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國,對話世界
北京語言大學誠邀海內外英才
每一份熱愛都將被尊重
每一份才華都將有舞臺
讓我們攜手
以語言為橋,與世界對話
共筑教育夢想
學校簡介
使命擔當 奮力傳承
北京語言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學校誕生于新中國外交事業的艱難開創時期,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創建的,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迄今為止,學校已培養了30余萬名懂漢語、熟悉中華文化的外國留學生,包括各國政要、駐華使節及各領域的知名人士,其中外國大使300位,外國副總理以上政要80位。
學校目前學科涵蓋文學、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交叉學科、醫學共11個學科門類,擁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區域國別學,藝術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國際中文教育),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2個,其中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學科為國家重點學科,另有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1個,北京市二級重點學科10個,中國語言文學與國別區域學2個學科先后入選“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和“北京市一流學科”。2024年,“中國語言文學”在軟科最好學科排名中列全國第四,為全國前3%;“區域國別學”在中山大學科學計量與科技評價研究團隊發布的學科基礎競爭力統計排名中列全國第四,為全國前3%。
學校擁有20多位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勛章”獲得者、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級高層次人才等高水平師資,漢語國際教育教師團隊、區域國別研究協同創新教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學校不斷優化師資隊伍建設,引育并舉、分類培養,在教學科研發展中取得了一系列優秀成果。
學?,F有本科專業51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8個,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北京市特色專業4個。
學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積極與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等5所兄弟高校合作,建設西班牙語+采礦工程、德語+木材科學與工程、法語+化學工程與工藝、阿拉伯語+石油工程、俄語+資源勘查工程、翻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法語+安全工程、葡萄牙語+智能建造等8個創新型本科專業,打造出在全國具有創新示范效應的聯合學士學位培養項目集群,培養國家亟需的復合型人才。學校開設世界漢學與中國學國際人才實驗班(中外學生同堂上課,本碩博貫通培養)、傳播學(本科三年級后中外同堂上課的梧桐計劃人才實驗班)、播音與主持藝術(中英雙語)專業,培養復合型國際傳播人才和“傳媒區域通”。
學校擁有31個省部級以上研究中心(基地),其中:國家重點建設的“區域國別研究高端智庫”在中東、中亞研究和海外中國學研究領域全國領先,阿拉伯研究中心連續兩屆入選教育部區域國別研究高水平建設單位;教育部語言文化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以服務國際傳播能力建設,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為宗旨,致力打造多功能融為一體的高等教育國際化辦學實踐創新平臺;國際中文教育研究院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之一;語言認知科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和世界漢學與中國學話語能力創新引智基地是兩個科技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支持的“111計劃”引智平臺,學校同時還建有語言認知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是國家語委實施語言資源保護國家工程的專業機構;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是北京高校中僅有的兩個文科類高精尖創新中心之一,由北京市教委支持建設;首都國際文化研究基地和北京文獻語言與文化傳承研究基地,是兩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市漢學話語能力創新中心是全國唯一一個以漢學話語能力建設為核心工作內容的科研基地和智庫平臺。
學校編輯出版核心學術刊物7種,《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英文期刊)收錄至SSCI,《語言教學與研究》《世界漢語教學》《中國文化研究》《漢學研究》《文獻語言學》《國別和區域研究》6種期刊收錄至CSSCI。
學校與世界81個國家和地區的433所高校及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2024年7月5日,學校和塔吉克斯坦國際外國語大學的學術合作備忘錄被成功列入兩國領導人會晤成果清單,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的見證下簽署。學校每年接收140多個國家(地區)11000余名留學生來校學習,100多名外籍教師在校任教,接待外賓5000余人次。每年派出近200名教師出國任教,700多名學生出國交流學習。
學校是國內高校中最早在國外設立分校的大學之一,先后開設泰國曼谷學院、日本東京分校和沙特諾拉公主大學教學中心。2024年7月3日,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的共同見證下,北京語言大學哈薩克斯坦分校揭牌,并于9月正式開學。
學校是我國最早建設孔子學院的高校之一,也是累計建有孔子學院(孔子課堂)最多的高校(29所),多次榮獲“孔子學院先進中方合作院校”稱號。
自2023年7月3日以來,學校連續承辦兩屆世界漢學家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致賀信,引發與會漢學家和專家學者的熱烈反響。
“三強三新” 凝練優勢
2023年7月以來,學校積極構建以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區域國別學,語言科學交叉學科、漢學與中國學研究、國際中文教育為主體的“三強三新”學科體系,著力加強學科內涵建設。
2024年6月3日和7月3日,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先后兩次到北京語言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哈薩克斯坦分??疾熘笇Чぷ鳌堰M鵬部長指出:“學校作為以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為主要使命的大學,要立足中國式現代化與教育、中國教育與世界的關系,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充分發揮在教育強國建設中的龍頭作用,持續提升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切實回答好‘強國建設、教育何為’的時代命題。學校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助力哈薩克斯坦乃至中亞地區國際中文教育發展,為哈薩克斯坦和中亞地區建設發展培養更多人才,將分校建設成中國高等教育海外辦學的成功范例,成為世界一流大學?!?/p>
懷進鵬部長還指出:“北京語言大學要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做大做強國際中文教育,持續打造多學科協調發展的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辦學實踐高地,提升知華友華國際學生培養水平。爭取在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中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促進教育對外交流合作提質增效,為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發揮積極作用?!?/p>
目前,學校正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凝心聚力,砥礪前行,朝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語言大學”的目標闊步前進。
接收對象
國內高等學校、軍校和黨校在職教師、國家教科文機構在職專業技術人員,所申請的專業方向基本與目前所從事的教學、科研及管理專業方向一致,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具有良好的專業基礎和發展潛力,身心健康;
2.年齡45歲及以下;
3.具有博士學位,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
申請流程及申報材料
1.根據合作導師信息及招收需求內容(附件1),選擇訪學的二級單位及導師,原則上每位導師同期最多指導2名訪問學者;
2.申請人需按要求準備申報材料,并于2025年8月28日前,將以下材料電子版發至各二級單位郵箱,同時抄送人事處郵箱。
(1)《北京語言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申請表》(附件2,需選派單位人事部門同意并簽字蓋章);
(2)專業技術職務證書或證明(人事部門蓋章)掃描件;
(3)最高學歷證書、學位證書掃描件;
(4)申報表中列舉的科研成果支撐材料(項目立項書、論文復印件、專著的封面目錄版權頁、獲獎證書等);
(5)申請人2025年1月1日后的體檢報告;
3.申請人經二級單位初審后報人事處。人事處組織統一面試復審后,確定錄取名單,發放邀請函或入學通知書。
收費及住宿
1.學費:20000元/年;
2.訪問學者周轉住房采取申請制度,訪學期間確需學校安排住房的人員,可向人事處提出申請,經審批通過后予以安排入住雙人間,入住人員須向學校繳納住房資源使用費,住房相關事宜按照雙方簽訂的住房協議執行。
3.訪問學者可辦理校園一卡通,在學生食堂就餐,按學校圖書館有關規定使用圖書資料。
學習與結業
1.訪學期限為一年;
2.訪問學者應在開學后兩周內提交《訪問學者學習計劃表》;第二學期開學初提交《中期檢查表》;結業前提交《結業考核表》,內容包括科研、教學工作及其成績方面的個人總結;
3.訪問學者以參加北京語言大學科研工作為主,經導師同意可以參加指導研究生、編寫教材、承擔部分教學等工作;
4.訪問學者在訪學期間,須以北京語言大學為第一署名單位,以獨立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在CSSCI、SCI、SSCI、A&HCI期刊上發表論文2篇及以上;
5.訪問學者按期完成工作計劃,經考核合格者,由人事處頒發《北京語言大學高級訪問學者證書》。證書于結業時一次辦理,逾期、丟失不補。
注意事項
1.訪問學者應當全職脫產,且不得在其他學校進行訪學;
2.訪問學者須按期憑邀請函或入學通知書,到人事處報到并辦理有關手續。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時報到者,應由派出單位來公函代為請假,請假時間不得超過兩周,逾期不報到者,按自動放棄處理;
3.訪問學者為臨時訪學人員,一律不涉及人事、戶口等關系的轉接,訪問學者的工資、差旅費、公費醫療費及保險等由學員本人或派出單位承擔;
4.訪問學者在校期間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北京語言大學各項規章制度,需秉持優良學風,遵循學術道德和規范。不得利用訪學身份從事損害北京語言大學聲譽的活動。學員如存在作假舞弊、違反師德師風、違背學術道德者,一律取消訪學資格。
聯系方式
單位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郵箱
人事處
王老師
szk@blcu.edu.cn
教育部語言文化國際傳播聯合研究院
馬老師
mayueran@blcu.edu.cn
文學院
張老師
emmabronte@126.com
語言科學與資源學院
曹老師
yukeyuziyuan@blcu.edu.cn
一帶一路
研究院
陳老師
chenjunli@blcu.edu.cn
心理認知科學學院(生命健康研究院)
陳老師
psychology@blcu.edu.cn
信息科學
學院
陳老師
chenqu@blcu.edu.cn
藝術學院
張老師
zhangmingming@blcu.edu.cn
附件
1.合作導師信息及招收需求
2.北京語言大學高級訪問學者申請表
北京語言大學人事處
2025年7月13日
來源:北京語言大學微信公眾號
新媒體編輯:曾煜婷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