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偏逢連夜雨,行船又遇打頭風。
說的就是小麥了。
最近小麥的壓力不是一般的大:
先是供強需弱,就把小麥壓得夠嗆。
小麥這個供強需弱的局面可以說是早就存在了,只不過在某些階段里掩蓋了這一現象,比如之前市場預期新小麥減產幅度可能較大,所以對陳麥格外關注,引發了小麥的上漲。
但很快隨著新麥豐產落地,小麥再次回歸到供強需弱的格局下。
我們之前分析過,小麥想要翻身,必須得減輕供應壓力,怎么減輕呢?
托市是一個渠道。
從以往來看,托市確實對小麥有拉漲的作用,尤其是隨著托市的持續,小麥供應壓力緩解,以及在托市的支撐下,小麥普遍反彈上漲。
但是以當前小麥的供應壓力來看,單靠托市是很困難的。
因為托市收購也不是敞開庫門隨便收,也是有節奏,分批次的,所以消化速度有限。
所以小麥的供應消化還得有其他力量,比如就是大家最關心的飼料替代。
根據以往的經驗來看,小麥大量進入替代,確實可以緩解小麥的供應壓力,但這需要條件,那就是要與玉米形成價差,飼料企業才會考慮采購小麥進行替代。
但最近玉米受進口玉米拍賣等影響,使得市場情緒崩潰,于是玉米掉頭下跌,玉米這么一跌,使得剛剛有點興致的飼料企業就再次開始觀望了。
這么一來,小麥的供應壓力就繼續承壓。
而再看面粉需求,就更弱了。
本來面粉需求就表現一般般,現在再加上天氣炎熱,以及學校放假等,使得面粉消費弱上加弱,這么一來,就更不會主動采購小麥。
于是,小麥再次走跌。
我們在前天的文章里分析過,小麥的這種走弱恐怕才剛剛開始,因為接下來利好小麥的因素并不多。
比如,需求端,短期內很難有什么明顯的利好,退一步說,不變得更糟就不錯了。
再比如,玉米下跌后,市場情緒反轉,肉眼可見地玉米上量增加,說明持糧主體認賣意愿明顯增加。
而隨著拍賣的持續,短期玉米市場的情緒恐怕不易扭轉,所以玉米弱勢格局可能要持續。
就在這時,又有一消息傳來,使小麥壓力倍增。
根據市場消息,俄羅斯決定將小麥的出口關稅降至為0,這也是自2021年以來俄羅斯首次取消小麥出口關稅。
眾所周知,自俄烏沖突后,中俄貿易大幅增加,其中就包括小麥,中國放開允許俄羅斯全境小麥對華出口的消息,一度還上了熱搜。
俄羅斯由于土地條件卓越,所以小麥品質較好,蛋白及面筋強度更佳,而我國進口俄羅斯小麥主要用于面粉加工、食品加工以及飼料生產等。
從進口規模看,俄羅斯小麥在我國小麥進口中排名第四位,雖然算不上靠前,但是架不住成本低。
因為俄羅斯小麥實施0關稅以后,預計到中國港口的價格將跌破8毛錢/斤。
這個性價比就太優越了,而且俄羅斯方面也有意繼續擴大對華出口,重點就是增加對華小麥、牛肉、飼料作物等出口。
這意味著,無形中又給小麥的供應天平上加了重量。
供應壓力不斷增加,而需求及出路方面卻頻頻受挫,在這樣的格局下,小麥只能繼續在底部徘徊。
這么一來,又一個疑問誕生了,在這樣的格局下,小麥還能漲破1.25元/斤嗎?歡迎關注新農觀,且聽下回分解。
本文完,歡迎關注并點贊,給個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