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斯維加斯的夢幻霓虹光影里,朱雨玲輕輕捧起WTT美國大滿貫女單冠軍獎杯。這個曾被視作國乒“下一代大魔王”的姑娘,此刻眼中閃爍著名為“向往”的光:“能回到賽場像一場夢,不知道我還能打多久,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終點在哪里,但我希望這個夢能夠做得更長一些。”
朱雨玲捧起獎杯。
乒乓少女到世界第一
1995年,朱雨玲出生在四川綿陽。5歲時活潑好動的她,因彈跳、協調能力突出被少年宮教練一眼相中。天賦、熱愛,幫助朱雨玲僅僅15歲創造了世青賽女單冠軍最年輕紀錄。在隨后的幾年里,朱雨玲在各大國際賽事中屢獲佳績。22歲的朱雨玲奪得世界杯女單冠軍、登頂世界第一時,當時李隼指導曾斷言她會成為下一個大滿貫,可命運的急轉直下總是猝不及防。
比賽現場。
從賽場到人生的修行
噩耗在東京奧運周期前夕傳來,身體報警的朱雨玲想要再堅持一年,但她連模擬賽都沒能打上就退出了國家隊。
2021年9月,朱雨玲接受了甲狀腺腫瘤的切除手術,被醫生告誡“至少需要6個月的休養”時,她知道“很難以專業選手的身份回去了?!庇谑撬岩恢迸惆樽约旱那蚺逆i進抽屜,這三年她連一場乒乓球比賽都沒看過。她轉身走進了大學課堂,作為學生攻讀博士學位;在家族企業里學習經營管理;也作為天津大學的副教授,開始了指導學生乒乓球的工作。那些遠離賽場的日夜,她用另一種方式完成著人生的修行。
復出之路,朱雨玲也怕輸。她有一次比賽前,和學生說自己沒有系統訓練,好害怕輸給名不見經傳的選手。她的學生卻說道,“老師,要不我去打吧?你怕輸就別參加比賽了,不參加比賽就永遠不會輸?!睂W生的這句話打動朱雨玲,給了她無窮的力量再次站上賽場?!半m然我們離得很遠,但我們的能量是在一個磁場上?!彼f,“教師的職業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他們影響我,我也影響他們。我們相互激勵著?!?/p>
朱雨玲在比賽中。
強者相遇韌者勝
2024年9月,戰勝病魔的朱雨玲以中國澳門選手身份重返國際賽場,從零積分打起。此次美國大滿貫女單決賽,30歲的她以4比2逆轉21歲的國乒新秀陳熠,成為WTT大滿貫第四位女單冠軍,不到一年的時間積分升至世界第六。這場勝利不僅是她職業生涯的又一高光時刻,更是她人生哲學的生動注腳。回顧這段復出歷程,朱雨玲一度哽咽,感慨萬千:“過去的經歷對我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今后的路我也不敢想,但是最輕松的永遠是昨天?;氐劫悎觯拖褡隽艘粓鰤粢粯?,我希望這個夢可以一直繼續下去?!?/p>
決賽中,朱雨玲眉頭微皺,果敢堅毅,雖然被陳熠快攻的節奏下連贏兩局,但朱雨玲調整了自己的節奏和發球思路,展現了老將的韌性和對球的預判,把陳熠拖入自己的節奏直至最終逆轉。在全場沸騰的那一刻,歷盡千帆的前世界第一拍了拍小荷初露的新秀并告訴她,不卑不亢,無視外界,做自己人生的主人。這也是她對現在的自己說的話。
她讓觀眾把掌聲送給對手陳熠:“她這次的表現非常搶眼,擁有超出當下年齡的閱歷和穩定。這是我認為最寶貴的地方,讓我想起年輕時的自己。”她直言“從專業角度來說不是一場真正高水平的比賽”,由于兩人技術打法特點相似,比的是旋轉、耐心和韌性。
賽前朱雨玲曾說,決賽會是“兩強相遇智者勝”,但賽后她發了一條微博,改口了,“今天是一個“美滿”的夢,是一個從勇者,到智者,再到韌者的夢。人生的意義就是獨自穿過悲喜后,仍依舊勇敢向前!”
朱雨玲享受著比賽的過程,珍惜每一次在賽場上的機會;但在走下領獎臺后,她還是那個要過自己生活的普通人。因為她深知,人生的意義遠不止于冠軍的頭銜。
讓我們恭喜這位經歷了二十多歲巔峰抗病退役,一直在學習、不放棄的女性,祝賀在三十歲這一年再次拿起球拍,一拍拍打出來女單冠軍的女性。她讓我們看到,挫折從不是人生的終點,而是重新定義自我的起點。無論是面對疾病的勇氣、對熱愛的執著,還是對生活的通透,她的經歷讓我們相信:只要不放棄自己,人生永遠有“重新開始”的可能,每一份堅持與熱愛,終會在時光的塵土中開出花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黃嫻
校對 陶善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