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泰媒7月13日報道,泰國有關機構公布了一份民調結果,數據顯示超過八成受訪者,希望佩通坦辭職或重新大選,只有15%的人支持其繼續執政。
而與此同時,遠在柬埔寨的洪森再次發聲,強調要奉陪到底,不僅對泰國政府放出強硬言論,還在公開場合點名佩通坦父親他信,揭露所謂背叛國家的證據。
那么,這場由一通電話引發的政治風暴,究竟將把泰國政壇推向怎樣的深淵?而被洪森背刺的他信家族,是否真的已經走到了盡頭?
5月初,泰柬邊境突發交火,這場原本可以迅速平息的小規模沖突,卻因之后的通話門事件,演變為泰柬近十年來,最嚴重的外交摩擦。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泰國總理佩通坦試圖通過私交解決邊境問題,她帶著國防部長、外交部長等高級官員,試圖與洪森直接溝通。
然而洪森遲遲不接電話,卻又在三小時后回電,并偷偷對通話內容進行錄音,并在事后將通話內容錄音曝光。
錄音中,佩通坦不僅言語不當,還直言泰國軍方不聽號令,甚至說他們是政府的敵人,這些內容一經公開,在泰國引發軒然大波,民意迅速轉向,輿論幾乎一邊倒地要求她下臺。
6月中下旬,洪森再次出擊,公開指控佩通坦粗魯無禮,并稱掌握他信父女背叛國家的證據,緊接著,柬埔寨下令關閉邊境口岸,禁止泰國商品入境。
泰國方面毫不示弱,切斷了對柬埔寨60%的電力供應,引發柬國內大范圍停電、企業停工,兩國關系一夜之間跌入冰點。
此時洪森的真實意圖開始顯現,他希望借助通話門攪亂泰國政局,從中漁利,但現實卻向他潑了一盆冷水。
泰國政界在國家主權問題上一致對外,從軍方到反對派,紛紛要求對柬展示強硬態度。
洪森原本想亂中取利,結果卻把自己和兒子洪瑪奈推上了尷尬的十字路口,打又打不贏,退又退不得。
7月初,泰國憲法法院正式暫停佩通坦的總理職務,她被勒令15天內提交書面答辯,與此同時,由他信親信普坦暫代總理職務。
在這危急時刻,她的父親他信再次出山,為女兒奔走洗冤,他信在電視節目中首度披露通話細節,指責洪森設局陷害,并透露洪森在第一時間并未接電話,三小時后才回電,顯然是為錄音做準備。
他信還發短信給洪森,質疑他的做法對雙方都是損失,但洪森并未回應。
7月13日,民調數據出爐,佩通坦的支持率從年初的30%暴跌至僅9.2%,超八成民眾認為她應辭職或重新大選。
更令人關注的是,前總理巴育成為最受歡迎的新總理人選,近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支持他重新執政。
在眾多候選人中,巴育以誠實、直率、能恢復國家秩序的形象獲得青睞,不少民眾希望他能妥善處理持續升溫的泰柬邊境局勢,使國家回歸穩定。
不過,巴育支持率雖高,但距離穩坐總理寶座仍有變數,因為仍有近三成受訪者表示不支持任何候選人,政壇各派勢力仍在角力,沒有人能輕松上位。
7月中旬,泰國財政部長比猜引火上身,他邀請他信參加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會議,此舉引發反對派強烈反彈,活動人士瑯蓋立即向國家反腐委員會舉報比猜,指其違反道德標準。
雖然比猜解釋稱他信擁有豐富的經濟經驗,能為政府出謀劃策,但在當前敏感時期,任何與他信有關的動作,都極易被解讀為為他信家族開后門。
這場風波,進一步削弱了他信家族的政治信譽,也讓反他信派趁勢而起,步步緊逼。
與此同時,另一場外交博弈也在悄然展開,柬埔寨方面為了擺脫孤立狀態,主動向美國示好,與美方達成關稅協議,將出口關稅從49%降至36%。
2024年,柬埔寨對美出口額高達99億美元,占全年262億美元總出口額的近四成,這份協議看似利好,但實則柬方做出了巨大妥協,換來的只是美國的象征性支持。
而對比越南的20%關稅,柬埔寨36%的稅率依舊偏高,這場對美妥協,不僅沒換來支持,反而讓洪森心涼了一半。
與此同時,泰國也在積極尋求外部支援,與中國展開密集外交互動。
泰國外長瑪里在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時,感謝中方秉持公正立場,勸和促談,避免局勢升級,王毅則重申,中泰柬是命運共同體,中國支持通過對話解決爭端,不偏袒任何一方。
泰國還主動撤回賭場合法化法案,以253票贊成、65票反對通過議案,此舉被廣泛解讀為向中國釋放善意,改善形象,吸引更多中國游客,振興旅游業。
中泰在打擊電詐、邊境安全等方面合作緊密,泰國此舉堪稱投桃報李,但盡管如此,佩通坦仍然是前途未卜。
他信家族,盡管依舊擁有不少人脈與資源,但在通話門風波之后,看上去也難有回天之力,即便佩通坦能勉強保住文化部長職位,可想要重返總理寶座,似乎不太可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