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政壇正經歷劇烈震蕩,佩通坦總理的政治前景引發舉國關注。隨著憲法法院規定的答辯期限臨近,這位他信家族的年輕領導人似乎正走向命運十字路口——最新出爐的民意調查猶如一記重錘,敲響了其執政生涯的警鐘。
泰國國立發展管理學院民調中心13日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泰國政治未來走向"的調查中,超過80%的受訪者明確要求佩通坦立即辭職或解散議會提前大選,僅有15%的民眾支持現政府繼續執政。這一數據與此前半月形成鮮明對比:佩通坦的個人支持率已從年初的30%以上暴跌至不足10%,反他信勢力借司法手段施壓的態勢愈發明顯。若民眾支持持續流失,這位泰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總理恐將重蹈父親他信、姑姑英拉的覆轍,面臨下臺甚至法律追責。
在政壇更迭的迷霧中,柬埔寨前首相洪森三個月前的預言正逐漸成真。這位東南亞政壇常青樹曾斷言泰國總理職位將易主,而今民調結果已為其背書——前總理、聯泰建國黨候選人巴育以32%的支持率領跑潛在繼任者。支持者認為,這位軍方出身的政治家,在維護國家秩序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尤其在處理持續升溫的泰柬邊境爭端時,其強硬作風更能確保局勢穩定。
不過泰國政治生態的復雜性遠超表面數據。盡管巴育支持率領先,但仍有近30%選民對所有候選人表示不滿,且其支持率較半月前僅提升19個百分點。分析指出,在統治集團內部權力博弈的背景下,沒有任何候選人能輕易鎖定勝局,巴育若想重返總理寶座仍需突破重重阻力。
值得關注的是,就在泰國政壇醞釀巨變之際,柬埔寨方面在邊境問題上再度釋放強硬信號。洪森公開宣稱將"奉陪到底",并借"通話錄音門"事件揭露他信"背叛國家與王室"的所謂證據,徹底撕裂兩人三十年的交情。此舉被解讀為雙重策略:既通過展示對抗姿態鞏固國內支持,又試圖通過加速佩通坦下臺,為未來與泰國新政府協商邊境問題創造有利條件。
政治觀察家指出,洪森的咄咄逼人實為精妙算計。只要他信家族在泰國政壇失勢,柬埔寨便有機會與新政府建立對話渠道,從而以更溫和方式解決領土爭端。這場跨越國界的政治博弈,正隨著佩通坦政治生命的倒計時,逐漸揭開東南亞地緣政治的新篇章。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