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莘大地的版圖上,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新池鎮北順村宛如一顆明珠,綻放著獨特的光彩,這份光彩的背后,凝聚著北順村黨支部勠力同心的奮斗足跡,用實干與熱血,譜寫出鄉村振興的壯美華章,也讓全國文明村、先進基層黨組織、星級黨支部等榮譽實至名歸。
北順村黨群服務中心(本文圖片由合陽縣新池鎮人民政府)
近年來,北順村黨支部堅持以黨建引領作為“第一抓手”和“紅色引擎”,積極推進“黨建+”引領發展、治理、服務綜合模式,有效實現了支部強、產業優、治理好、群眾富、鄉村美的新農村發展圖景。
固本強基,筑牢戰斗堡壘。“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北順村始終將建強支部作為頭等大事,高標準打造黨群服務中心,成立首家“鄉村組織振興工作站”;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制度,推動黨內政治生活規范化;切實抓實黨員學習教育,利用主題黨日、微信群等方式引導黨員群眾開展學習;結合“支委包片 黨員聯戶”、黨員積分制管理,為無職黨員設崗定責,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產業發展,實現強村富民。按照“村集體+合作社+脫貧戶”的經營模式,建成順達、順志奶牛場,通過土地流轉、發展產業、園區務工、入股分紅等形式,帶動脫貧戶53戶實現增收。同時,積極探索“黨支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產業發展模式,建成社區服裝廠,創造就業崗位200余個,服裝廠每年向村集體經濟注入資金30萬元,年戶均分紅1800元,輻射帶動周圍5個村200人增收,人均年增收3萬元。
北順村服裝加工廠
完善設施,保障安居樂業。建立環境衛生整治“三五”機制,納入村規民約,常態化開展“美麗庭院”創建評選;投資887萬元,鋪設污水管網7000米,建設污水末端處理設備;投資200余萬元,鋪筑油路1.2公里,安裝太陽能路燈50余盞,栽植苗木5萬余株;推進“小菜園”行動,創設“菜園”“花園”12處,著力繪就開窗見綠、推門聞香、移步換景、四季常青的美麗鄉村宜居圖。
文化引領,促進鄉風文明。健全并發揮村規民約、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的積極作用,持續開展“家風家訓進萬家”活動,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開展“好婆婆、好媳婦”“文明家庭”“十星級文明戶”等評比活動,營造家家爭榮譽、人人講文明的良好風尚。依托“愛心超市”推行“10+X”積分制,通過存積分亮積分、兌積分,調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去年以來,累計發放3000余元積分卡,惠及群眾300余戶,用典型“積”出鄉村新風尚、文明鄉風正能量,展示全國文明村風采。健全村莊建設監督委員會,依法依規做好日常管理,宣傳宅基地管理政策法規,推廣關中民居設計圖集,提高村莊建設現代化水平。
網格管理,助推鄉村善治。堅持“網格+服務”模式,建立“群眾點單、網格派單、支部接單、群眾評單”的工作機制,網格員在便民助民、環境整治、雨季防汛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整合五老鄉賢、黨員群眾代表,堅持每周二說事議事,把矛盾糾紛和信訪事件化解在萌芽狀態,群眾滿意度達到100%。
和諧的黨群關系、全村老小團結向上的精神風貌,也激發了北順村黨支部全體黨員的干勁。“身份賦予了我們使命。我們黨支部的職責就是讓村里美起來、產業強起來、村民富起來。”村黨支部書記李懷國說道:“下一步,北順村將進一步在抓實黨建基礎、補齊短板弱項上持續發力,用心用情辦好實事,用實際行動踐行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的理念,奮力描繪鄉村美、民風淳、群眾樂的鄉村全面振興新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