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的摩爾曼斯克港口,有一艘龐然大物已經趴窩多年,它就是“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曾經是蘇聯海軍的驕傲,如今卻成了“全球最貴廢鐵”的代名詞。從2017年開始的大修,耗資600億盧布,折合人民幣差不多60多億,8年過去了,這艘航母還是沒能重返大海,反而成了笑柄。600億打了水漂,到底是怎么回事?
要說庫茲涅佐夫號,得先從它的出身講起。這艘航母是蘇聯在冷戰后期憋出的大招,1982年在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建造,屬于“1143.5計劃”。那時候,蘇聯想跟美國掰掰手腕,打造一支能全球作戰的海軍,航母自然是重頭戲。1985年,這家伙正式下水,1991年蘇聯解體前夕才服役,成了俄羅斯海軍接手的“遺產”。
這艘航母跟美國航母不太一樣,它有個特別的身份——“重型航空巡洋艦”。啥意思呢?就是既能帶飛機,又能扛導彈。艦上裝了12枚P-700“花崗巖”反艦導彈,火力兇猛,同時還能搭載20到30架飛機,比如蘇-33和米格-29K。設計上有個標志性特點:滑躍式甲板,不是美國那種平直甲板配彈射器,而是讓飛機自己“跳”起來起飛。這種設計省錢,但也限制了載機能力和作戰效率。
剛服役時,庫茲涅佐夫號被寄予厚望,駐扎在北方艦隊的摩爾曼斯克基地。那地方靠近北極,條件惡劣,冬天冷的要命,對艦體維護要求很高??上ВK聯解體后,俄羅斯經濟一落千丈,海軍預算被砍得七零八落,這艘航母的日子也不好過。動力系統用的是老式蒸汽輪機,故障率高,煙囪老冒黑煙,西方媒體直接給它起了個外號——“黑煙航母”。早年間,它出過幾次任務,比如1996年去地中?;瘟艘蝗Γ?004年在大西洋搞過演習,但每次都問題不斷,修修補補成了常態。
2016年,它迎來了“高光時刻”,被派去敘利亞支援軍事行動。那次出動挺高調,艦隊穿過英吉利海峽,濃煙滾滾的樣子被拍下來傳遍全球??山Y果呢?兩架艦載機因為技術問題掉海里了,任務草草收場。
回來一看,艦體狀況慘不忍睹,鍋爐老化,管道漏水,電子設備也跟不上時代。2017年,俄羅斯海軍下決心給它來次大修,想讓這艘“北方女王”再抖擻精神??烧l也沒想到,這場維修成了噩夢的開始。
2017年,庫茲涅佐夫號被拖進摩爾曼斯克的第35修造船廠,開始了大修計劃。目標挺明確:換掉8臺老掉牙的鍋爐和4臺蒸汽輪機,升級雷達和電子系統,總共花600億盧布,差不多10億美元,預計2021年完工。剛開始還挺順利,2018年夏天,舊鍋爐拆了,新設備運到船廠,工程熱火朝天的干著。可接下來幾年,事故、腐敗、拖延接踵而至,600億愣是砸出了個“廢鐵”。
第一個大事故發生在2018年10月。那天晚上,船廠停電,承載航母的PD-50浮船塢突然失控,海水灌進去,船塢沉了。更倒霉的是,一臺70噸重的吊車直接砸到航母甲板上,砸出個200平米的大洞。這下可好,甲板廢了,船塢也沒了,死了個工人,修船計劃直接亂套。俄羅斯沒別的浮船塢,只能臨時把兩個小干船塢拼起來接著干,費時費力,進度拖了大半年。
還沒緩過來,2019年12月又出事了。焊接時不小心點了火,火勢蔓延,燒了1000多平米,內部設備毀了一堆,又死了一個工人,十幾個受傷。這場火把剛有點起色的維修計劃徹底澆滅,船廠停工好幾個月,修船變成救火。兩次事故讓庫茲涅佐夫號雪上加霜,修到這地步,已經沒人敢打包票啥時候能完工了。
事故多還不算啥,更離譜的是錢的問題。2021年,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查了第35修造船廠,發現600億盧布里好大一部分被挪用了。怎么挪的?有人虛報采購,有人拿了錢不干活,還有人直接把資金轉到私人賬戶。修船用的設備要么沒買,要么買了劣質貨,工程款流水賬一塌糊涂。結果呢,船廠管理層被抓了一堆,工程卻停在那兒,艦體上的銹跡越長越厚。
國防部長紹伊古2020年跑去船廠看了兩次,臉色鐵青,要求趕緊干??慑X沒了,人心散了,北極的極夜和疫情又拖后腿,修船成了擺設。到2023年,航母甲板上搭起了集裝箱當臨時工作間,偶爾有人敲幾下,壓根沒實質進展。600億打了水漂,修出來的不是航母,是個笑話。
除了事故和腐敗,技術問題也是大坑。庫茲涅佐夫號是蘇聯造的,設計理念老,零件早就停產。蘇聯解體后,技術資料丟了不少,烏克蘭的造船廠也不配合,供應鏈斷得稀巴爛。蒸汽輪機這玩意兒本來就難修,俄羅斯又沒啥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修著修著就卡殼。更別提北極那鬼天氣,零下幾十度,設備老化更快,修好一塊壞一塊,根本收拾不下了。
到2024年,海軍還想著重建艦載機部隊,可沒航母,飛機只能在陸地上吃灰。8年時間,600億盧布,庫茲涅佐夫號愣是沒修好,反而成了“全球最貴廢鐵”。這維修史,簡直是俄羅斯海軍的恥辱柱。
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徹底把庫茲涅佐夫號推到邊緣。軍費都給了陸軍和空天軍,海軍預算被砍得沒影,修船的事兒更沒人管了。2023年,衛星拍到航母還停在船塢,甲板上的集裝箱還在,銹跡爬滿艦體,像個廢棄的工業垃圾。海軍內部吵得不可開交,有人說航母是國威象征,不能扔;有人說修不起用不上,浪費錢不如投別處。
2025年初,艦體狀況越來越糟,修下去沒意義。7月,國防部拍板:不修了,退役,拖去拆船廠拆了。這決定一出,算是給庫茲涅佐夫號40年的生涯畫了句號。拖船拉著它離開摩爾曼斯克那天,港口冷冷清清,這艘蘇聯雄心的遺物,就這么變成了廢鋼。
庫茲涅佐夫號的結局,原因一堆。首先是技術老化,蒸汽輪機這東西早過時了,修起來費錢費力,戰斗力還不如現代航母。其次是經濟問題,俄羅斯這些年日子不好過,國際制裁加上油價低迷,哪有錢養這大家伙。再次是戰略轉向,現在戰爭靠無人機、導彈和潛艇,傳統航母地位下降,俄羅斯干脆把資源投到核潛艇和導彈部隊上去了。
有人問,俄羅斯以后還搞航母嗎?2018年倒是提過個“風暴”計劃,想造個7萬噸的常規動力航母,可一看經濟狀況和制裁壓力,基本沒戲。庫茲涅佐夫號的教訓太慘,造新航母的錢夠造好幾艘潛艇了,性價比高得多。前太平洋艦隊司令就說過,現代戰爭里,航母不一定好使,無人機和精確制導武器才是王道。
庫茲涅佐夫號的故事,看著讓人唏噓。它從蘇聯的雄心出發,走到俄羅斯的窘境收尾,既是技術的失敗,也是時代的縮影。600億盧布,8年時間,換來一堆廢鐵,這代價夠沉重。俄羅斯海軍的未來,估計得靠潛艇和導彈撐門面,航母夢,怕是暫時擱淺了。
這艘“黑煙航母”的命運,真是讓人感慨。從冷戰時期的輝煌,到如今的廢鐵結局,庫茲涅佐夫號走了條坎坷路。你覺得它是俄羅斯海軍的遺憾,還是時代變遷的必然?俄羅斯以后還會不會造航母?留言聊聊你的想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