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茲涅佐夫號突然停工,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俄海軍干脆不打算要了?
俄羅斯國內消息稱,俄海軍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維修和改造工作已經暫停,俄軍方和聯合造船集團將在近期對這艘船的最終命運作出決斷。
俄海軍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維修改造工作已暫停
俄國內普遍認為,俄軍大概率會選擇放棄維修這艘航母,將其報廢拆解,俄羅斯也將就此成為五常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
“庫茲涅佐夫”號可謂是命運多舛,自服役以來就一直飽受動力系統問題的影響,在2017年入塢進行維修升級后,這艘航母更是遭遇了一次浮船塢沉沒事件與至少2次火災。
在2023年,“庫茲涅佐夫”號離開船塢后,外界一度以為該艦已經完成了維護升級,能夠重返俄海軍作戰序列,但在過去約2年時間里,這艘航母仍舊沒能真正重返大洋,明顯是沒有完成全部維修升級工作。
由于航母遲遲無法歸位,俄軍在烏克蘭前線又兵力緊張,俄國內一度傳出“庫茲涅佐夫”號的水兵被編成陸戰部隊派往俄烏前線參戰的消息。
【“庫茲涅佐夫”號退役一事暫時還沒有確定,但可能性正在升高】
而在花費了不少經費與多年時間進行維修升級后,俄軍現在開始考慮放棄維修這艘航母,主要有2個原因。
首先,俄羅斯海軍近些年本身就經費有限,新艦船的更新換代速度緩慢,在俄烏沖突持續,俄軍被迫將更多資金投入到陸軍與空天軍后,俄海軍的經費更加緊張,現在恐怕已經無力維持這艘船的維修工作。
反過來說,若是俄羅斯軍費充足,“庫茲涅佐夫”號的維修工作根本就拖不到現在,而是應該按照原定計劃,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完成。
其次,是隨著國際地緣局勢變化,俄羅斯的海上安全戰略作出了調整,俄軍對于航母戰斗群的需求越來越低。
“庫茲涅佐夫”號此前隸屬于俄羅斯北方艦隊,母港在瀕臨北冰洋的摩爾曼斯克,但俄軍在北冰洋方向是不需要航母的,空天軍的飛機和岸防部隊的反艦導彈,足夠應對這一方向的大部分威脅。
【“庫茲涅佐夫”號的維護升級工作進行的不太順利】
俄軍將“庫茲涅佐夫”號放在這里,主要是因為從摩爾曼斯克出發,可以更方便地向其他戰略方向機動。
但隨著俄烏沖突的爆發,俄方在其他戰略方向上對航母的需求也在下降。
在波羅的海方向,隨著芬蘭與瑞典正式加入北約,俄羅斯在波羅的海的出??谝呀洷槐奔s徹底堵住,一旦爆發戰爭,“庫茲涅佐夫”號進入波羅的海,就會變成周邊北約空軍力量的“活靶子”。
再說地中海方向,“庫茲涅佐夫”號在2016年曾經在這一方向參戰,展現了自己的價值,可隨著敘利亞阿薩德政權倒臺,俄海軍失去了在地中海方向的主要行動基地,俄軍已經無法在此地維持一個航母戰斗群行動。
在黑海方向,黑海的出入口一直就在北約手中,就算土耳其那邊礙于與俄羅斯相對友好的關系,放“庫茲涅佐夫”號進入黑海,俄海軍也無法扭轉不利局勢,保證這一方向的航道安全。
【“庫茲涅佐夫”號進入黑海,俄海軍也無法扭轉不利局勢】
在太平洋方向,海上的戰略交鋒集中在中美之間。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現有的力量,配合岸基航空兵與岸防部隊,能夠應對美日韓在日本海的大部分行動,針對美國本土或者日韓的威懾任務,則可以由戰略轟炸機部隊承擔,同樣不需要航母。
在這種整體收縮的戰略態勢下,俄軍中放棄“庫茲涅佐夫”號的聲音自然會占據上風。
當然,俄國內還是有不少人,不希望看到本國海軍徹底放棄發展航母的,俄羅斯科學院的戰略研究人員就表示,俄羅斯應該建造一艘新的航母,維持海軍強國的地位。
只是俄方現在是既沒錢也沒有足夠強大的軍艦建造能力,來完成一艘數萬噸級的航母建設。
至于此前一些俄羅斯議員說的將遼寧艦買回去,更是不可能實現。
【曾經有俄羅斯議員提出,俄羅斯應該將遼寧艦買過去】
解放軍現在同樣面臨著航母不足的問題,在中國的量產型核動力航母問世之前,解放軍不太可能讓遼寧艦退役。
況且,遼寧艦是解放軍首艘航母,在解放軍海軍發展的歷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即便未來這艘航母真的退役,大概率也是留在國內作為軍事教育基地。
綜合來看,“庫茲涅佐夫”號的黯然落幕,不僅是一艘老舊軍艦“到點下班”,更是俄羅斯國力萎縮、造船業衰退與地緣戰略深刻調整的集中體現。
經費的捉襟見肘與實戰需求的急劇下降,最終迫使俄海軍做出了“忍痛割肉”的無奈抉擇。
放棄這艘唯一的航母,不僅象征著俄羅斯徹底告別了“航母俱樂部”,更標志其海軍力量從全球遠洋投送向近海防御與核威懾為主的根本性戰略收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