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受好評的獨立恐怖游戲《恐鬼癥》的全平臺銷量已經突破2500萬。在接受外媒Eurogamer采訪時,制作人Daniel Knight透露了一個令人略顯意外的消息:游戲的成功要感謝《巫師3》!
Knight表示,游戲最初的前期玩法大體上和現在的《恐鬼癥》十分相似,但整體缺乏目的性,導致玩起來相當無聊,而且有時候可能根本沒有鬼。“我們現在《恐鬼癥》的結構大致是先有一段很長的準備階段,然后才是一次短暫但緊張且刺激的和鬼魂的正面交鋒。但當時的游戲只有前一半,只有慢節奏的探索,沒有追逐部分。”
Knight后來的新想法是像電影《咒怨》那樣,一個人死在一所房子里,然后靈魂一直作祟。玩家的任務是找到他們的真名,靈活運用捉鬼工具,最后舉行驅魔儀式。
但這個想法再次失敗了,“玩著沒什么意思,大部分時間你都在無視鬼魂四處奔波尋找線索,而且知道自己可以驅魔反而讓鬼魂變得沒那么嚇人。”Knight表示,他花了近兩年的時間開發制作,但始終找不到足夠吸引人的東西來將游戲串聯起來,到了最后他甚至“幾乎完全放棄了這款游戲”。
但在八個月后,《巫師3》幫他找到了靈感。
在游戲序章“白果園”中,有一個名叫“井里的惡魔”的獵魔委托:杰洛特需要消滅一個在井邊作祟的邪魔。其中一個特定的步驟就是打開動物寓言集研究所面對的惡魔,找出驅逐它的方法。
就是這個任務給了Knight靈感:“如果玩家在游戲中尋找的是鬼魂的類型,需要在房子周圍收集信息,確定是哪種鬼魂在作祟,會怎么樣?你可以寫一本日志!一本像動物寓言集一樣的日志用來核對和檢查收集到的信息。里面可能有各種各樣的鬼魂,行為特征也各不相同!”
“這就是激發《恐鬼癥》整個‘鬼魂類型’概念的靈感來源。”Knight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