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首席記者郭鐵)7月14日,中國奶業協會在第十六屆奶業大會開幕式上發布《中國奶業奮進2030》,其中提出“十五五”時期中國奶業發展戰略目標:到2030年,中國奶業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奶業現代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產能供給、產業素質、質量安全水平和產業競爭力穩居世界先進行列。
《中國奶業奮進2030》提出的主要目標包括:夯實產能供給,奶類生產數量合理增長。奶類產量力爭達到4500萬噸左右,奶源自給率保持在70%以上;提升產業素質,百頭以上規模比重達到85%左右,奶牛年均單產超過10噸。聚焦科技創新、數智賦能,逐步實現全鏈條各環節的全面數字化、全程智能化和全域智慧化目標;確保質量安全,乳品質量安全水平持續穩定,產品監督抽檢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國產奶業品牌更具影響價值。奶業產業一體化建設取得積極進展,產業利益聯結機制趨于完善。拓寬乳品消費,乳品營養和健康消費觀念日益增強,消費信心持續提升,人均奶類消費量達到47千克以上。干乳制品與液態乳制品消費結構更加合理,消費群體和消費模式更加多元;加快綠色低碳,奶業生產綠色要素生產率顯著提升,碳排放強度有效降低,零碳園區和零碳工廠建設項目深入推進,奶業綠色轉型與低碳循環發展體系建立更加完善。
重點任務包括:構建現代飼草生產供應體系,完善現代奶畜養殖生產體系,優化現代乳品加工產銷體系,科學引領乳品擴容健康消費,創新奶業發展高效融合生態,深化奶業國際高水平交流合作,構建現代奶業質量安全誠信體系。
在優化乳品加工產銷體系中,中國奶業協會提出,聚焦設備原料自主研發,提升自給能力,特別是突破檢驗檢測、包裝包材等關鍵設備,乳清蛋白、乳鐵蛋白、乳糖等嬰幼兒配方乳粉核心配料的自主研發生產,推動干酪、黃油、乳蛋白以及各類功能性蛋白原料的國內生產與供應,提升關鍵設備和核心原料的自給率。加快突破發酵乳及奶酪中的生產菌種及各種益生菌菌種的研發技術攻關。盡快實現乳成分深加工的技術突破,優化原料品質,節約加工成本。優化產品結構,統籌發展液態乳制品和干乳制品,推動水牛奶、羊奶、駝奶、牦牛奶、驢奶等特種奶業發展,加大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乳制品的生產和推介力度等。
編輯 李嚴
校對 柳寶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