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陽市融媒體中心
鄉村振興,科技賦能。當下,在禾豐鎮元吉社區,800畝制種玉米進入授粉關鍵期,無人機輔助授粉的方式,為產業豐收插上了“科技翅膀”。
走進元吉社區玉米制種基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生機勃勃的翠綠。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無人機正按照預設線路,勻速飛過每一片區域,利用其產生的風力,幫助制種玉米植株達到最佳授粉狀態。貴州省遵義市輝煌種業有限公司生產部負責人蔡賢卿:在清晨的9點半到我們的11點這樣一個時間段里面,我們進行飛防,因為這個是有溫度要求的,就是說在25度到30度這個時間段里面,進行授粉的效果是最好的。
為達到預期產量,元吉社區玉米制種采用田間密植法,按照五行母本、一行父本標準進行種植。與傳統玉米種植不同,這樣的種植模式,需要將母本去雄處理,依靠父本進行授粉,這必須借助外力,完成授粉動作。
而授粉效果好壞,直接關乎豐收成果。進入時間緊迫的授粉關鍵期,元吉社區借助無人機輔助授粉,讓原本復雜費時的農事,變得簡單高效。三臺無人機同時作業,1天不到的時間就可完成800畝玉米地授粉。簡陽市沃豐農機無人機飛手王國慶:一臺無人機一天的工作量大概為兩到三百畝左右,成本算下來,無人機的成本至少要減少60%。
禾豐鎮元吉社區是簡陽沱東生態農場十萬畝糧油現代農業園區覆蓋區域,2023年,該社區以土地入股形式,加入簡陽市六聯共興現代農業發展公司,與周邊11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形成聯盟,按照“黨建+企業+農戶”聯農帶農模式,高效實施“訂單農業”,大力發展制種產業,預計今年玉米制種畝產量達600斤。禾豐鎮元吉社區黨總支書記、村主任周清宇:跟這個常規玉米比,玉米制種可能產值要增加一兩倍,因為它的價位比較高,13元一公斤。目前的長勢比較完好,這個產值應該是很不錯的。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近年來,禾豐鎮積極搶抓四川省種業發展機遇,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優勢,引進3家制種企業,構建企業下單、基地種植、現地回收的閉環式訂單銷售模式,讓村集體吃下“定心丸”,帶動村民持續增收,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2025年,全鎮共發展南瓜制種、玉米制種1300余畝,預計總產值420萬元。
未來,禾豐鎮將以沱東生態農場核心項目丘區現代農業科創轉化中心為引擎,強化科技協同創新,著力構建川中丘區種業“研發+中試+熟化+制種+推廣”體系,打造服務“成渝雙圈”的育種基地,助力建設更高水平“天府糧倉”。
記者 | 侯佩茹
編輯 | 葉雨舟
責編 | 曹禮芹
審核 | 段曉燕
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如有涉及版權、新聞線索等事宜請聯系028—27222000
喜歡就鼓勵小陽一個點贊↓+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