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5天,南方多地最高溫沖38℃,水產市場熱鬧里藏著危險。前陣子,福建老陳剖海蠣時劃破手,8天后全身潰爛沒了命。醫生翻病例直搖頭,兇手是創傷弧菌,致死率超50%。
很多人不知道,這菌就藏在海水、生蠔、螃蟹黏液里。
天熱水溫高,20℃以上它瘋長,灘涂、水槽全是它地盤。老陳手破了沒當回事,摸了海蠣血水,細菌順著傷口鉆。
早期就發熱紅腫,他以為是普通發炎,結果皮膚發黑才慌。這菌最狠的是,小倒刺、隱形擦傷都能當入口,防不勝防。
廣東、浙江每年都有類似病例,只是沒上新聞沒人知。有人說,不就處理個海鮮?
戴手套多麻煩。
這話要人命。
祖輩早有講究,“伏天赤手撈魚,熱汗泡手易生瘡”,經驗在理。現在人圖省事,剖魚摸蝦光著手,還覺得“干凈”不會有事。可這菌專挑免疫力弱的,肝病、糖尿病患者一沾更危險。
感染后24小時不處理,死亡率飆到近100%,比閃電還快。去年江蘇老張釣魚被魚刺,手掌黑紫,最后胳膊保不住。
醫生說,這菌耐藥性強,得用猛藥,治晚了只能截肢。有人問,以后不吃海鮮了?
不是不吃,是處理要戴手套。剖魚、洗蝦、挑海蠣,手上有傷口千萬別碰,煮熟再吃。菜市場攤販更危險,手上老繭裂口多,邊剖魚邊擦汗。
這些細菌跟著食材上餐桌,消費者連手套都沒想過。
日本處理海鮮的,個個戴厚手套,不是潔癖是保命規矩。咱們這呢?每年有人因一塊海蠣送命,報道完就沒聲響。
還有人愛生腌海鮮,常溫放幾小時,細菌翻著倍長。
白酒濃度夠嗎?
腌制時間夠嗎?稍不注意喝的是毒液。
健康不是吃得干凈,是處理得干凈;不是沒感覺,是有意識。戴手套不是儀式感,是救命的基本功,別等病危才想起。
提醒家里老人小孩,剖魚洗蝦戴手套,別嫌麻煩別偷懶。本文為科普整理,旨在傳健康知識,具體情況請遵醫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