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中國女子乒乓隊的國手,為國家斬獲諸多冠軍。
退役后,她先后執教北京隊與國家隊。
丁寧在她的指導下,僅用三年便成就“大滿貫”。
她就是“國乒名將”郭焱。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備受尊敬的運動員,最近卻因“讓球”言論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而在網友的深挖之下,人們發現這不過是郭焱身上諸多爭議的“冰山一角”。
1、讓陳熠“懂點事”
近日,乒乓美國大滿貫賽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國乒隊的每位成員也在賽場上全力以赴。
然而在解說席,卻發生了令人不快的一幕。
在女單八分之一決賽中,當孫穎莎處于劣勢時,郭焱情緒激動,對陳熠點評道:
“差不多得了,懂點事吧!”
此言論一出,立即引來了大批網友的質疑。
球迷認為,郭焱的言行嚴重違背了體育精神,是對運動員的極大不尊重。
體育競技的核心在于公平競爭,每一位運動員都在賽場上拼盡全力,為了勝利而拼搏。
陳熠能夠戰勝世界排名第一的孫穎莎,完全是憑借自己的實力,她的努力不應該詆毀。
隨著輿論愈演愈烈,郭焱也是在社交媒體發布道歉視頻,稱:
“我看到主力接連失掉比賽,心里非常著急,想到后面還有強勁的日本選手,就說錯了話。”
此外,郭焱還表示意識到作為專業賽事解說,應規范言行舉止。
她承諾今后會謹言慎行,為大家帶來更專業精彩的解說。
然而,這樣的道歉并未平息網友的憤怒。
在大眾看來,郭焱作為前世界冠軍,在乒乓球領域有著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她的言行不僅僅代表個人,更可能被外界解讀為中國乒乓球界的某種態度。
其在解說席上如此輕率地發表違背體育精神的言論,絕非一句“情急之下”就能輕易開脫。
況且,郭焱的言論表面上看似乎是在“支持”孫穎莎,實則是讓孫穎莎陷入了不必要的爭議。
早在巴黎奧運會,陳夢就因贏了孫穎莎而被怒噴。
一些粉絲對著陳夢“喝倒彩”,甚至在觀眾席對著她作出侮辱性手勢。
在極端球迷的眼中,仿佛冠軍本來就“屬于”孫穎莎。
誰贏了她,誰就犯下不可饒恕的“罪過”。
而郭焱此次的言論,不僅是對陳熠和孫穎莎努力的褻瀆,也是對體育精神的公然挑戰。
如果比賽拼的是“懂事”而非實力,那么整個競技場將會充滿“人情世故”。
這對于所有心懷夢想、努力訓練的運動員來說,是極大的不公平。
2、批樊振東“自視過高”
事實上,這并非郭焱首次因不當言論引發爭議。
回顧過往,她曾在樊振東處于狀態起伏期時,對這位國乒主力發表過令人不悅的評價。
當時,在成都世乒賽團體賽上,樊振東輸給了日本“新星”張本智和。
在之后的一些重大賽事中,又接連輸給王楚欽、奧恰洛夫和林高遠。
作為國乒男團的主力,樊振東頻繁的輸球讓外界產生了質疑。
事后,郭焱在接受采訪時談及了對樊振東的看法。
起初,郭焱的話語還算尋常,提到外界對樊振東期望高,給了他太大的壓力。
但緊接著,她話鋒一轉,直言樊振東輸球是因為“自視過高”,覺得自己真成了“東哥”。
但熟悉樊振東的人都清楚,他向來為人謙遜低調。
“東哥”這一稱呼,源于教練和隊友對他的認可與尊重,絕非意味著他居高自傲。
樊振東剛進國家隊時,因體型胖嘟嘟且食量較大,被隊友們親切地稱為“小胖”。
2018年雅加達亞運會,21歲的樊振東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帶領隊伍奪冠。
從那時起,隊友們出于對他的認可,開始改口稱他為“東哥”。
教練組知道后,也跟著這樣叫,這個稱呼逐漸流傳開來。
隨著樊振東在賽場上屢創佳績,世界排名長期位居前列,他成為了國乒的核心主力。
“東哥”這個稱呼也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和使用。
反觀郭焱,僅憑幾場比賽的失利,就如此主觀地對樊振東妄下論斷。
她的言論也傷害了樊振東以及眾多支持他的球迷的心。
如今,隨著讓球言論事件的發酵,兩件事被聯系在一起,這加劇了公眾對郭焱的負面印象。
也讓廣大球迷對她的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產生了深深地質疑。
3、為流量喪失本心
郭焱一系列不當言行的背后,暴露出如今體育界的某些亂象。
隨著社交媒體的興起與發展,退役運動員紛紛涉足直播、短視頻領域。
她們希望通過自身影響力獲取流量與商業利益。
為了博取關注、吸引眼球,一些人已然喪失了理智與本心。
郭焱的做法,或許也受到了這種不良風氣的影響。
在過往的直播中,郭焱常常對孫穎莎和王楚欽贊不絕口,甚至稱得上是“阿諛奉承”。
她明白,喜歡聽這些話的往往是那些極端的“飯圈粉絲”。
因此在郭焱看來,多數網友的態度無關緊要,她只需去迎合這部分群體就行。
她在解說中發表讓球言論,甚至在評價運動員時使用帶有爭議性的言辭。
這種行為極大概率是為了提升自身熱度,從而為自己的直播帶貨等商業活動吸引流量。
然而,飯圈粉絲終究只是少數。
對于絕大多數理智的球迷而言,郭焱的這類行為反而是在“抹黑”他們的偶像。
當郭焱意識到這一點后,也只能無奈地選擇道歉。
郭焱陷入的爭議事件,給整個體育界敲響了警鐘。
對于體育界的公眾人物而言,他們肩負著傳播體育精神、樹立榜樣的重任。
無論是在賽場上,還是在退役后,都應時刻保持對體育精神的敬畏之心,謹言慎行。
如果公眾人物都能隨意踐踏體育精神,那么體育的純潔性將蕩然無存。
體育所蘊含的激勵人心、積極向上的力量也將大打折扣。
郭焱的讓球言論以及過往不當評價運動員的事件,絕不是個例。
它反映出當前體育界在商業化浪潮沖擊下、所面臨的一些問題。
我們必須深刻反思,從中吸取教訓,讓體育健康積極地發展。
部分參考文獻:
瀟湘晨報|《WTT解說時發表爭議言論,乒乓前國手郭焱道歉》
中華網|《郭焱就爭議言論向陳熠道歉 情急之下發表主觀臆斷》
新民晚報|《“陳熠懂點事兒,差不多得了”?前乒乓國手郭焱賽事解說被質疑,本人緊急致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