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近日有關俄海軍可能放棄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的傳聞,在俄羅斯乃至全球都傳得沸沸揚揚。盡管俄官方還沒有最終定論,但包括俄羅斯媒體在內的全球輿論普遍認為,這艘航母的前景不妙。“庫茲涅佐夫”號如果退役對于俄海軍而言意味著什么?未來俄羅斯海軍又將走向何方?
停靠在修船廠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圖源:外媒)
一路坎坷的服役經歷
“庫茲涅佐夫”號可能退役的消息,最早是俄羅斯《消息報》披露的。報道稱,這艘從2017年就進塢開始改造升級的軍艦,如今相關維修和改造工作已經暫停。俄羅斯海軍和聯合造船集團的代表近期將就“庫茲涅佐夫”號的命運作出決定。接受采訪的俄羅斯專家不排除該艦因技術和物理老化而被報廢拆解的可能。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俄官方并未確定“庫茲涅佐夫”號的最終命運,近年來俄媒幾乎每年都會傳出該航母要被放棄的傳聞,但這次《消息報》的報道受到的關注尤其多。多家俄媒都提到,“庫茲涅佐夫”號在碼頭停靠多年,維修進展遲緩,再加上俄軍注意力都集中于俄烏戰場,它的前景難言樂觀。
俄羅斯primamedia通訊社回顧稱,“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建造的第五艘能夠搭載固定翼戰斗機的航母。1982年秋天,它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正式開工,建造過程中多次更名,包括“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號、“第比利斯”號,最后確定為“庫茲涅佐夫”號。報道稱,該航母配備了威力強大的“花崗巖”反艦導彈,蘇聯海軍將其歸類為“重型載機巡洋艦”,這樣做的原因之一是為了規避《蒙特勒公約》關于黑海海峽地位的規定,該公約禁止純粹的航母通過黑海海峽。
“庫茲涅佐夫”號于1990年年底正式移交給蘇聯海軍,但此后伴隨著蘇聯解體,新成立的俄羅斯海軍緊急將它從塞瓦斯托波爾調往摩爾曼斯克,總算在俄烏分家中保住了這艘新航母。但此后俄羅斯海軍經費大幅縮水,導致該艦在漫長的服役期內少有作為。更糟糕的是,由于維護保養不力和日常訓練不足,該航母服役期間事故不斷:1996年出現嚴重的動力系統故障;1998年發生防空系統受損,60噸燃油泄漏到海中;2000年,一名水手因觸電而死亡;2002年發生火災,導致人員傷亡;2004年至2005年期間,至少3架艦載機在著艦時受損;2006年和2009年,該艦又先后發生兩次火災,數名水手傷亡。
截至2017年,“庫茲涅佐夫”號總共進行了7次遠航。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該艦首次投入實戰,出動超過400架次的艦載戰斗機襲擊了敘利亞境內恐怖組織的陣地,擊中了1200多個目標。但當時“庫茲涅佐夫”號的整體情況日益老化,特別是遠征敘利亞期間,先后有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蘇-33艦載戰斗機墜海,同時該艦冒著黑煙的場景還遭到西方輿論的嘲笑。
在結束敘利亞戰事后,“庫茲涅佐夫”號于2017年10月開始進塢展開維修升級作業,包括全面翻新飛行甲板,更換全新的動力系統、全艦管路線纜、新的艦載機起降指揮系統和導航系統以及航電設備等。但2018年,承擔航母維修工作的浮動船塢沉沒,船塢上的起重裝置墜落時將航母甲板砸出一個直徑約5米的洞。2019年,這艘航母又發生了重大火災,導致人員傷亡。2022年底,該艦再次發生火災。這些接連不斷的事故導致完工時間從2022年一再推遲,尤其是俄烏沖突爆發后,俄軍工撥款全面向前方戰事傾斜,用于“庫茲涅佐夫”號的維修經費嚴重不足。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此前曾提到,衛星照片顯示該航母的外觀近年幾乎沒有明顯變化,顯示升級維修工作已經陷入停滯。
還要繼續升級嗎
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前司令、海軍上將阿瓦基揚茨對《消息報》表示,停止維修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俄海軍未來不需要“庫茲涅佐夫”號這樣“傳統的航母”。他認為,航母是一種非常“昂貴且低效”的海上武器,機器人系統和無人航空器是未來發展方向,如果決定不繼續維修,該航母只能報廢拆解。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和國際關系研究所戰略規劃研究中心研究員伊利亞·克拉姆尼克也認為,進一步現代化和修復“庫茲涅佐夫”號是不合適的。“這已經是一艘相當陳舊的艦艇,設計過時,動力裝置也不太可靠,在俄羅斯艦隊中的服役經歷糟糕。”此外,該艦的船員以及艦載機部隊狀況也都不好,特別是艦載戰斗機部隊裝備的蘇-33和米格-29K戰斗機日益老化,飛行員也已經多年沒有從航母上起降,只能利用陸地機場的模擬設施進行日常訓練。
但支持者認為,航母被奉為國家威望的象征,目前俄羅斯已經基本失去了重建全新航母的能力,因此放棄“庫茲涅佐夫”號意味著俄羅斯將失去“航母擁有國”的頭銜。
俄海軍未來是否需要航母
除了“庫茲涅佐夫”號是否有必要繼續升級外,俄羅斯內部討論更多的是“俄海軍未來是否還需要航母”。俄媒提到,俄海軍官方戰略文件與實際情況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明顯。盡管名義上要求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都配備一艘航母,但因為各種因素,俄海軍近年建造的都只是偏重對地打擊能力的小型導彈艦,新航母計劃僅停留在紙面上,能為航母護航的主力水面艦艇也越來越少。
在這樣的情況下,多名俄海軍專家提議,俄海軍未來不需要再建造“庫茲涅佐夫”號這樣的航母,而是打造無人機航母或能夠起降固定翼戰斗機的兩棲攻擊艦。
俄羅斯“topcor.ru”網站引用俄羅斯專家的分析稱,“俄羅斯不會建造類似美國‘尼米茲’級或‘福特’級這樣的超級航母,這一事實已經變得很清楚。效仿土耳其或日本的做法,更為合理”。例如在俄烏沖突中,無人機作用越來越明顯,土耳其利用兩棲登陸艦改裝的無人機母艦,可以在飛行甲板上部署大量無人艦載機和無人直升機執行多種任務,其運營成本遠低于傳統航母。此外日本利用“出云”級直升機母艦改裝為輕型航母的做法也受到俄羅斯媒體的關注。“俄海軍可以首先建造當前迫切需要的直升機航母用于反潛,然后可以很容易地將其改裝為輕型航母。但這意味著俄羅斯需要重啟雅克-141垂直起降戰斗機項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