳳朝陽”圖騰為核心,在50米長墻面上精心創作主題墻繪。銜稻穗的鳳凰代表傳統農業根基,叼玫瑰的鳳凰象征特色產業活力,二者共迎朝陽,生動詮釋“守牢傳統、產業繁榮、和諧發展”的鄉村振興愿景,使文化墻成為展示日光村風貌的“第一張名片”。
二、創新非遺表達,手作傳遞民族韻味
實踐隊挖掘當地自然資源,將傳統工藝與日光村特色花卉、植物相結合,開發出獨具地域特色的壓花及玫瑰精油手工皂等手工項目。隊員采集玫瑰、野花、葉片等植物材料,通過整理、壓制、裝裱等步驟,制作出團扇壓花作品。作品融合了畬族刺繡、鳳凰圖騰等經典元素與本地植物壓花工藝,既保留傳統精髓,又兼具現代審美與實用性,讓千年民族圖騰以日常美學形式融入現代生活,為非遺技藝賦予新生命力。
三、深耕產業賦能,研學課程激活發展動能
實踐隊深入玫瑰、多年生水稻種植基地,結合當地產業特色,利用專業知識設計出《我是小農夫:認識水稻朋友!》《小小植物學家:解碼玫瑰的奧秘》等 4 套特色研學課程。通過童言童語講解、圖片展示、親手制作玫瑰精油手工皂等趣味形式,為日光村打造了集科普教育、農事體驗、休閑觀光于一體的研學路線,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拓寬村民增收渠道,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四、規劃園林景觀,設計打卡點提升旅游魅力
實踐隊依據日光村自然景觀和人文特色,精心規劃園林設計打卡點。通過實地勘察、測量,結合村民需求和鄉村旅游發展定位,實踐團隊通過專業知識融入當地特色,計劃設計百畝玫瑰園、多年生水稻等地打造出兼具觀賞性和展現當地特色的打卡點。這些打卡點的規劃建設,將有效提升日光村的旅游吸引力,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堅實基礎。
此次“百千萬校地通”結對實踐活動,是漳溪鄉團委探索校地協同育人、推動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下一步,鄉團委將持續深化與高校合作機制,拓展“需求發布-精準對接-長效服務”合作模式,引導更多青年人才投身基層,為漳溪鄉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
來源:共青團漳溪畬族鄉委員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