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道,美國國會參議院7月13日發布報告,直指特朗普去年競選集會遭槍擊,是特勤局安保漏洞所致。這一事件,猶如巨石投入平靜湖面,在本就不平靜的美國政壇激起千層浪。特朗普自上任以來,推行的政策引發國內外一系列連鎖反應。就拿他發起的關稅戰來說,本想著以商業訛詐手段,迫使各國在貿易上對美讓步,結果卻事與愿違。
先看越南這邊,特朗普單方面宣稱達成的關稅協議,越南方面表示從未接受其提出的20%稅率,雙方商定稅率在11%左右。這使得美越協議一直未能正式簽署,特朗普的如意算盤落了空,越南政府甚至對此感到“驚訝、失望和憤怒”。不只是越南,日本也對特朗普的關稅要求堅決說“不”。面對特朗普在農產品和汽車方面的關稅施壓,日本清楚一旦妥協,自身產業將遭受滅頂之災,所以死咬著牙絕不松口。
馮德萊恩(資料圖)
印度同樣不甘示弱,面對特朗普的關稅條件,印度回應稱從自身實力地位出發,絕不接受,對特朗普給出的截止日期更是嗤之以鼻。印度有底氣這么做,其一,印度跟日本類似,在貿易問題上沒有太多退路;其二,莫迪手中有牌。印度雖是貿易逆差大國,但每年僑匯超1000億美元,還因電信詐騙美國,每年讓美國損失900億美元,更是被稱為外資墳場。再者,美國的重返印太戰略離不開印度配合,特朗普不敢輕易與印度翻臉。
而且,特朗普提出的開放農產品市場、多買美國能源等條件,對印度而言無異于致命一擊,莫迪自然不會答應。在國內,特朗普也麻煩不斷。其推動的“大而美”法案,雖在國會眾議院以微弱優勢通過并簽署,但卻引發了與馬斯克的激烈對抗。馬斯克認為該法案是“災難”,會使美國債務水平失控,還因法案中幾乎沒有電動車補貼條款,嚴重損害了特斯拉的利益,加之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科學預算可能被砍,精準打擊了SpaceX的政府合同。
特朗普(資料圖)
于是,馬斯克迅速成立“美國黨”,誓言要在2026年國會中期選舉中,向支持該法案的共和黨人發起挑戰。特朗普與馬斯克這對昔日盟友,如今反目成仇,雙方你來我往,斗爭激烈。再把目光轉回國際。近期特朗普頻繁對多國發出關稅威脅,當地時間7日,宣稱要對14個國家進口產品征收25%至40%不等關稅;9日,又向8個國家宣布加征關稅;10日,還放言計劃對幾乎所有未被加征關稅的貿易伙伴征收15%或20%統一關稅。
然而,各國不再一味忍讓。巴西直接退回特朗普提及“不可持續的美國對巴西貿易逆差”的關稅信件,因其與事實嚴重不符,美國在與巴西貿易中實際是順差方。巴西總統盧拉多次表態,不會接受美國控制,將采取對等反制措施。日本首相石破茂稱關稅談判是賭上國家利益的戰斗,絕不會被美國看扁。歐盟官員警告即將達成的協議對歐洲不利,歐盟部分國家也表示不應過度迎合美方,要維護自身關鍵利益。加拿大在特朗普宣布對銅征50%關稅后,工業部長明確表態將進行反擊。
特朗普(資料圖)
與此同時,特朗普在中東的布局也頻遭挫折。加沙停火協議破裂,以色列重啟軍事行動,打了特朗普的臉。以色列對“兩國方案”的破壞,致使亞伯拉罕協議擴大受阻,美國拉攏沙特的計劃落空。以伊“12日戰爭”更是破壞了美伊談判,特朗普試圖“極限施壓”伊朗的策略陷入困境。如今的美國政壇,對特朗普而言,可謂是內憂外患。國際上,各國對其貿易霸凌的反擊此起彼伏;國內,與商業巨頭馬斯克的矛盾激化,政治對手也不會放過這些機會。在這一系列打擊下,特朗普接下來的政治之路,注定崎嶇坎坷,他將如何應對,世界正拭目以待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