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臺灣地區啟動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漢光”軍事演習。演習時間從往年的五天四夜,驟然拉長至十天九夜,參演后備軍人高達2.2萬人。這是民進黨當局主導下,首次全面演練所謂“城鎮韌性”作戰——也就是巷戰。
看似聲勢浩蕩,實則危機四伏。就在同一天,大陸商務部發布公告,8家臺灣軍工核心企業被列入出口管制清單,禁止對其出口關鍵兩用物項。一邊是賴清德以“演”示強,一邊是大陸以“實”應對。一場關于臺海和平與戰爭的角力,正在悄然加速升級。
賴清德的算盤打得滴水不漏。他深知,在當前美方態度曖昧、島內民意動搖的背景下,只有不斷制造緊張、強化“敵我對立”,才能鞏固自己在島內的地位。
于是他不惜把民眾綁上戰車,把超市當避難所,把巷戰當救命稻草,妄圖復制烏克蘭“拖住俄軍”的戰法。可他忽略了一個事實:解放軍不是俄軍,臺灣不是烏克蘭。
根據臺灣防務部門的數據,在7月8日凌晨6點至7月9日凌晨6點這24小時內,解放軍出動戰機31架次,其中24架次穿越所謂“海峽中線”,另有7艘戰艦同時現身臺海。
這不是“演給誰看”,這是實打實的震懾與反制。東部戰區在聲明中點明,這輪演訓是針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外部干涉行為,是一次嚴厲警告,也是一次能力展示。
這場對峙,早在賴清德上臺之初就已埋下伏筆。上任伊始,他修訂“反滲透法”,將大陸稱為“境外敵對勢力”,人為設置兩岸交流障礙,使得島內不少民眾對與大陸的正常往來產生畏懼。嘴上說要維持現狀,實際卻在切割聯系、挑動對立。類似的兩面手法,早已引發島內專家警覺。
屏東大學副教授鄭博文直言,賴清德誤判形勢,錯誤類比俄烏戰事,幻想通過巷戰拖住解放軍,等待美軍馳援。但他忽略了解放軍在智能化和無人化作戰上的優勢。
機器狗、無人機、遠程火力打擊,根本不給所謂巷戰留下空間。鄭博文警告道,賴清德這種構想,無異于將2300萬臺灣民眾推向戰火深淵。
大陸方面的反制并不僅限于軍事層面。7月9日,商務部發布公告,將8家臺灣軍工企業列入出口管制清單。這些企業涵蓋造船、航空、無人機等關鍵領域,包括漢翔航空和龍德造船等重量級企業。出口管制一旦執行,臺灣軍工體系將面臨“斷料”危機,軍備自給能力也將受到嚴重沖擊。
值得注意的是,這8家企業并非普通公司,它們或直接承擔臺軍武器研發任務,或提供核心零部件。賴清德嘴上喊著“以戰拒統”,背后卻極度依賴大陸的材料供應。出口管制相當于精準“鎖喉”,讓賴清德的“武力謀獨”計劃,從源頭就寸步難行。
而民意的反應,也比以往來得更迅猛。最新民調顯示,約六成臺灣民眾反對“倚美謀獨”,對美軍可能出兵持懷疑態度。
高雄漁會理事長曾公開表示,漁民只想好好賣魚過日子,不愿被逼成“炮灰”;臺積電工程師則憂心經濟合作中斷,將對芯片產業帶來災難性打擊。民眾的清醒,正成為賴清德最大的不安。
賴清德的“巷戰夢”,其實早已露出破綻。臺軍內部的戰斗力早被質疑。“草莓兵”頻繁爆出丑聞,征兵困難嚴重,甚至有退役軍官私下承認:臺軍裝備落后、士氣低迷,根本難以與解放軍抗衡。
軍艦噸位、戰機性能差距高達數代,導彈試射故障率高得驚人。中科院自研導彈在試射中,三發兩落海,令人咋舌。
面臨內外壓力,賴清德不僅沒有收手,反而加速推動大規模政治清洗。據臺媒報道,他正謀劃發起對國民黨的“全面罷免行動”,試圖一舉打壓島內反對力量,建立更徹底的“綠色統治”。
這種做法引發不少臺灣學者的擔憂,他們認為賴清德已陷入“政治狂熱”,一意孤行地將臺灣推向危險邊緣。
與此同時,大陸的反制節奏也在加快。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蔣斌大校在7月8日下午發布回應,直言賴清德“鬧得越歡,滅亡得越快”。
他從三個方面展開反擊:一是指出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何談“國防預算”;二是批評賴清德動員民眾“為臺澎金馬而戰”,實則是為一黨之私讓百姓送命;三是勸告臺軍不要“陪葬”,不要做“臺獨”的犧牲品。
這一表態,被視為大陸首次以極為明確的語言,點名賴清德的“政治命運”。不僅如此,有觀點認為,大陸正在針對“臺獨”頭目構建明確的“斬首”邏輯——通過快速、精準打擊,遏制分裂勢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民眾損傷。此舉既是底線警告,也是實際準備。
值得一提的是,賴清德對美國的態度也在發生微妙變化。特朗普上臺已五個多月,卻始終未對“武力保臺”表態。讓賴清德焦慮的是,美軍不僅軍火庫存告急,甚至對烏克蘭的軍援都開始削減。稀土供應也成為美方軟肋,進一步降低其介入臺海沖突的可能性。
賴清德對此心知肚明。他急于展現“抗壓實力”,才會不斷加碼“漢光演習”,試圖向美方“表忠心”。但結果卻是火上澆油。島內各界已察覺他在用臺灣民眾的命換取政治資本,而大陸則以組合拳方式,持續收緊對“臺獨”分子的包圍圈——從軍演、出口管制,到輿論施壓,層層遞進,環環相扣。
更重要的是,這次“漢光演習”并未達到民進黨所期望的“心理戰效果”。大陸方面的反應比以往更加迅速、更加狠準。這不僅表明解放軍已有充分準備,也在向島內釋放一個清晰信號:任何“臺獨”挑釁,都會遭到堅決回應,且不再容忍僥幸。
在賴清德的“以武謀獨”戰略下,兩岸關系的確走到了新的關口。和平與戰爭的天平,越來越依賴于島內民眾的選擇,而不是政客的操控。民眾看得清,賴清德越瘋狂,臺海越不安;大陸越堅定,“臺獨”越難得逞。
賴清德的“巷戰夢”終究只是夢。大陸出手的組合拳不僅震懾了“臺獨”勢力,也打亂了賴清德的步調。軍事上打不贏,政治上孤立無援,資源上被卡脖子,連民心也漸行漸遠。一個將民眾推向戰火的人,終究走不遠。
信息來源:
[1]國防部:賴清德之流鬧得越歡就滅亡得越快 北京日報客戶端
[2]“天天有防空警報,家園成廢墟,這是我們要的嗎?”臺軍“史上最長漢光”被批作秀 環球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