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陳錢
6月末,廈門立洲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立洲精密)遞表北交所,保薦機構為國泰海通證券。
立洲精密以應用于汽車類和工業機械類的精密彈性件的生產銷售為主,李小平及其女兒女婿合計控制90%以上的股權。
三年營收和利潤增長的背后,研發費用率的走低,一家三口持股超九成,一季度現金流下滑等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1
業績穩定增長,毛利率遠高同行
招股書及天眼查顯示,立洲精密成立于1993年,公司主要從事精密彈性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產品應用于汽車類、工業機械類、電子電器類、醫療及其他類。公司99%的收入都是來自精密彈性件的收入,其中汽車類和工業機械類的精密彈性件為其核心產品。
2022年-2024年(簡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59億、1.91億、2.21億,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726.57萬元、3997.56萬元、5465.86萬元,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2242.69萬元、3453.05萬元、5025.24萬元。公司表示汽車類和工業機械類精密彈性件為其主要增長點。
2025年一季度,立洲精密營收同比增長4.86%,為5170.29萬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7.72%,為1219.66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6.23%,為1148.06萬元。
在公司的精密彈性件業務中,汽車類和工業機械類是其主要收入來源,二者各期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74.40%、80.23%、79.85%。
具體來看,汽車類精密彈性件各期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46.54%、57.56%、56.53%;工業機械類各期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27.86%、22.67%、23.32%;電子電器類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14.69%、10.26%、10.77%;醫療及其他類各期的主營收入占比分別為10.91%、9.51%、9.38%。
營收增長的同時,毛利率也是可圈可點。
期內,立洲精密的毛利率分別為37.37%、40.17%、42.7%,不僅節節攀升,且在同業中也是遙遙領先。同行業可比公司的毛利率均值分別為33.07%、33.88%、29.98%。
其中,公司汽車類精密彈性件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26.64%上升至2024年的36.35%;工業機械類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49.01%上升至2024年的51.23%;電子電器類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43.82%上升至2024年的47.82%;醫療及其他類的毛利率從2022年的45.33%上升至2024年的56.91%??芍^一片大好。
公司稱,毛利率的增長得益于優質客戶的項目放量、原材料價格的下跌及經營規模的增加。
公司的主營業務成本中,各期的直接材料成本占其比例分別為48.35%、46.50%、45.53%,主要包括不銹鋼、合金鋼、碳素鋼等。
其中,不銹鋼的平均價格從2022年的43.08元/千克跌至2024年的37.26元/千克;合金鋼的平均價格從2022年的13.37元/千克跌至2024年的12.91元/千克;碳素鋼的平均價格從2022年的9.85元/千克跌至2024年的9.73元/千克。
下游客戶方面,立洲精密在招股書中給出了2023年、2024年為公司貢獻收入的前五名增量客戶,包括博格華納、舍弗勒、繼峰股份、寧波精成、博澤,主要為汽車類精密彈性件客戶。
進一步觀察,這前五名增量客戶各期貢獻的主營收入分別為2320.87萬元、5029.03萬元、6043.33萬元,其中2023年猛增116.69%,但2024年增速放緩至20.17%。
具體來看,2023年,來自客戶博格華納的收入從上年的227.86萬元驟增至1197.57萬元,暴漲425.57%;來自舍弗勒的收入從上年的574.33萬元增至1243.34萬元,增幅達116.49%;來自繼峰股份的收入從上年的841.58萬元增至1405.58萬元,增幅達67.02%。
隨后的2024年,來自各客戶的收入增速放緩。當年來自博格華納的收入僅同比增長28.07%,為1533.76萬元;來自舍弗勒的收入同比增長19.8%,為1489.52萬元;來自繼峰股份的收入同比增長13.82%,為1599.82萬元。與2023年的增幅落差較為明顯。
與此同時,在公司2023年、2024年的前五大客戶中,除ABB公司外,前述列舉的主要增量客戶博格華納、繼峰股份、舍弗勒、寧波精成也均為公司的前五大客戶。各期,立洲精密前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為27%、29.68%、30.90%。
再來看應收賬款。立洲精密各期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4895.54萬元、6540.03萬元、6516.01萬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30.81%、34.31%、29.5%。
值得注意的是,在應收賬款中,前五名回款客戶的應收賬款余額占比近年有所上升,各期分別為30.2%、37.98%、37.57%。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3.86、3.53、3.57,整體較2022年有所下滑。
2
一家三口控股90%以上,研發費用率下滑
此次IPO,立洲精密擬募資2.84億,將全部用于立洲高精密彈性件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項目投資總額3.59億。
報告期內,公司產能利用率分別為89.33%、88.23%、91.89%,對應的產銷率分別為100.93%、99.39%、98.49%。
此外在研發方面,隨著公司營收的增長,各期的研發費用率卻呈下滑態勢。各期分別為8.13%、7.19%、6.7%。具體來看,公司期內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91.12萬元、1370.45萬元、1480.98萬元,每年僅以百萬余元增長。
而在現金流層面,2022年-2024年,隨著公司營收的增長,各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4167.73萬元、4814.28萬元、7836.92萬元,2023年同比上漲15.51%,2024年上漲62.78%。
但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出現負增長。當期經營現金流同比下滑20.79%,為1430.24萬元;而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負增長更是達1921.24%,為-1.01億。
2022年-2024年,立洲精密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2965.29萬元、-2580.88萬元、-33.08萬元。
公司稱投資活動現金流出主要系公司為滿足生產經營需求購入的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及公司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行結構性存款理財。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宋向清表示,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負說明公司一直在進行投資活動。如果這些投資用于擴產和理財,從擴產角度看,若公司市場前景存在不確定性或公司不能有效消化現有產能,那么持續擴產將會不夠謹慎;從理財角度看,公司將資金用于理財可能意味著公司并沒有把資金更好的投入到研發、技術創新或市場開拓等能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領域。
天使投資人、資深人工智能專家郭濤表示,現金流下滑等問題或暴露出主業發展可持續性的風險,需警惕業績增長背后的脆弱性。
招股書顯示,2022年6月,立洲精密進行了7700萬元的現金分紅,截至2024年年末,公司未分配利潤為9852.81萬元。根據2024年的股東大會決議,未分配利潤由發行成功后公司新老股東按發行后的比例共享。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的現金分紅實施完成后,當時的股東立輝國際將收到的分紅款項全部用于對其子公司欣立洲的再投資,并且由欣立洲歸還此前向立洲精密拆借的5500萬元。天眼查顯示,立輝國際及欣立洲均為立洲精密實控人李小平控股的公司。
股權結構上,截至招股書簽署日,李小平直接持有公司29.61%的股份,并通過立瑞峰、立裕嘉合計持有公司42.98%的股份,系公司控股股東;李珊珊直接持有公司15.67%的股份,通過立瑞恒間接持有公司6.53%的股份;王亮直接持有公司15.67%的股份,通過立瑞恒間接持有公司6.53%的股份,通過擔任立裕嘉、立裕桐、立裕誠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合計控制5.45%的股份。
2023年6月,李小平、李珊珊、王亮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為公司實控人,其中王珊珊與李小平系父女關系,王亮與王珊珊系夫妻關系,三人合計控制公司92.53%的股份。
宋向清表示,家族控股比例較高或會引發市場對企業決策合理性的懷疑,一家三口控股90%以上,意味著公司的決策權高度集中,在這種股權結構下,公司的決策可能會更多的考慮家族的利益而不是基于公司的整體利益及市場最優決策。
合規層面,立洲精密及其子公司于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為部分離職員工補繳社保、公積金及滯納金共計45.27萬元,補繳完成后,實控人李小平履行《關于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承諾》于2024年2月20日將前述款項轉入公司及子公司賬戶,于2023年末形成公司對李小平的其他應收款。
因上述事項,2024年5月16日,監管層出具《關于對廈門立洲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責任主體采取口頭1-1-28警示的送達通知》,對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李小平、董事長王亮、董事會秘書兼財務總監張職珍采取口頭警示的自律監管措施。(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