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起,華北多地最高溫要沖40℃了。省氣象臺最新預報:7月17日至20日,河北中南部、山東大部最高溫38-40℃,局地超40℃,持續4天沒雨。莊稼人最怕這種“悶烤天”。
玉米正抽雄,35℃以上高溫超3天,每穗少結20粒;花生開花期遇40℃,空殼率能翻一倍。
可有些老把式不當回事:“莊稼哪有那么嬌氣?
以前沒空調不也長?”去年鄰縣王大叔的5畝玉米,就因抽雄期沒及時澆水,減產30%,賣糧少賺6000多。
這不是嚇唬人。農業農村部數據:2024年全國因高溫熱害,秋糧減產120萬噸,華北占45%。
三件事,現在就得準備好。
第一,澆水別挑大中午。地溫40℃時澆涼水,玉米根容易“激著”,吸收差還爛根;最好選清晨或傍晚,地溫降下來再澆。
第二,噴葉面肥看時間。中午噴,太陽一曬全蒸發,白花錢;選傍晚5點后,葉片吸收快,能補鉀防高溫。
第三,下地干活別趕“毒日頭”。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地表溫度能超50℃,人容易中暑,機器也愛“罷工”;改清晨6點干到9點,傍晚5點干到8點。
有農友說:“不趁中午干,活干不完咋辦?
”去年河南老張的辦法值得學:雇了兩臺自走式噴灌機,30畝地3小時澆完,比人工省一半時間。高溫天,機器也得“防暑”。拖拉機水箱別加生水,容易結垢;收割機皮帶勤檢查,熱脹冷縮愛打滑;農藥桶別放太陽下曬,揮發快還危險。
有人覺得“多花倆錢沒必要”。
可算筆賬:5畝玉米減產30%,少賺6000;買遮陽網花800,噴灌機租一天200,總共1200,劃算不?熱伏天,莊稼也會“中暑”。
葉片打蔫、卷邊,不是“偷懶”,是在保水分;這時候別猛施肥,根系吸收不了,還可能燒根。有經驗的老農會撒草木灰,既降溫又補鉀;或者用秸稈覆蓋,地溫能降3-5℃。最擔心的是留守老人。
子女在外打工,家里就剩老兩口,舍不得開電扇,下地干活舍不得歇;去年就有大爺在玉米地暈倒,幸虧鄰居路過。熱不死的莊稼,熬不住的是人心。
別等減產了才后悔,現在多流點汗,總比收糧時掉眼淚強。
想知道更多高溫護田妙招?點個關注,明天說給你聽。
本文建議僅供參考,具體農事操作請咨詢當地農技推廣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