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瓜田里,甜過蜜的西瓜正成爛泥。馬占海蹲在地頭,指甲戳進裂開的瓜皮。
紅瓤汁水順著指縫淌,甜得齁人,甜得扎心。去年這時候,地頭排滿收瓜卡車。
客商劉老板揣合同挨家簽,五毛一斤寫得清。定金遞到手里那會兒,瓜農(nóng)拍胸脯“保準(zhǔn)交”。
誰料西瓜剛掛藤,市場價悄悄漲兩毛。簽過字的突然變了臉:“七毛!
少一分不賣!”劉老板拍合同喊“白紙黑字”,回應(yīng)是哄笑:“行情變了,合同算個啥?
”卡車空著來,空著走,定金條子慢慢泛黃。
今年一開春,收瓜車隊少了三成。劉老板寧可多跑兩百公里,也不碰寧夏瓜。
零星來的客商壓價到三毛,還嘀咕“誰知道收時變不變卦”。
馬占海沒參與抬價,可爛瓜堆里有他的份。“人家不管你是誰,只記得這地界的瓜農(nóng)不講信用。
”有瓜農(nóng)不服氣:“隨行就市天經(jīng)地義!”律師說得明白:“簽字畫押的合同,單方毀約違法。”去年多賺的兩毛,夠不夠填今年爛地的窟窿?
地里堆著甜度超13的好瓜,像沒人要的石頭。年輕瓜農(nóng)直播賣瓜,評論區(qū)全是“不敢買,怕坐地起價”。老輩人說“買賣不成仁義在”,可仁義丟了,買賣也黃了。
去年撕合同的手,今年正把爛瓜往溝里扔。市場不是任人糊弄的傻子。你把契約當(dāng)廢紙,它就讓好東西爛在地里。
你把信用當(dāng)草芥,它就讓飯碗結(jié)滿冰。參考內(nèi)容里提過,暴雨冰雹曾讓瓜農(nóng)受損。
可今年滯銷,天氣倒成了最不重要的因素。
有客商說:“低定金跑單的事咱也干過,可集體毀約太寒心。”當(dāng)?shù)卣绷耍麄鳌斑`約必究”,想重塑信心。合同改了,定金提到一車瓜價的三分之一。
可客商又犯難:“壓這么多錢,萬一瓜價跌了咋辦?”這賬算不清,苦的還是老實種瓜的。
有人問:“往后誰還敢簽合同?”有人嘆:“信用這東西,碎了再粘,都是裂痕。”馬占海抹把汗,望著滿地爛瓜發(fā)愣。
他想起去年瓜田的熱鬧,想起劉老板紅著眼眶的臉。風(fēng)卷著瓜葉嘩嘩響,像在替爛瓜喊冤。
你說這瓜,到底是甜過了頭,還是人心變了味?關(guān)注我,看更多三農(nóng)故事里的人情冷暖。
注:文中案例為典型事件,具體情況以實際為準(zhǔ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